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公益資訊
   第12版:公益資訊
   第13版:公益資訊
   第14版:公益資訊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鄉村振興取得階段性重大成就 讓老鄉們生活越來越紅火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公益資訊

第12版
公益資訊

第13版
公益資訊

第14版
公益資訊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2年11月0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鄉村振興取得階段性重大成就 讓老鄉們生活越來越紅火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頂層設計的重要文件,明確了鄉村振興戰略的階段性目標和重點任務。今年是《規劃》的收官之年,階段性目標都實現了嗎?重點任務完成得如何?“各地各有關部門齊心協力落實落細《規劃》,鄉村振興取得階段性重大成就。”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村經濟司司長吳曉表示。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超95%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

    《規劃》實施始終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

    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鞏固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緊緊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和15.5億畝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大規模建設高標準農田,加強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加快種業振興,開展核心種源技術攻關,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超過95%,實現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2021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1%,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分別比2017年提高3.5個、6個百分點,其中,小麥、玉米、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超過97%、90%和85%。

    強化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完善糧食生產支持政策。壓實各級黨委和政府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推動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適當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穩定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和稻谷補貼,實現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和種植收入保險對主產省產糧大縣全覆蓋,保障農民種糧收益。近兩年,中央財政累計發放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農資補貼600億元,緩解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

    統籌調控糧食市場,穩定糧食產業鏈供應鏈。健全糧食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體系,加強市場調控和應急保障。合理確定中央和地方儲備規模,優化儲備品種和布局。完善糧食加工業區域布局和產業結構,暢通“北糧南運”物流通道,提升糧食調撥集散能力和應急保供能力。

    “全國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棉油糖、肉蛋奶等主要農產品供給充裕。這充分表明,我們牢牢把住了糧食安全的主動權,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穩健。”吳曉說。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表示,今年糧食生產有望再獲豐收,呈現以下三個特點——

    產量繼續增加。夏糧產量2948億斤,比上年增加28.7億斤。早稻產量562.5億斤,比上年增加2.1億斤。秋糧面積穩中有增,豐收有希望。

    結構持續優化。大豆油料擴種成效明顯,大豆面積增加較多,夏收油菜籽產量連續6年增加,優質專用小麥占比提高到38.5%,提高1.2個百分點。

    效益穩步提升。政策支持有力,國家先后發放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400億元。通過發展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提升糧食生產規模經營水平,也讓農民省工、省力,能獲利、多得利。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到今年8月底,脫貧人口務工規模達3257.7萬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

    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是今年農業農村工作的一項硬任務。曾衍德介紹,各地各部門集中資源、聚合力量,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銜接扶持政策,優化幫扶強支撐。圍繞財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出臺系列銜接政策,2022年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增加到1650億元。優化東西部協作幫扶,穩定中央單位定點幫扶,東部省份財政援助資金超過220億元,選派掛職干部和專業技術人才1.4萬人。

    聚焦重點群體,健全機制防返貧。建立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明確認定標準,優化認定程序,縮短認定時間,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農戶識別為防止返貧監測對象。推動有關省份提高農村低保標準,強化社會保障兜底。截至8月底,超過65%的監測對象已消除返貧風險,其余均落實了幫扶措施。

    突出重點幫扶,傾斜支持增后勁。在西部10個省份確定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出臺14個方面政策予以傾斜支持,整體支持西藏、新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強化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基本實現有勞動力的搬遷脫貧家庭至少1人就業。

    抓實產業就業,拓展渠道促增收。832個脫貧縣全部編制完成特色產業發展規劃,逐年提高中央財政銜接補助資金用于產業的比例,今年力爭達到55%。引導小額信貸支持產業發展,今年新增發放570多億元、惠及130多萬戶。加大勞務輸出和就業技能培訓力度,實施“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做好脫貧人口穩崗、拓崗、轉崗工作。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脫貧人口務工規模3257.7萬人,已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5年來,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6%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鄉村產業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0.6%,全國休閑農莊、觀光農園等休閑農業經營主體達30多萬家,年營業收入超過7000億元。農村網絡零售額超過2萬億元,農村電商蓬勃發展。

    改善環境,是農民群眾的深切期盼。初步統計,《規劃》實施以來,國家累計安排資金超過500億元,同時鼓勵和支持地方政府統籌安排土地出讓收入、地方政府債券資金等擴大投資渠道,用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0%,推行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的自然村比例保持在90%以上,農村生活污水亂排現象基本得到管控,95%以上的村莊開展了清潔行動,農村臟亂差局面得到扭轉。

    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是城鄉融合發展的應有之義。2021年,全國農村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0.6%;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比例達到72.23%;農村社會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比2017年提高40多個百分點;有衛生院的鄉鎮占全國鄉鎮總數超過90%,平均每個村擁有至少1個衛生室;農村敬老院超過1.7萬家,互助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達到13萬多個,基本實現了病有所醫、老有所養。

    好產業、好環境、好服務帶動返鄉就業,促進農民增收。全國2210個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落實創業補貼、擔保貸款等扶持政策,累計吸引1120萬人返鄉入鄉創業創新,平均每個主體帶動6至7人穩定就業。2021年,工資性收入占農民收入的比重已超過42%,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農民人均轉移性收入達到3937元,比2017年增加1300多元。

    “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穩步推進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動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分紅獲利,擴大了農民財產性收入。”吳曉說,2017年至2021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3432元增至18931元,年均實際增長6.6%,高于城鎮居民近2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農民收入增速繼續高于城鎮居民2.3個百分點。“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廣大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廣大農村正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闊步向前。”吳曉表示。

    (據《人民日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插插插色欲综合网|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狠狠|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婷婷激情综合网| 激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日韩欧美Aⅴ综合网站发布| 色综合中文字幕| 开心五月激情综合婷婷|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系列|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 熟女少妇色综合图区|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av一综合av一区|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 亚洲综合亚洲综合网成人|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欧美韩国精品另类综合|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伊人|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图片|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看 | 久久九色综合九色99伊人| 欧美久久综合九色综合| 狠狠色色综合网站|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站|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91成人亚洲综合欧美日韩| 狠狠色丁香婷综合久久|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青青综合在线|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