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王勇 你最想去的城市是哪一個?”“北京。”“為什么呀?”“因為那里是我們的首都,我想去看看。” 面對東潤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孔東梅的詢問,約麥爾·托合提用普通話堅定地回答道。 今年13歲的約麥爾·托合提就讀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疏勒縣八一愛民學校,剛剛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烏魯木齊的內初班。作為“東潤啟航獎學金”的獲得者,約麥爾·托合提對北京十分向往。 與約麥爾·托合提一樣,想要去北京看看的還有石河子的王文艷(8歲),阿克蘇的安沙爾·艾海提(9歲)、古麗妮尕爾·沙吾爾(14歲),喀什的努日曼古麗·如則(12歲)…… 近日,東潤公益基金會一行赴新疆開展助學興教活動,入戶走訪獲得“東潤啟航獎學金”的孩子。盡管孩子們的年齡、性別、民族、家庭收入等都各不相同,但他們都十分好學,十分熱愛家鄉和國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實現長治久安,根本在人,關鍵在教育。”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要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2016年,東潤公益基金會在新疆啟動實施教育類公益項目,由此逐漸確認了基金會在教育公益領域的幫扶模式,并將這一模式延展至其他少數民族地區、紅色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縣等地區。 東潤公益基金會緊跟國家援疆援藏、鄉村振興等戰略方針,順應黨的號召,由點到面系統地建設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公益路線,在支持鄉村教育發展、人才建設等各方面作出了長足的努力和貢獻。七年多的實踐證明,慈善組織在為國育才上大有可為。 從新疆開始的探索 “對于新疆,我總是懷揣著一份特殊的情感,因為這里是東潤公益之路的起點。2014年,我作為一名志愿者來到新疆,孩子們眼中的光芒鼓舞我成立了東潤公益基金會。”回憶起當年的情景,孔東梅依然十分感慨。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區,新疆各民族是中華民族血脈相連的家庭成員。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時強調,少數民族孩子雙語教育要抓好,學好漢語不僅將來找工作方便,更重要的是能為促進民族團結多做貢獻。 在黨和國家的關心支持下,新疆的教育事業不斷壯大。但由于發展階段的原因,在軟件建設上仍需進一步提升,需要各種社會力量參與到學生的全面發展上來。 2015年,東潤公益基金會成立后便精準響應國家的大政方針,深耕教育領域,持續開展青少年教育公益活動。 2016年,在對新疆部分學生家庭狀況和學習需求進行調研后,基金會決定在新疆啟動和實施“東潤啟航”項目。項目以“改善經濟欠發達地區青少年學習條件”宗旨,致力于讓教育相對滯后環境中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幫助改善他們的學習生活條件。 2017年,“東潤啟航”項目正式在南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試點。取得效果后,項目擴展至北疆,實現了南疆北疆雙覆蓋。 “在最需要經濟支持的高三下學期,我獲得了東潤啟航獎學金的資助,這對我和我的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讓我父母經濟方面的壓力減輕了不少,也讓我深深感受到了‘青春筑夢新時代,資助幫我向未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受助學生努爾阿米乃姆·麥麥提表示。 “東潤啟航”項目之外,2020年,為助力國家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基金會首先在新疆展開了“東潤益師”項目。項目通過對長期堅守扎根在教學一線的優秀書記(校長)以及優秀教師進行獎勵,讓在艱苦環境中仍堅守初心的老師們收獲職業榮譽感,獲得社會的尊重。 在新疆探索的基礎上,東潤公益基金會將教育幫扶項目逐步拓展至全國的255個縣,其中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已實現全覆蓋,為全國14萬余名青少年帶去希望和力量,其中許多人已考上理想的大學,向著自己的人生夢想邁進。 始終堅持立德樹人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青年行則國家行,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東潤啟航”項目始終堅持以家庭經濟困難但品學兼優的小學、初中、高中在校學生為資助對象,對于符合條件的學生,按成績排名順序進行資助。 項目明確要求,資助對象要思想品德優秀,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積極參加勞動,尊敬師長,團結互助、樂觀向上,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等。 為了保證資助不走樣,項目制定了執行標準手冊,要求執行方嚴格按照手冊執行。資助名單由項目實施縣提出并初審,省級執行方復核并公示,最終由東潤公益基金會審核通過。各方還通過隨機電話抽查及實地走訪的方式進行回訪檢查,一是核實孩子和家庭狀況,二是確認資助款是否收到。 東潤公益基金會也不斷通過現場走訪,調研并核實情況。此次新疆調研,孔東梅一行便先后走訪了石河子、阿克蘇、喀什等地的受資助孩子。每到一家,孔東梅都會勉勵孩子們好好學習,孝敬父母,并詢問他們的志向,鼓勵他們長大后為家鄉、為國家做出更多的貢獻。 雖然這些孩子家庭的經濟情況不太樂觀,但家里都收拾得干干凈凈,庭院里種滿了鮮花,孩子們對未來也都有著美好的憧憬:“我喜歡踢足球,以后想當足球明星。”“我長大以后一定會讓媽媽過上幸福的生活。”“我以后要當醫生,治療很多很多人。”……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優秀教育工作者的奮斗。“東潤益師”項目同樣強調立德的重要性,其資助對象被明確為熱愛祖國、模范守法、忠誠教育事業、履行職責、師德高尚的義務教育、高中及職業教育優秀老師和校長。 “東潤啟航”和“東潤益師”項目的高標準實施,激勵著受助學生進一步成長,已經形成了良性循環。“作為一名東潤啟航獎學金的獲得者,我深深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溫暖,在生活中不斷提醒自已,一定要懷揣一顆熾熱的心去幫助他人、溫暖他人、激勵他人。”努爾阿米乃姆·麥麥提表示。 向著希望的方向 隨著項目的持續實施,東潤公益基金會在新疆的幫扶范圍逐步擴大,已累計向新疆地區資助逾千萬元。2023年,東潤公益基金會繼續通過新疆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慈善總會,加大在新疆的教育幫扶力度,持續對優秀教師和中小學生進行獎勵和支持。 “東潤公益基金會對新疆教育事業的關心和支持,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是社會愛心關注新疆希望工程的典范,讓更多青少年充分感受到了黨的關懷和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出了積極貢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團委副書記王潔表示。 “東潤公益基金會的教育幫扶項目,是兵團慈善總會成立以來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影響最廣、最激動人心的項目。當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根據毛澤東主席的命令成立,而今,他的后人帶著項目和資金來兵團開展助學興教活動,深深地感動了兵團職工群眾。”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慈善總會會長令勇表示。 “國家和東潤公益基金會等公益機構對像我一樣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的支持與關愛,解決了我們家庭的燃眉之急,給了我們勇敢追夢的機會,同時也是對我最大的鞭策。”努爾阿米乃姆·麥麥提表示。 “文化潤疆”正當時 “我從小就知道,中華民族是一個守望相助的大家庭,獲得東潤啟航獎學金這件事加深了我的這種意識,讓我深深感覺到五十六個民族就是一個共同體。”古麗妮尕爾·沙吾爾開心地表示。 下一步,東潤公益基金會將持續關注和支持新疆教育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擴大項目實施范圍,豐富項目內容,為新疆的教育振興、人才振興、鄉村振興事業添磚加瓦,為“文化潤疆”增添活力。 “東潤公益基金會作為公益機構,將始終充分發揮教育幫扶的力量,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為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貢獻力量。”孔東梅強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