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月16日,由易寶支付主辦,以數字化轉型公益慈善行業的“痛點”與“未來”為主題的研討會在北京舉辦。來自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等近30家公益機構的負責人齊聚易寶支付北京總部,就公益慈善數字化轉型路徑、公益數字化供需關系等議題進行了分享討論。 當前,公益行業正面臨生存、提效、可持續發展等多重挑戰,數字技術能為行業提高生產力和競爭力持續賦能,而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也是社會組織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今年1月1日起,北京市級財政部門停止向市級社會組織發放《北京市公益事業捐贈統一票據(機打)》《北京市公益事業捐贈統一票據(手工)》;4月1日開始,手工和機打票據廢止,將全面實施財政電子票據改革工作。然而,電子票據的對接和打通仍面臨諸多痛點及難點。 基于此,從2022年年底開始,易寶借助自身在政務行業深耕多年的優勢和資源,開展為慈善組織提供電子捐贈票據打通解決方案的新嘗試。 易寶公益負責人王玉慧介紹,這不是易寶的突發行為。實際上,早在2008年汶川地震、2021年河南水災等自然災害應急救援行動中,易寶公益就通過數字技術積極開展網絡募捐。2018年獲得互聯網公開募捐平臺資質之后,月捐、公益數字藏品等創新性項目應運而生。 在易寶看來,支付和公益是一對孿生兄弟,彰顯著物質回報和精神需求的一體兩面。投身公益事業,通過支付幫助到更多需要關懷、值得幫助的人,是易寶公益設立的初衷和理想。 具體到捐贈電子票據解決方案,易寶支付高級產品經理董軒給出了更為詳細的介紹。易寶支付捐贈電子票據平臺通過與財政電子票據系統進行統一對接,實現了捐贈人捐款之后系統自動開票,無需慈善機構人工介入,以“數字化”系統升級支持“便民化”服務?;谠摻鉀Q方案,公益慈善組織可以讓捐贈者實時發起捐贈票據開具需求,并實現秒級開票,使公益慈善組織在面對不斷涌現的“大量小額捐贈”情況時,能夠節省在時間和人力上的投入成本,真正提升運營效率,實現降本增效;同時,也可讓網絡捐贈者獲得更順暢的捐贈體驗。 易寶支付聯合創始人、總裁余晨表示,數字化發展經過了工具、結構、理念三個層面的發展,其能夠改變商業模式,就一定可以改變公益模式。基于此,易寶支付從2003年創辦開始,就堅持做公益路上的踐行者,希望通過技術和支付服務賦能公益伙伴,重構業務流程,解決行業痛點,推動互聯網公益慈善事業發展。 北京七悅社會公益服務中心主任盧瑋靜認為,公益數字化包含三個層面,即慈善捐贈數字化、公益行動數字化和機構管理數字化。其中,公益行動數字化是一種深度的科技向善,最終或將在互聯網生態下創造出新的社會服務模式,數字化亦可為公益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重塑行業格局。而在機構管理數字化中仍存在著諸多痛點,尤其是行業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薄弱,例如捐贈電子發票的開具等,需要更多的探索者、行動者和資源方支持與共建。 現場,與會嘉賓針對捐贈電子票據信息保護問題、電子票據與公益月捐兼容問題以及捐贈服務如何更好地適老化等問題展開了充分討論,各方的經驗也為慈善組織探索數字化轉型之路指明了方向。(于俊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