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來,根據安徽省《關于推進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建設的實施方案》《合肥市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建設實施方案》等要求,長豐縣大力推進社工站建設,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米”,搭建便民服務平臺,完善社會工作服務體系,增強基層民政服務能力。 一是明確標準,完善制度,推進站點建設。加強制度保障,落實資金支持力度,保障社工站可持續發展。按照“有場所、有制度、有人員、有服務、有資金”的“五有”標準開展規范化建設,通過公開招標,絕大部分站點每年投入運營服務經費不少于20萬元。出臺《長豐縣鄉鎮(區)社會工作服務站建設實施方案》,推動制定《長豐縣星級鄉鎮社工站評選方案》,為社工站建設管理和開展專業服務提供指引。出臺《關于開展長豐縣社工站(第一期)末期評估通知》,對合同到期的鄉鎮社工站開展末期評估督導。 二是分層設計,有序推進,完善服務體系。按照“1+15+N”工作模式,積極建設社會服務平臺,完善社會工作服務體系。“1”即成立縣社工站運營指導中心,依托縣社會組織孵化園,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建設運營縣社工站運營指導中心,開展鄉鎮社工站督導評估工作;“15”即建設15個鄉鎮(區)社工站,2022年年底鄉鎮社工站實現全覆蓋運營,全部派駐社工常態化開展服務;“N”即建設運營村居社工站,通過不斷延伸服務“觸角”,村居社工站社工站達到74個,目前正在推進57個村(居)社工站建設。社工站除設置辦公區外還設置其他功能區,滿足群眾日常活動需求,達到“一個場所、多個主體多種使用”目標。 三是明確導向,突出特色,提升服務質量。各鄉鎮(區)立足轄區實際,制定差異化招標需求。社工站堅持以社區及居民需求為導向,通過入戶走訪、實地調研、科學評估,綜合運用個案、小組和社區等專業方法,開展專業服務,優化服務供給,有效提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各個社站結合各自地域特點、社情民意與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特色化專業服務,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品牌項目,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多元需求。 (據安徽省民政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