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社會工作專刊
   第08版:社會工作專刊
   第09版:社會工作專刊
   第10版:社會工作專刊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新聞
   第15版:數字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珍稀動物為啥頻頻現身?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社會工作專刊

第08版
社會工作專刊

第09版
社會工作專刊

第10版
社會工作專刊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新聞

第15版
數字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2年07月0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珍稀動物為啥頻頻現身?

    在云南西雙版納,去年北移南返的亞洲象在熱帶雨林里安然棲居。這群亞洲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備受矚目,人們呵護關愛象群、人象平安的一幅幅畫面溫暖人心。

    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里,最新監測顯示,我國首只成功救護并放歸自然的野生東北虎“完達山1號”,野外生存狀況良好,正逐步適應放歸地環境。

    在青藏高原,一批又一批藏羚羊通過青藏鐵路、青藏公路動物通道,向產仔地可可西里卓乃湖進發,開啟遷徙產仔之旅。

    如今,在全國各地,越來越多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走進公眾視野。珍稀動物為什么頻頻出現,我國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現狀如何?怎樣進一步加強保護?

    珍稀動物頻頻露面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霸王嶺片區腹地,高挺的筆管榕樹上,一只雌性海南長臂猿蹲坐著,懷里抱著一只剛出生不久的幼猿。“小崽在母猿懷里,好著呢。”透過望遠鏡,長臂猿監測隊隊員鄭海強捕捉到這樣的場景。

    這只讓鄭海強掛念的幼猿,是今年1月剛剛誕下的。近幾年,這樣的喜訊頻頻傳來:2020年8月幼猿“平平”出生,去年初“猿海”“猿南”相繼出生,今年猿群又添新丁。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2019年啟動建設以來,海南長臂猿已連續3年實現種群數量增長,從20世紀80年代的不足10只,穩定恢復至5群36只。

    作為世界上野生動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國脊椎動物種類達7300多種,已定名昆蟲達13萬種。近年來,通過棲息地保護、拯救繁育等措施,野生動物保護取得明顯成效。從熱帶雨林到青藏高原,從東海之濱到西南腹地,越來越多的,盡顯自然之美、生態之美。

    種群數量不斷增加。

    “微笑天使”長江江豚回來了。5月26日,志愿者在贛江江西南昌段揚子洲水域拍到了江豚產仔的畫面,視頻里,成年江豚環游在幼崽周圍,逐浪嬉戲。“以前這里的江豚只有3頭,現在已有近20頭。”江西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自然教育與志愿者委員會主任余會功說,為了保障江豚安全分娩,當地政府成立護衛隊,日夜守衛。最新監測發現,鄱陽湖江豚數量已經超過700只。

    分布范圍越來越廣。

    江西鷹潭市龍虎山風景名勝區上清鎮護林員肖冬樣,每天都沿著石梯下到瀘溪河邊,查看河道生態環境。在鷹潭,中華秋沙鴨10多年前首次現身瀘溪河后,棲息地范圍不斷擴大,信江支流泗瀝河、晏谷河與主河道交匯處等地都發現它們的身影。“最多時拍到140多只,約占全球種群的10%。”肖冬樣說,“中華秋沙鴨對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質量要求很高,保護好綠水青山,才能接待好這些‘稀客’。”

    新物種、新記錄種接連面世。

    5月22日,中科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發布《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2版,收錄物種及種下單元138293個,更新生物物種“家底”。“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增長非常快,15年來增加了近兩倍。”中科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馬克平介紹。去年,國內共新發表脊椎動物95種,其中新物種80種、國家新記錄種15種,新增物種的分布涉及30個省區市,其中云南有32種。

    近年來,我國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生物多樣性保護不斷取得新成效:

    野生大熊貓種群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1114只,增加到1864只;亞洲象野外種群從1985年的約180只,增長至300只左右;朱鹮從1981年發現時僅存的7只,發展至野外種群超過6000只;藏羚羊野外種群由上世紀90年代末不足7萬只,恢復到30萬只以上;多地監測發現穿山甲活動,中華穿山甲種群逐步恢復。

    “我國朱鹮、亞洲象、藏羚羊等100多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已基本扭轉持續下降的態勢,呈現出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國家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相關處室負責人表示。

    自然保護地行之有效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一只體形健碩的東北虎搖頭晃腦,步伐矯健,黑熊、梅花鹿等覓食奔走,原始大森林里好不熱鬧……“天地空”一體化監測系統,記錄下這一幕幕動人場景。

    地面紅外相機晝夜監測,天上遙感衛星觀測,空中無人機巡航……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里,實時監測大面積覆蓋,已獲取超過2萬次虎豹監測影像。“目前,園區內生態持續向好,虎豹種群數量穩定增長。2017年國家公園試點以來,監測到新增幼虎10只,野生種群數量達50只左右;新增幼豹7只,野生種群數量達60只左右。”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趙利說。

