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河南省生態環境廳等26個部門聯合印發《河南省“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以推進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主線,對全省“無廢城市”建設進行全面部署。《方案》明確,到2025年,許昌、鄭州、洛陽、三門峽、南陽和蘭考等“5+1”地區達到國家“無廢城市”建設要求,6個以上省轄市(含濟源示范區)達到省級“無廢城市”建設要求,其他省轄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建設成果,黃河流域“無廢城市”示范區建設取得明顯進展。 《方案》部署了七個方面的主要任務。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健全固體廢物政策制度體系。包括完善固體廢物管理制度,完善“無廢城市”建設制度,構建部門聯動體制機制。 二是推進工業綠色轉型,提升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水平。包括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再制造產業,促進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 三是加快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提高農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水平。包括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提升農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水平,推進農村固體廢物治理。 四是踐行綠色低碳生活,促進生活源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包括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強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加快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和污泥無害化處置。 五是嚴格防范環境風險,提升危險廢物綜合治理能力。包括深化危險廢物綜合利用,提升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加強醫療廢物風險防控。 六是加強區域協同,建設黃河流域“無廢城市”示范區。包括突出示范引領,推進“一圈兩區”協同發展。 七是深化改革創新,提升固體廢物治理體系現代化水平。包括加快發展市場體系,積極培育技術體系,健全固體廢物監管體系。 《方案》要求,開展“無廢城市”建設的省轄市及縣(市、區)要建立政府主要領導牽頭、各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參與的工作機制,設置工作專班,建立健全日常工作調度、評估、考核機制,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見效。省直有關部門要組織調配技術力量,建立“無廢城市”建設專家庫和技術幫扶組,加強對各地區“無廢城市”建設工作的支持和指導。要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培訓活動,提升公眾對“無廢城市”的認知度,動員引導全社會參與“無廢城市”建設。 開展“無廢城市”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既協同推進水、氣、土污染治理,又有助于解決這些領域治理后最終污染物的利用和無害化處置,在“十四五”時期拓展和深化“無廢城市”建設,對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建設生態強省具有重大意義。2022年4月,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布“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的通知》,將鄭州市、洛陽市、三門峽市、許昌市、南陽市和蘭考縣納入國家“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其中許昌市作為第一批“11+5”試點城市之一,積累了較好的經驗,為河南省全域推進“無廢城市”建設打下好的基礎。 (據《中國環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