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報記者 皮磊 近日,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組織召開2022年全市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聯席會議暨基層社會工作服務平臺建設工作推進會。會議提出,北京將通過發揮聯席會議機制統籌作用,推動各領域專業社會工作參與基層民生服務和社會治理的融合發展。 會議指出,北京市將組織實施優秀社區社會工作者優才培養計劃(“優才計劃”)與街道(鄉鎮)級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區社工站點建設相結合,引導優秀社區工作者參與到基層社會工作平臺建設與社區服務管理實踐中,發揮社會工作在服務困難群眾、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動員、優化服務供給等方面的專業優勢,進一步增強基層社會治理和服務能力。 據介紹,截至2021年年底,北京市已有920家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專業社工人才7.68萬,持證社工3.91萬;拓展了醫療衛生、司法矯正、禁毒和工青婦殘等領域社工隊伍建設;選拔培養了121名優秀社區社會工作者;區、街(鄉)、社區(村)三級社會工作服務體系逐步推進,初步形成“專業社工+社區工作者”“一中心多站點”“以所帶站”等實踐經驗。 會議對北京市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發展建設提出了進一步要求。會議強調,要做好社工人才三年行動計劃的制定工作,加快建設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明確把社會工作人才行動計劃作為配套文件,納入全市人才工作整體規劃;要推動不同領域社會工作發展,繼續發揮好市聯席會議的統籌作用,為各部門推動本領域社會工作發展鏈接資源,提供支持、做好服務;要在形成工作合力上發揮更大作用,進一步完善優化市聯席會議制度,完善會商議事、資源共享、深化交流等工作機制,在重點任務、難點問題上集思廣益,集智攻關,形成部門工作合力。 此外,會議對推動社會工作服務平臺建設任務落實也提出了具體要求: 加強組織領導,切實把加強基層社工服務平臺建設工作列入黨委工作重要事項,充分依托黨群服務中心等現有平臺和場所設置,推動實現一體化運作;發揮聯席會協調機制作用,加強對各部門在基層落地的社會服務資源、項目、資金等進行整合優化,推動站點共建,人才共育,更好地服務于基層社會治理需要;對民政系統內部所承擔的社會救助、養老、兒童、慈善、心理等領域的資源進行整合,實現工作成效最大化。 加快工作進度,各區在既定建設目標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加大自主建設力度,在確保建設質量的同時,進一步擴大社工站建設覆蓋率。 加強工作保障,加強對社會工作服務平臺體系架構、建設管理、服務標準等方面的政策研究,建立完善基層社工服務平臺建設工作的督導評估機制,對服務開展進行專業督導,對工作績效等進行考核評估;依托社工站建設,鼓勵通過在社工站設置專業崗位等方式,吸納社區工作者、專業社工到社工站工作,進一步充實基層社會工作服務力量。 加大資金保障,將社工站建設資金列入各區財政部門預算,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同時,建立資金投入的多元機制,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解決資金缺口,確保各項任務按計劃推進。 民政部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副司長孟志強表示,希望北京市能立足優勢,堅持首善標準,在三個方面發揮好示范引領作用: 要主動融入國家工作大局,依托人才優勢、資源優勢,帶頭把中央對社會工作相關的任務要求落實好,引導廣大社會工作者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完善困難群眾兜底保障、提升基層民政服務能力和促進就業中發揮作用、樹立標桿,同時,要通過對口幫扶、合作交流等方式,幫助其他省市實現共同發展。 要依托社區服務基礎扎實、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聚集的優勢,加強社區工作者能力建設,推動社區工作和社會工作融合發展,在加強社區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促進社區工作者向社會工作者轉化提升上為全國探索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 要發揮好部門合作基礎扎實、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聯席會議機制有效運轉的優勢,繼續推進社會工作全面發展,特別是要在醫務、教育、司法、社會心理服務、工會等領域實現突破,形成各領域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齊頭并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