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貴州省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界鎮孫家社區,社區黨支部積極向上對接,爭取資金、爭取項目,協調東西部協作資金900多萬元,用于解決群眾“耕路難”問題,建好機耕道6.5公里,產業路1.5公里,安裝太陽能路燈95盞;圍繞“空心李”產業提質增效,建設水池2個,凍庫一座;為解決群眾“垃圾存放”問題,建成垃圾亭子8個,進行人居環境整治大會戰、建成大棚12000平方米等。 以黨支部為核心,構建以人大代表、志愿者、網格員、駐包村干部以及各種經濟社會服務組織為一體的“一核多元”社區服務體系,建立了矛盾糾紛聯調、村級經濟發展共商、家風民風共建、人居環境共護以及“紅黑榜”等制度,做到了優勢互補,實現了全民共有、要事共商、社區共建、社會共治、成果共享的“共有、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格局。 同時,依托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平臺,開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好媳婦”“好婆婆”“優秀網格員”等評選活動,有效彰顯群眾在鄉村基層治理中的主體地位,營造共建共治共享,讓文明鄉風吹進村民心坎,人人都是和美鄉村建設的主人翁。依托社區資源稟賦和文化底蘊,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推動移風易俗,深入發掘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全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堅持廣言納諫,搭建了“鄉村夜話龍門陣”村民微信群等平臺,適時召開座談會,邀請返鄉能人、黨員和村民代表參加,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建立了理事會制度,選舉成立了孫家社區居民理事會,明確村級事務由村黨支部牽頭組織,黨員、駐包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共同商議決定。堅持“四議兩公開”制度,突出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匯集民智,將鄉村振興中的發展規劃制定、重要民生問題辦理等村級事務納入“四議兩公開”內容。 堅持集體資產和公共設施全民共同所有、共同維護,集體經濟共同助力,社區形象共同創造。制定并及時完善《孫家社區村規民約》,開發公益性崗位開展護路、人居環境清掃,落實人員對集體財產、村級發展的產業和外來客商發展的產業進行保護。 通過黨員、人大代表、志愿者、網格員、駐包村干部經常性的入戶走訪和群眾性活動,及時了解掌握群眾情況,收集社情民意,宣傳黨的政策。重點關注對老弱病殘、孤寡老人、黨員等特殊群體,組織黨員和志愿者訪民情、送溫暖、獻愛心,對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及時提供幫助。 “近年來,孫家社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構建了‘一核多元’的村(社區)服務體系,彰顯群眾在鄉村基層治理中的主體地位,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中界鎮黨委書記黃進說,構建和睦友好的鄰里關系,不僅可以為生活增添一份安心和暖意,同時,也是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的應有之義。 孫家社區不斷培育文明鄉風,促進村民的道德素質提升,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形成群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監督的社區治理格局,以村民家庭“小細胞”,做好美麗鄉村“大文章”。 (據《貴陽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