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青島市民政局、萊西市民政局、日莊鎮人民政府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青島匯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匯泉社工”)接受委托,秉承“以人為本,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以項目化運作的形式打造和運營萊西市日莊鎮社會工作站,主要通過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三大社會工作手法,協助轄區內有需要的個人、家庭、群體與社區,整合資源、發展潛能、解決困難,助力和諧社區建設。 一、搭建平臺,凝聚社區人氣 萊西市日莊鎮白石新村下轄18個自然村,共有1530戶,7167人、黨員351人。白石新村作為新合并村莊,居民居住分散,留守居民較多,文化水平不高。村莊合并后,居民普遍缺乏一定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對民主協商議事的意識不強、協商議事的能力水平不高,影響了社區治理的深入推進。為了改變這種局面,2021年4月,匯泉社工依托日莊鎮社工站,啟動“善議白石”社區民主協商治理項目,從民主協商維度切入農村社區自治。 社區治理靠群眾,群眾熱情靠發動。鄉村是典型的熟人社會,關系建立的深度直接決定項目推進的程度。為了更好地與社區居民建立專業關系,項目開展前期,匯泉社工搭建了民主協商議事平臺,以社工為主導力量,開展“月月懇談,事事協商”,引導居民參加社區治理事務管理,促進居民與居民之間、居民與社區之間的良性互動。同時,社工把日莊鎮社工站作為主要的活動陣地,開展“鄰居節”“幸福分享會”“需求研討會”等一系列豐富的社區活動,吸引不同的居民群體參與,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社區的整體素質。 二、突出特色,深化居民關系 為了更好地促進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深化居民關系,匯泉社工梳理實踐經驗,在日莊鎮社工站督導下形成了“147”議事協商工作法和“211”協商議事工作模式。 “147”議事協商工作法:“1”即創新以議事協商會為主、兼用其他靈活多樣的議事協商形式;“4”即圍繞新村黨組織中心工作確定四個重點類型民主議事協商議題,突出議事協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7”即規范“采、定、商、用、辦、督、評”七步民主議事協商工作程序,利用協商工作程序開展民主評議,并根據評議結果要求作出相應整改。 “211”協商議事工作模式: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匯泉社工堅持黨建引領作為工作主線,依托日莊鎮社會工作站通過不斷摸索與創新,帶動居民參與到社區治理過程中,形成了“211”工作模式——搭建“線上+線下”雙溝通交流平臺,成立一個自協商自管理的協商議事會,組建一支由“專職社工+志愿者+專家”督導組成的專業服務團隊。 (一)協商議事會——聚民意惠民生 匯泉社工在項目進程中,緊扣“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持續探索“平臺共建、協商共治、服務共享”的社區治理路徑,通過聯動居民、依靠居民、服務居民,構建起“共商共量”的居民議事協商機制,使居民真正參與到社區公共事務決策過程中。與此同時,多方合力構建多元協商議事機制——“居民主體+居民議事”,積極推進協商議事會體制機制、道德評議會體制機制、紅白理事會體制機制、村規民約完善與落地實施。 (二)道德評議會——樹榜樣勵人心 為更好地發揮榜樣的示范作用,匯泉社工在項目進程中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以“三會一約”協商治理機制為抓手,開展道德評議會、道德模范村民星級評選等活動。除此之外,匯泉社工還針對村民移風易俗、孝道文化、勤儉節約、誠實守信等情況進行議事協商,為遵守“村規民約”的居民給予鼓勵,建立長效激勵機制,著眼于樹立典型帶動全村樹立文明新風,助推溝東新村建設成為美麗宜居文明村。 (三)紅白理事會——移舊俗樹新風 通過前期的調研走訪,匯泉社工發現新村居民在婚喪嫁娶等方面花費較大。對此,匯泉社工與紅白理事會成員、居民骨干等多元主體進行充分討論、協商,將紅白理事會體制機制進行完善與落地實施,以社工站為主要根據地舉辦“紅白理事會”社區主題活動,不斷推進移風易俗,引導居民改變以往大操大辦的思想與行為,合理利用“紅白理事會”現有資源,抵制不良陋習,避免鋪張浪費。 (四)村規民約——遵規范倡風尚 為了進一步豐富村規民約內容,使村規民約成為廣大村民共同遵守的公共行為規范和共同倡導的文明風尚,在村規民約修訂完善過程中,匯泉社工依托社工站建立了居民意見信箱,廣泛征集居民對村規民約的意見,根據居民的意見將成立村協商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寫進村規民約。 接下來,日莊鎮社會工作站將繼續扎實下沉服務,規范運營管理,優化服務設計,提供優質服務內容,持續促進日莊鎮居民深度參與社區治理,發揮社區居民的主體地位,激發農村社區自治活力,讓社區的居民“動起來”,深化農村社區的自組織、自治理、自發展,真正實現社工站“助人自助”的服務目標。 (張悅 于涌環/青島匯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