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前,江西省贛州市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全市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情況作了介紹。截至目前,贛州市建有鄉鎮(街道)社工站178個,覆蓋率達60%,實現時間過半和任務過半“雙過半”要求。 近年來,贛州市以社工人才隊伍建設為重點,以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為抓手,社會工作呈現持續向好發展態勢,在增強基層民政服務能力、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靶向式發力 基層民政服務提質提效 贛州市在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中突出政府購買服務,拓展服務領域,延伸服務內容,有效整合人才、資金等要素資源,推動基層民政服務更精準、有力度。贛州市將低保家庭、特困人員、農村“三留守”人員、困難老年人、殘疾人等各類特殊困難群體列為社工站服務項目重點對象,積極開展社會融入、照料護理、康復訓練、資源鏈接等針對性服務。截至目前,全市各鄉鎮(街道)社工站累計服務群眾八萬余人。 此外,贛州市堅持以滿足群眾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社工站整合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等資源,豐富服務內容,推行“群眾點單、站(點)派單、社工接單、群眾評單”工作法,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米”,答好服務群眾“必答題”。 社工站建設助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養老服務中心、志愿服務站點建設,有機整合民政各類服務元素,實現服務陣地共建、服務資源共享,一體化推進社會救助、養老服務、兒童福利、社區治理、社會事務等領域社會工作。 集成式培育 社工隊伍建設走深走實 贛州市狠抓社工人才素質提升,以鄉鎮(街道)社工站主體“能力值”的不斷增強,推動服務對象滿意度的持續提升。 社工站堅持優先聘用具有社會工作專業資質人員,落實崗前培訓和繼續教育制度,培養了一批既懂民政業務又懂社工方法的專職社工人才,隊伍建設與站點建設實現同向而行、互促共進。 贛州市充分依托社會工作協會、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對廣大社會工作從業人員開展社工培訓;同時,結合實施“牽手計劃”“三區計劃”,協調先進地區優秀社工機構和人才進行幫扶,積極培育本土社工人才。截至目前,贛州市有社工專業人才11686名,其中持證社工836名。 贛州市要求社工站承接主體以本土社工機構為主,積極打造一批優質社工機構和一支沉得下、留得住、用得上的社工人才隊伍。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社工機構44家。 嵌入式融合 服務發展大局有為有位 贛州市依托社工站平臺,充分發揮社工專業優勢,積極參與鄉村振興、社會治理和民生保障等工作,助力全市經濟社會發展。 贛州市積極引導教育、農業、科技類等社會組織發揮專業優勢,面向廣大基層干部、群眾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技能培訓和文化活動,提升鄉村振興發展內生動力。自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以來,全市累計組織開展助力鄉村振興活動1000余次,聯動志愿者6000余人,鏈接社會資源96萬元。 此外,贛州市深化“五社聯動”“鄰里守望”等行動,進一步暢通和規范社會工作者參與社會治理途徑,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實現服務型治理。 贛州市充分利用社工站匯集信息、銜接供需服務的功能,積極引導駐站社工為轄區內待業人員開展職業規劃、就業需求對接、就業資源聯動等就業輔導服務,同時強化基層資源鏈接,推動低保對象、留守婦女等特殊困難群體實現“家門口”就業。目前,各社工站點共提供崗位305個,吸納76名高校畢業生就業。 (據《江南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