    山清水秀的自然保護地,是野生動物安然棲息、自由生長的樂園。“加強棲息地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地,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重要、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國家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原常務副主任蔣志剛表示。

    近年來,我國著力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等第一批國家公園,已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地近萬處,各類自然保護地面積占到陸域國土面積的18%,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85%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

    同時,我國率先在國際上提出和實施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初步劃定的全國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陸域國土面積的25%,有力保護了珍貴、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

    國家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國建設了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野生動物基因庫等一批救護繁育機構,繁育珍貴、瀕危野生動物400多種,成功放歸大熊貓、朱鹮、林麝、黑葉猴等物種,在野外一度消失的普氏野馬、麋鹿重新建立了野外種群。

    生態環境部于2011年啟動建設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網絡,每年獲得70余萬條觀測數據,并以此構建了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監管數據庫。“這些第一手數據,反映了重點區域物種多樣性變化,為評估生物多樣性保護現狀及威脅因素、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了技術支撐。”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生物多樣性保護處處長井欣介紹。

    嚴格執法保護野生動物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今年4月9日起施行。

    非法貿易是野生動植物主要致危因素之一。2016年,國家林草局牽頭建立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目前,成員單位已從最初設立時的22個擴大到27個。

    我國用最嚴密法治、最嚴格執法,守護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野生動物保護法、森林法、草原法、環境保護法、長江保護法、生物安全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頒布、修訂了20多部生物多樣性相關法律法規,覆蓋野生動植物和重要生態系統保護、生物安全等領域。

    “我國形成的以野生動物保護法為核心,以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制度、棲息地保護和禁獵區(期)制度、經營利用全環節嚴格監管制度等為主要內容的野生動物保護規范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教授時坤說。

    2017年以來,生態環境部等部門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專項行動,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生物多樣性保護被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范疇。“多項硬招實招壓實了各級政府及部門的責任,基本扭轉侵占破壞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的趨勢,對破壞生物多樣性違法犯罪行為形成高壓態勢。”井欣說。

    保護生物多樣性,離不開全社會的積極參與。自2016年起,在國家林草局支持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每年都組織志愿者開展“護飛行動”。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活動1.5萬余次,參與志愿者達10萬余人次,救助野鳥13.2萬多只。

    近年來,生態環境、林草等部門持續開展主題科普宣傳活動,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進課堂、進社區、進機關。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顯著增強,保護野生動植物、“拒食野味”蔚然成風。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鑒于地形地貌的復雜性和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生物區系的獨特性、多樣性,我國一些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受威脅程度仍較高。”蔣志剛說,保護拯救瀕危物種仍然任重道遠。

    “我國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棲息類型多樣、分布區域大多偏遠,部分物種尚未擺脫滅絕危險,處于瀕危狀態,野生動物棲息地修復、生態廊道建設等仍需有力推進。”國家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相關處室負責人表示。

    加強野生動物保護,需要全面詳實的科學數據來支持。時坤建議,加大科研投入,加大物種資源調查監測力度,進一步科學評估種群狀況。井欣表示,要持續推動野生動物監測網絡建設,開展野生動物本底調查,將有關數據納入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監管數據庫。

    國家林草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將實施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建設和野生動物保護工程,對大熊貓、東北虎、中華穿山甲等48種極度瀕危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繼續實施搶救性保護,劃定并嚴格保護重要棲息地,連通生態廊道,使重要棲息地面積增長10%。今年,將在青藏高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等生態區位重要和生態功能良好的區域,新設立一批國家公園。

    “要做好每個國家公園的規劃,分區實行差別化管控。把生態系統的關鍵地區、生態敏感區和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劃進核心保護區。”國家公園研究院院長唐小平說,同時,要鼓勵和吸引當地居民參與國家公園的保護和管理。

    專家指出,野生動物種群數量不斷恢復,野豬等物種局部種群過大,人獸沖突逐步顯現,這一難題需著力破解。“保護野生動物,不應以損害當地居民的利益為代價。”蔣志剛說,要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態補償機制以及野生動物致害補償機制,讓當地居民從野生動物保護中獲益,吸引他們主動參與,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國家林草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加大保護力度,確保珍貴、瀕危物種種群及棲息地安全,嚴格執法監管,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同時,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引導公眾自覺抵制違法行為、支持保護工作,形成社會各界共同保護的良好局面。

    (據《人民日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国产日产综合不卡| 丁香五月缴情综合网|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亚洲 |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欧美伊香蕉久久综合类网站|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久久香蕉综合色一综合色88|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久久亚洲高清综合| 无翼乌无遮挡全彩老师挤奶爱爱帝国综合社区精品 | 日韩亚洲欧美久久久www综合网| 天天综合久久久网|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色天使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在线| 狠狠做五月深爱婷婷天天综合| 狠狠色综合久久久久尤物| 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亚洲五月激情综合图片区| 亚洲激情综合网|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 久久综合亚洲欧美成人|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 国产天天综合永久精品日|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成人综合久久精品色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