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3月1日,吉林省兒童福利領域社工培訓暨公益慈善交流會在長春舉行。這次活動由吉林省民政廳主辦,中國社工(吉林)培訓中心、吉林省吉民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辦,參會代表達210余人。吉林省民政廳副廳長杜文革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會長喬恒出席大會并講話。 喬恒指出,近年來,黨和政府對兒童福利工作高度重視,兒童福利社會工作得到了長足發展。社會公益慈善活動既是社會工作的題中應有之意,更是開展兒童福利社會服務的重要形式和有效載體。新時代社會工作與現代慈善公益活動有著本質的、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也是更好開展兒童福利事業的重要理論支撐和科學方法保障。專業化社會工作理論和方法在現代慈善公益活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處理好新時代社會工作與現代慈善公益的有機關系,是當今慈善、公益及社會工作者的重要時代使命;《未成年人保護法》的頒布實施,為新時代兒童福利事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也為兒童社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難得的歷史機遇;《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實施,為家庭教育社會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家庭教育涉及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育、引導和影響。可以說這是一項內容廣泛、專業性強、行為復雜的綜合性社會工作,迫切需要開展廣泛而大量的家庭教育社會工作理論創新和相關技能培訓;中社聯作為專業性、樞紐性社會組織,將積極為各類社會工作提供有效服務,為新時代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杜文革介紹說,近年來吉林省民政部門積極推進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轉型升級,加強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隊伍能力建設,不斷完善基層關愛服務體系,堅持在離兒童最近的地方培育關愛服務力量,把關愛服務的觸角真正延伸到村居、進入到家庭,切實把定期排查、發現報告、監護干預、精準幫扶等服務內容落到實處,強力推進“社工服務+救助”兒童福利工作新模式,提高了關愛服務的可及性、精準性。 會議設置了捐贈簽約、經驗分享、研討交流等環節。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山東明日之星教育基金、中華浩德基金會、世界宣明會中國基金、芒果V基金等11家機構派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會議。其中有五家機構向吉林省孤兒學校等社會組織做了捐贈,他們紛紛表示要積極支持社會組織在吉林開展兒童福祉社會工作服務活動。樺甸市金城社工中心、長春市恒悅社工中心、湖南邵陽家教研究會等17家社會組織和吉林大學、延邊大學、長春工業大學等高校作了經驗交流和工作分享。 (據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