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天津市首批建設的53個街道(鄉鎮)社工站和12個區級指導中心進入項目結項階段,各區指導中心大部分已完成本區社工站結項評估工作,市民政局與市社工站建設指導中心將聯合對區級指導中心進行評估。 據介紹,天津市社會工作通過“五社聯動”的方式為基層社會治理賦能,始終堅持以社區為陣地,以項目化運行為路徑,輸入并促進“五社”,即社區、社會工作者、社區社會組織、社區志愿者、社區公益慈善資源之間互聯互動,進一步探索社會治理新模式。 整合現有基礎資源 為基層培育“五社”要素 近年來,天津開展大量社會工作實務,吸引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和平區、南開區、西青區通過孵化培育扎根基層的社會組織、召開項目資源對接會等多種渠道發現、引進優質的社會組織資源,把問題與需求作為社會組織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同時,天津堅持黨建引領,號召社區黨員志愿者、黨員社工參與社區建設與治理,探索“黨員+社工+志愿者+N”的工作模式,推動服務項目與基層黨組織有機融入、黨建工作與專業服務有機結合。其中,基層社區為培育社區社會組織、動員社區志愿者、吸納社區公益慈善資源、培養社工人才發揮基礎平臺作用。 為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天津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制度的宣傳貫徹執行力度,市、區、街建立三級社會工作人才培養計劃和人才資源庫;開設“薪火計劃”社會工作人才訓練營、“社區工作者精品培訓班”“全科社工培訓計劃”等,以嵌入、融合的模式培養一批專業人才;發布社區公共服務、公益創投、街道社工站等政府購買項目,以項目帶人才招錄一批專業人才;鼓勵街道創新形式,建立符合自身實際的人才培養與激勵機制,開展“掘星計劃”,深挖社區帶頭人提升一批專業人才。 以社區為陣地 促進“五社”與項目融合 工作在社區做實,活動在社區開展,服務在社區落地。通過社區公共服務、公益創投、街道社工站等政府購買項目,天津以社區優勢資源要素為突破口,促進“五社”與項目的融合。 為保障項目合法合規、順利落地,天津市民政局修訂了《社區公益專項補助經費管理使用辦法》,明確以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方式,支持社區公益項目的開展;制定出臺《社區公益專項補助經費購買社會工作服務項目和志愿服務運營項目操作指引》《天津市承接街道(鄉鎮)社工站運營項目設計與質量管理指引》,為區、街、社區購買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和志愿服務運營項目提供技術支撐;同時,實施專項行動,以優秀社區服務項目執行社工為對象,通過陪伴式服務、普適性培訓、私教式督導,提升社區工作者項目策劃和實務操作能力。 下一步,天津還將培育一批服務項目示范案例,建立專業培訓、督導、評估體系,促進社工服務、志愿服務、社區社會組織活動協同開展,傳遞慈善資源,實現“五社”與項目的深度融合,賦能基層社會治理。 (據天津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