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進河南省漯河市舞陽縣北舞渡鎮賈湖田園綜合體產業園蔬菜溫室大棚內,鹿店村脫貧戶華良杰正在熟練地采摘蔬菜。“今年疫情比往年持續時間更長,我們哪兒也去不了,但現在在家門口也能干上活,一天能掙個幾十塊錢,足夠我的日常家用了。”華良杰告訴記者,鹿店村的就業幫扶協理員了解到他因疫情無法外出打工、沒有收入可能會出現返貧的情況后,經過上報協調,將他安排在了賈湖田園綜合體產業園做工,月收入能達到2000元。 賈湖田園綜合體產業園相關負責人介紹,產業園是河南省級現代農業科普園,已建成2000畝旅游觀光設施農業基地、1萬畝釀酒原料帶貧基地,通過產業帶貧、農戶代種代管、勞動力園區就業、土地流轉等帶動56名群眾就近就業,其中脫貧人口32人。 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漯河市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千方百計拓寬老百姓就業渠道,特別是鼓勵支持返鄉創業人員發展特色產業,效果明顯。 “雖然俺年齡大了,但現在既能照顧家人,還能當上班族,感覺生活也有尊嚴了!”說起如今的生活,漯河市裴城鎮斗楊村73歲村民陳振銘十分喜悅。像他一樣,周邊有10多名脫貧群眾都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幫助他們實現家門口掙工資目標的,是放棄城里20萬元年薪返鄉創業的斗楊村村民郭子漫。 2017年9月,在漯河市政府引導下,郭子漫將在城里學到的技術、接到的訂單帶回到斗楊村,成立了漯河市興農機械部件有限公司,結合扶貧政策,將公司打造成機械部件加工幫扶車間,先后吸納當地20多名貧困群眾就業,并且結合村民實際,提供常班、短班、季節工和零工等崗位供他們自主選擇,每人每月平均收入可達到2400元左右。 “返鄉創業,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扶持。回來創業既能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又能增加村民收入,看著大家日子越過越好,我也有成就感。”郭子漫說。 據漯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漯河市通過出臺《關于助力鄉村人才振興返鄉下鄉創業促進專班工作方案》、舉辦鄉村振興創業大賽和脫貧致富創業之星評選、建立“項目培優”和“創業政策”數據庫、開展返鄉創業示范引領專項活動,重點打造培育出一批返鄉創業市場主體。截至目前,漯河市返鄉創業市場主體達8萬余個,帶動23萬余人就業,其中吸納脫貧勞動力就業6600余人。 漯河市鄉村振興局局長郭東升告訴記者:“為更好地提高返鄉創業群體帶動脫貧群眾穩定增收,我們還實施了職業技能培訓促就業行動,不斷提高技能培訓針對性和實用性,同時依托市縣鄉村四級就業網絡服務體系,建立‘務工需求清單’和‘崗位需求清單’,搭建精準供需對接平臺,結合務工需求和崗位需求導向,擴大培訓覆蓋面,促進更多脫貧勞動力精準實現技能就業、技能增收。” 截至6月底,漯河市共培訓6.88萬人,其中,新增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1.72萬人,全市24388名脫貧勞動力通過就業實現穩定增收,確保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意愿的脫貧人口“應就業盡就業”。 (據《農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