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皮磊 7月24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環境、社會和治理報告(2023)》(以下簡稱“ESG報告”),披露了一年來工作進展。報告顯示,在系統性實施ESG七大戰略方向的第一年,阿里巴巴ESG行動有顯著進展:全集團自身運營凈碳排放和價值鏈碳強度實現“雙降”;在鄉村教育、適老化、無障礙、鄉村振興等諸多領域積極踐行社會責任;與此同時,ESG正成為改革后阿里巴巴與業務集團之間的價值紐帶。 據了解,2021年年底,ESG被正式確立為阿里巴巴的基石戰略之一。報告指出,為確保ESG戰略的實施,阿里巴巴設立了三層可持續發展治理架構,包括董事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集團管理層可持續發展管理委員會和連接各業務單元的ESG工作組。 2022財年,通過與消費者、員工、股東與投資者、政府機構、合作伙伴、社區等利益相關方的廣泛溝通,結合社會面臨的迫切挑戰及自身的特點和能力,尤其是致力于充分發揮平臺企業的獨特性,阿里巴巴確定了七個長期戰略方向作為核心社會責任,包括: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等重大生態環境問題、支持員工發展、服務可持續的美好生活、助力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提升社會包容和韌性、推動人人參與的公益、構建信任。 帶動更多中小企業 低碳轉型 財報是企業的財務成績單,ESG報告則是企業運行健康度與社會連接度的體檢表。報告顯示,在環境議題方面,阿里巴巴堅定履行對環境保護的承諾。2023財年,通過優化能源效率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推動科技創新和建設參與者生態,阿里巴巴實現了自身運營碳排放下降和價值鏈碳排放強度下降的“雙降”目標。 具體而言,2023財年,阿里巴巴集團自身運營二氧化碳凈排放為468.1萬噸,同比下降12.9%;減碳141.9萬噸,同比增長128.9%。在價值鏈減排上,采取推動供應鏈提效、使用清潔電力和鼓勵員工低碳差旅等舉措,共計減碳40萬噸。 在帶動平臺生態減碳上,阿里巴巴和專業機構合作,公布減碳科學衡量的分析框架,帶動平臺生態減碳達2290.7萬噸,幫助更多中小企業低碳轉型,引導消費者綠色消費。比如,通過88碳賬戶體系和低碳友好商品體系,帶動409個品牌、191萬種商品及1.87億用戶共同參與減碳,充分發揮平臺生態的力量,從供給側和消費側推動社會向數字循環經濟轉型。 在支持員工發展方面,報告顯示,阿里巴巴一方面建設和完善多元、公平、共融的文化,持續完善薪酬福利體系與員工保障制度,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努力成為員工喜歡的企業;另一方面,為員工提供豐富的學習和發展機會,保持開放暢通的信息傳遞與溝通通道,與員工攜手共同應對多樣化的挑戰,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阿里巴巴員工來自超60個國家和地區,女性員工占比為49.1%;41.9%的管理人員為女性,25%的高級管理人員為女性。在公司治理方面,阿里巴巴董事會獨立董事占比提升到60%,女性董事占比從20%提升到30%。 推動人人可參與的公益 平臺經濟連接社會各方,為擴大需求提供了新空間,為創新發展提供了新引擎,為就業創業提供了新渠道,為公共服務提供了新支撐。這些也體現在阿里巴巴的ESG行動中。 報告顯示,阿里巴巴生態直接或間接衍生超7000萬個就業機會,平臺經濟“創造就業”的生態效應顯著;全球20多萬賣家通過Alibaba.com觸達來自超190個國家和地區的超4700萬名買家;截至2023年3月31日,釘釘用戶超6億,服務企業組織超2300萬,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微企業。 2023財年,全國832個脫貧縣在阿里巴巴平臺銷售額超1300億元。菜鳥努力提升鄉村物流效率,建設超1460個縣級共同配送中心,在村、鎮建設了近5萬個快遞服務站,打通農產品上行和消費品下達通道,讓農貨出山、好物下鄉。目前,阿里巴巴累計派出27位鄉村振興特派員常年全職駐扎鄉村,助力重點脫貧縣進一步發展。 2023財年,淘寶天貓服務視障用戶超32萬人;截至2023年3月31日,高德地圖已經累計提供超90萬次無障礙輪椅導航規劃;少年云助學項目為102所學校部署落地“云機房”,服務超6萬名師生,并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席合作,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應用場景。 發揮科技力量、推動人人參與的公益,也是該報告的亮點之一。 2015年9月10日,阿里提出“人人3小時”倡議,鼓勵每一位員工將對公益的追求和向往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支持員工自發成立公益幸福團,以機制化的方式開展公益活動。報告顯示,2023財年,阿里活躍的公益幸福團超110個,共發起1000多場活動,帶動3萬多名員工參與公益,主要關注自然環保、動物保護、教育、困境群體關懷等領域。 與此同時,阿里巴巴“綠網計劃”已經覆蓋守護生命健康、野生動植物保護、未成年人保護、人身公共安全和個人信息安全五大領域,過去一年,約8000萬次非正常搜索被自動引導至公益宣導教育界面。 此外,阿里健康發布全國首份罕見病就診地圖;達摩院利用AI技術自研智能篩查阿爾茨海默癥工具,幫助118746人次及早篩查;“天天正能量”項目持續耕耘十年,累計讓11722人的“好人好事”得到正能量回饋…… 將ESG行動 充分融入商業設計 今年3月以來,阿里巴巴進行了創立24年以來的最大改革,構建“1+6+N”組織結構。新的治理結構下,ESG行動在變化中有不變。總體而言,ESG將成為控股集團與業務集團的價值紐帶,繼續推動阿里巴巴成為可持續發展領域的領軍者;各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也會根據自身發展情況,明確各自的ESG工作目標和路徑。 報告顯示,過去一年,阿里巴巴諸多業務單元將社會價值表達充分融入商業場景。比如,阿里云通過“能耗寶”這一碳排放優化核算平臺,幫助中小微企業優化暖通空調能耗,降低對整個社會資源的消耗。目前,全球已有2580家企業使用“能耗寶”。 其中,菜鳥為生態伙伴提供了數字化回收的全鏈路能力。2022年7月,伊利與菜鳥簽署綠色戰略合作協議,依托“全鏈路減碳數字化系統”,共建舊包裝的綠色回收鏈路,覆蓋消費者參與、轉運清點、回收再造、預測模型的整個環節。 記者了解到,阿里公益打通“電商+公益”價值鏈,充分發揮平臺公益的涓滴效益。2023財年,204萬商家加入“公益寶貝”計劃,與4.7億消費者一起,在淘寶天貓平臺累計幫助了900萬人次,成為商業向善的典型案例之一。 報告顯示,為將可持續發展目標深度融入各個業務集團、公司的商業戰略和設計中,阿里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薪酬委員會也已經明確升級治理機制,將ESG目標和其他商業與合規目標一起納入業務集團和公司CEO的績效與薪酬考核指標體系。這意味著,阿里巴巴ESG行動在治理層面將有實質性升級。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在報告中談道,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在不到20年的時間里,ESG演進為一種全球性的倡議和現象,越來越成為一道必答題而非選擇題。超過70個交易所出臺了ESG信息披露要求,越來越多公司也開始主動披露自身ESG報告。“我們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同行者共同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共同創造商業之上的價值,建設一個健康、完善、共榮的可持續的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