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皮磊 日前,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其中提出,到2025年,鄉村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基礎設施補短板任務全面完成,農村人居環境長效保持干凈整潔有序,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農村衛生廁所得到普及,生活垃圾有效處理的村莊基本實現全覆蓋,農村地區生活污水得到全面有效治理,高效管用的長效管護機制全面建立,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全面提高,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顯著加強,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方案》明確了鄉村建設行動的重點任務,包括強化農村供水保障和防汛安全、實施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實施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行動、實施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提升行動、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內容。 在工作原則方面,《方案》要求堅持政府引導、農民參與。發揮政府在規劃引導、政策支持、組織保障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市負總責、區和鄉鎮抓落實機制。尊重農民作為鄉村建設參與者、享有者的意愿,堅持問需于民,突出農民主體地位。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構建政府、市場主體、集體、村民等多方共建共管共享格局。 在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行動方面,《方案》提出,繼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有序實施老舊戶廁改造提升,因地制宜推動農村未達標公廁改造,全面升級鄉村景區旅游廁所。扎實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落實好源頭分類減量。嚴格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整治,農村地區實現基本清除。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強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管理,保障設施穩定運行,到2025年農村地區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75%。實施鄉村綠化美化行動,加強鄉村風貌引導,編制村容村貌提升導則。 在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提升方面,《方案》要求,深化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保障偏遠山區學前及低齡學段學生基礎教育就近入學,每個鄉鎮至少辦好一所普惠性幼兒園,開展城區優質學校與鄉鎮中小學校“手拉手”結對幫扶,推動優質高中招生計劃向農村地區傾斜,切實提升農村教育水平。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農村延伸,建立“城區醫院進農村”專項幫扶機制,優化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布局,持續保障村級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提升鄉村醫療衛生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動農村醫療點和養老點就近建設。全面推進以鄉鎮綜合性養老機構為重心、以農村幸福晚年驛站為平臺、以農村鄰里互助養老服務點為網點的農村養老服務網絡建設。推進農村助殘設施建設,推動鄉鎮和有條件的村建設溫馨家園,到2025年力爭實現殘疾人聯系服務全覆蓋。 《方案》強調,引導金融和社會資本參與鄉村建設。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擴大貸款投放,支持鄉村建設。發揮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作用,探索政策性資金支持鄉村建設新模式。強化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前提下量身定制鄉村建設金融產品,穩妥拓寬農業農村抵質押物范圍。探索銀行、保險、擔保、基金、企業合作模式,拓寬鄉村建設融資渠道。扎實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 《方案》要求,把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作為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職責,結合全市鄉村振興整體工作部署,抓好組織落實。建立健全市負總責、區和鄉鎮抓落實機制,推進鄉村建設行動落地實施。各涉農區是鄉村建設行動的落實主體,要把鄉村建設行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切實擔負責任,細化具體措施,確保各項建設任務落到實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