|
||||
|
||||
■ 本報記者 高文興 9月16日上午,青島國際公益研究院新聞發布會在深圳市第十屆中國慈展會舉辦。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中華思源工程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曉林,青島市慈善總會會長王偉,青島市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何建平,青島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車景華,青島市慈善總會志愿者服務中心主任牟紅巖等出席發布會。 隨著我國公益慈善事業的飛速發展,多地、多所高校先后成立了公益研究機構,公益慈善的研究工作也取得明顯成效。在青島市公益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上,青島國際公益研究院的成立,對于推動公益慈善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在中華思源工程基金會、民建青島市委會的支持下,在青島民政局的領導下,青島國際公益研究院于2023年8月30日正式注冊,旨在推廣公益慈善的領先思維,特別是將更有力地貫徹民政部《關于加強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有效銜接的指導意見》,為業界構建交流平臺,加快公益領域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與政策倡導,促進公益領域新型知識結構的建立,推動慈善事業的發展,更有效地通過“理論+實踐”的方式,助力社會組織發展,為促進公益發展新格局履行使命,從而為公益事業發揮更大價值。其中,青島國際公益研究院在成立籌備階段得到了多位公益領域專家、學者的支持和認可,20余位專家成為青島國際公益研究院專家智庫成員。 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中華思源工程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曉林表示,我國公益慈善事業蓬勃發展。據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近90萬家社會組織,登記認定的慈善組織超過1.3萬家,社會組織從業人員超過1100萬人,資產總規模超過5800億元;他們不但在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而且正在鄉村振興以及科教文衛、生態保護、應急救援等領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李曉林說:“希望青島國際公益研究院以引領公益慈善思想、開創學術前沿、推動社會創新為己任,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與政策倡導,建立獨具特色的公益研究體系,打造公益慈善領域的新型智庫,樹立起公益慈善研究的‘青島樣本’。” 活動期間,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原黨委書記、思源雪花公益基金創始人兼管委會主任薛永斌,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曹軻、黃曉明明天愛心基金秘書長黃鸝、海南亞洲公益研究院執行院長黃浩明分別以《關于慈善公益事業生態系統優化的幾點思考》《公益數字傳播》《企業公益人才的培養》《公益研究院對于公益推動的重要意義》為題進行分享,圍繞公益慈善研究和實踐領域進行深入探討交流。 活動現場,青島國際公益研究院與黃曉明明天愛心基金達成更深層次的合作,將在“公益人才培養”方向一致發力,為發揮公益事業的更多效能做有效輸出。 據悉,下一步,青島國際公益研究院將以引領公益慈善思想、開創學術前沿、推動社會創新為己任,努力搭建溝通交流平臺,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加快公益領域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打造公益慈善領域的新型智庫,樹立起公益慈善研究和助力社會組織發展的“青島樣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