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首屆“網絡視聽社會責任與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辦。研討會圍繞“責任與發展”主題,旨在探索網絡視聽行業社會責任履責新范式,分享行業社會責任建設新舉措,推動網絡視聽行業高質量發展。會上,北京師范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院發布了《重點網絡視聽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 北京師范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院院長李韜表示,網絡視聽行業已成為數字經濟的一支重要生力軍,在創新新應用、提供新服務、促進新增長、拉動新消費、增加新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積極作用。同時,網絡視聽平臺或企業作為網絡內容建設的主力軍,承載著傳播先進文化與核心價值的重要職責與使命。 近年來,我國網絡視聽平臺和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平臺優勢、內容優勢、傳播優勢,在正能量傳播、網絡生態治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數字素養提升、抗擊新冠疫情等方面發揮了很好作用。 據介紹,2021年,北京市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總收入超過4400億元,為首都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投身公益服務、助力鄉村振興,設立公司內部公益基金,建立志愿者聯盟,赴西藏等地捐贈藝術教室,通過電商直播加快農產品銷售推廣;參與社會治理、強化平臺管理,依托平臺開展公益課堂、護苗計劃、雛鷹計劃等專題活動,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報告》以廣電系統重點網絡視聽節目服務持證(備案)單位為主要監測對象,以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為監測時間窗口,考察了52家京內持證(備案)單位和12家京外持證(備案)單位近一年來的社會責任履責現狀。 此次研究參考了聯合國ESG(環境、社會和治理)理念和評價體系等國際標準和文件、社會責任國家標準《社會責任指南》(GB/T36000-2015)、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媒體社會責任報告評議指標》等國家指引和評議指標以及中國互聯網行業相關政策等內容,并結合了國家政策方針、有關部門監管重點、網絡視聽企業特點和當前社會關注焦點熱點,構建了科學、系統、全面的新型網絡視聽企業社會責任評估指標體系。 研究從“政治責任、安全責任、產品與內容服務責任、公平競爭與促進發展責任、文化建設與文明創建責任、數字能力責任、民生服務責任、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社會公益責任和生態環境責任”十個子維度著手,對被測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責情況進行了量化模型建構,并在有關領域專家論證基礎上,構建了網絡視聽企業社會責任“綠-藍-橙-紅”分級監測預警模型。 監測結果表明,過去一年來,90%以上的被測單位在保證自身發展的同時,在企業社會責任建設方面進行了積極的實踐。大多數企業在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措施號召、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實現共同富裕、提供正能量視聽內容、創新模式促進經濟發展和助力數字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抖音、愛奇藝、快手、騰訊視頻、淘寶、微博、好看視頻、京東、優酷、凱叔講故事、Bilibili、喜馬拉雅FM、搜狐視頻、虎牙直播、樊登讀書、貝殼找房、得到、汽車之家等在網絡視聽平臺社會責任履責表現中排名前列。 同時,考慮到網絡視聽高速發展中的多樣化形態,本次監測還在全面考量的基礎上,將網絡視聽企業監測對象分為長短音視頻類平臺、社交直播類平臺和垂直類平臺三大類,并針對三大類平臺的不同特點,對評價模型中十個子維度的權重進行了相應校準。 專家指出,當前網絡視聽行業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進階期,業態創新,技術迭代,格局重塑。網絡視聽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社會責任也越來越大。下一步,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北京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將聯合北京師范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院對中國網絡視聽行業社會責任現狀、特征和問題進行持續跟蹤,并進行全面、深入地觀察與分析。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與有影響力的高校智庫機構之間將形成有效聯動,以此強化網絡視聽企業責任建設的事前引導工作機制,建立網絡視聽企業社會責任的分類、分級管理工作機制,形成對成長性好、社會責任佳的網絡視聽企業的扶持工作機制,為網絡視聽行業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方向指引,為網絡視聽行業高質量創新發展提供強大動力。(皮磊/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