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社會工作專刊
   第08版:社會工作專刊
   第09版:社會工作專刊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公益資訊
   第12版:公益資訊
   第13版:公益資訊
   第14版:公益資訊
   第15版:公益資訊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媒體問答摘錄
(上接01版)
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觀察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社會工作專刊

第08版
社會工作專刊

第09版
社會工作專刊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公益資訊

第12版
公益資訊

第13版
公益資訊

第14版
公益資訊

第15版
公益資訊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容
2022年08月3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觀察

    (上接01版)

    網絡空間“新風氣”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形成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網絡文明新格局……”大會主論壇現場,國網天津濱海公司配電搶修班班長、“時代楷模”張黎明與其他與會代表共同發布《共建網絡文明天津宣言》。

    “每個人都要當好網絡公益帶頭人,讓網絡成為道德文明的棲息地,讓時代新風充盈網絡空間。”張黎明的一番話擲地有聲。

    記者從大會上了解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推進互聯網內容建設,弘揚新風正氣,網絡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向上向善的網絡文明新風尚日益彰顯。

    ——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早在多年前,天津“網上馬克思書房”上線運行。“書房不需付費,為的是讓更多人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汲取營養。”天津市委網信辦一位負責人說。

    “學習強國”“全國黨史知識競賽”“紅色文物100”……一批承載紅色資源的App、品牌欄目,近年來如雨后春筍般成長于網絡。

    “網上宣傳持續走深走實。”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盛榮華說,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精心做好網上重大主題宣傳等,全社會網絡文明素養不斷提升。

    ——正能量故事照亮網絡空間。凡人善舉在網絡上贏得的點贊越來越多,“上熱搜”越來越多。數據顯示,中國文明網累計發布“中國好人”16228名,網上互動超過100億次。

    “學習好人、爭做好人正在成為我們社會的新風尚。”中央文明辦一局局長薛松巖說。

    ——網絡文化精品青出于藍。網劇這幾年質感明顯增加,網絡電影《浴血無名川》、網絡動漫《吞噬星空》等一批高質量作品在網上引發熱烈關注。

    線下文化元素紛紛上線,持續豐富網絡空間。“全景故宮”“云游敦煌”等小程序上線,古老神秘的中華文明更加真實可感地融入國人生活。“我們在考古過程中網絡直播,國寶文物及時發布,讓三星堆鎖定熱點。”三星堆博物館館長雷雨興奮地說。

    深入治理“新行動”

    楊柳青年畫娃娃抱魚、霍元甲立像、無人駕駛汽車——成果展天津市西青展廳內,以智能全息投影方式展示的當地文化元素令人目不暇接。傳統文化與人工智能產業集群交相輝映,中間的橋梁正是互聯網。

    “展館內專門設計了互動游戲體驗區,比如演示垃圾分類,體現網絡文明建設注重與群眾的互動和參與。”西青區委網信辦副主任許楠介紹。

    互聯網不僅是信息平臺、技術渠道和產業載體,更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數據顯示,2012年到2021年,我國網民規模從5.64億增長到10.32億,互聯網普及率從42.1%提升到73%。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左曉棟等專家指出,互聯網在飛速發展過程中也存在粗放式發展的問題,內容變異、隱私泄露、數據漏洞、誠信危機等問題時有出現,這既損害網民切身利益,也不利于互聯網健康發展,這成為網絡時代文明建設的重大課題。

    網絡家園的安全清朗,需要網絡綜合治理和網絡文明建設雙向發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依法治網被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經過10年發展,中國網絡文明建設頂層設計和總體布局日益完善,網絡文明建設的法治根基不斷夯實。

    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100余部法律法規和管理規定出臺,完成了網絡法律體系的基本構建,確保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

    “2019年以來,我們累計清理違法和不良信息200多億條、賬號近14億個。”盛榮華說,針對網絡暴力、網絡水軍、網絡黑公關等較為突出的問題,中央網信辦結合“清朗”系列專項行動集中力量進行整治,為營造良好的網絡生態提供有力保障。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平臺經濟企業也不例外。互聯網平臺無序發展暴露苗頭后,從《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到《關于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的意見》等,層層遞進,持續釋放出國家推動平臺經濟及其背后資本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的信號,為行業發展設置好“紅綠燈”。

    文明互鑒“新橋梁”

    ——成果展上,不少人在交流互鑒展區駐足。2021年中國有約、中英互聯網圓桌會議、中坦網絡文化交流會……一個個生動的場景,記錄了我國以網為媒加強文明互鑒的歷程。

    互聯網基因中帶有交流的屬性。今年4月,騰訊音樂推出“一鍵出海”功能,音樂人只需一鍵勾選“發行至海外平臺”,其作品最快可在7個工作日上架全球230余個平臺。

    “截至目前,5萬多名音樂人在海外發行超過21萬首歌曲,中國音樂正在逐步擴大國際影響力。”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副總裁楊奇虎說。

    互聯網讓更多國際友人“身臨其境”般走進中國。

    自2016年上線以來,“數字敦煌”資源庫平臺利用現代數字技術拍攝、掃描、獲取、存儲了敦煌30座石窟的文物信息,為學術研究和多元利用提供無限可能。

    “截至目前,已有美英意等幾十個國家的學者通過這一平臺了解敦煌,點擊量達到1600多萬。”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所長俞天秀說。

    互聯網讓人類跨過國界、攜起手來,共同應對全球變化。

    疫情發生以來,全球博物館面臨嚴峻挑戰,有的甚至被迫閉館。2020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全球博物館珍藏展示在線接力”活動,來自五大洲15個國家的16家國家級博物館參加。16場“館長之選”直播吸引約2億中外觀眾在線“追劇”。這一創新之舉讓全球網民感受到異域文化的底蘊和魅力。

    通過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中國聲音傳得越來越遠、越來越廣。多位與會嘉賓表示,希望借助中國網絡文明大會這一平臺,將更多既有中國特色又符合現代審美的文化產品推向全球市場,讓更多人愛上中國文化。(據新華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成人D啪|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久久久久青草线蕉综合超碰|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九色综合九色99伊人| 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不卡区|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图片 |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日韩|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97色| 国产综合精品女在线观看| 天天色综合天天色| 五月天综合色激情| 亚洲综合亚洲综合网成人| 狠狠色综合日日|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激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激情五月综合综合久久69| 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 国产成人综合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 综合 第五页| 图图资源网亚洲综合网站| 乱欧美综合|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综合| 色综合色狠狠天天综合色|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_中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欧美伊香蕉久久综合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