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皮磊 為加快全省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的通知》,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江西省貫徹落實“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5年年末,基本建成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廣覆蓋、高質量的城鄉社區服務體系,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更加完善,服務機制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便民利民服務、志愿互助服務有效銜接的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城鄉社區為民、便民、安民服務功能不斷強化,服務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專業化、職業化的城鄉社區工作者隊伍更加壯大,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方案》多處提及社會工作。在“提升城鄉社區服務效能”方面,根據需求,設置政務服務、黨群活動、養老護幼、協商議事、文化體育、心理咨詢、社會工作、綜治警務、消防站點、應急救助等功能區,促進各類服務設施功能差異互補。 在“創新城鄉社區服務機制”方面,其中提到,建立“五社聯動”機制。以城鄉社區“兩委”為主導,發揮社區的基礎平臺作用、社會組織的資源鏈接作用、社會工作者的專業支撐作用、社會公益慈善資源和社區志愿者的支援輔助作用,推動“五社”互聯互動,不斷提升城鄉社區服務成效。引導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區社會組織廣泛參與社區服務,培育一批品牌社區社會組織和服務項目。引進培養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設置社區社會工作點(室),協同社區“兩委”在優化社區服務、解決社區問題、培育社區文化、促進社區和諧等方面,提供專業服務。 在“加強城鄉社區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方案》提出,將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納入城鄉社區者工作培訓應知應會內容,支持社區工作者參加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和學歷教育等,對獲得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資格的給予津貼。 《方案》要求,建立社區“能人庫”,挖掘和培育黨員、村(居)民代表、樓棟長、社區各類組織帶頭人等社區骨干力量,加強城鄉社區法律顧問、心理咨詢師、社會工作者、人民調解員、社區教育人員、家政服務人員、社會體育指導員等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促進各類人才投身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加快實施城鄉社區“法律明白人”培養計劃。加強社會心理服務人才隊伍建設,配備社區心理輔導人員或專業社會工作者,開展宣傳教育、心理疏導和危機干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