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 太古可口可樂《2021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出,“在2021年已實現了核心業務運營的絕對碳排放量減少13%(與2018基準年相比)”,并計劃在節能減排和提高效能上的率先行動之外,實現更遠大的目標,2030年引領業界減碳。 這已是太古可口可樂發布的第五份可持續發展報告。 如今,商業向善已成時代趨勢,企業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正在快速增強,以助力社會發展為己任,超越傳統的經濟利益最大化思維,堅持義利并舉,重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一致性,可持續發展理念已融入企業經營之中。 “數字化”踐行低碳策略 2021年3月30日,太古可口可樂中國首條數字化生產線在浙江杭州正式上線,標志著太古可口可樂在華業務各環節全面實現“數字化管理”,項目成功實施后,降本增效成果相當于每年增加約5.5億罐可口可樂系列產品供應。 太古可口可樂中國區首席執行官黨建表示,建立數字化能源管理系統后,這種投資讓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并存。系統幫助自動采集生產線中的能源消耗,確保所有設備都處于高效節能狀態,而太古可口可樂超過100條生產線都將擁有這樣的系統。 節能方面,太古可口可樂與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等專業機構合作,進行能源系統規劃設計和節能技術改造。2021年,太古可口可樂上海金橋工廠制冷系統優化后,每年節電2,600,000千瓦/時。 黨建還介紹說,太古可口可樂已有12家工廠使用光伏發電板,相加起來相當于54個足球場大小。提高建筑柱子負載能力和屋頂厚度,雖會造成建筑物成本增加,但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貢獻,需要這樣的投資平衡。此外,太古可口可樂在浙江、云南、湖北的工廠,已經100%使用可再生能源電力,并計劃于2026年,實現中國內地所有工廠100%使用可再生能源電力。 關注社會福祉有助于企業高質量發展,堅持投資可持續發展,讓生態、社會以及經濟呈現長期主義,這是負責任企業的擔當。 “公益化”探尋可持續發展 當前,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不同企業通過各自方式積極踐行ESG指標成為企業發展風向標。讓資本向善,在追尋經濟效益過程中友好地解決社會問題,滿足社會效益,成為企業良性發展之本。 太古可口可樂在數字化賦能優化業務的同時,社會公益領域也頻頻發力,倡導“消碳合伙人”,打造“消碳莊園”,成為太古可口可樂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融合的典范。 “消碳莊園”是太古可口可樂中國攜手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西雙版納州熱帶雨林保護基金會,共同打造的集減碳、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鄉村振興“三位一體”的復合型社區發展創新項目,為國家“雙碳”目標實現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基層推進樣本。 在云南西雙版納地區,種植橡膠林成為當地居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周邊植被稀少,大象時常“光顧”,對民居人身安全和經濟收入造成影響。通過養殖蜜蜂、種植澳洲堅果,在抵御大象的同時還幫助農戶增產增收,種植堅果又讓地表植被豐富,減少水土流失。 一年間,生態友好種植計劃完成了230畝田地、300個蜂箱落地投產,幫助社區安裝光伏電板,用可再生能源供電,構建持續發展模式。 黨建表示,未來包括云南在內,太古可口可樂將推出五個“消碳莊園”,并致力于讓更多“消碳合伙人”一起加入,推動可持續發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6月23日,太古可口可樂中國首條“消碳公益跑道”正式落地南京濱江公園,從首座“消碳莊園”去年落地云南西雙版納,到如今在江蘇南京打造首條“消碳公益跑道”,太古可口可樂不斷探尋新路徑。 同時,太古可口可樂《2021可持續發展報告》顯示,企業社會責任基金注入從2021年利潤的0.6%將增長至2025年利潤的1%,志愿服務時長將由2021年人均0.92小時增長至2025年的8小時。 目前,太古可口可樂制定了“可有為,樂有夢”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全方位公開水資源管理、能效管理與應對氣候變化、包裝與廢棄物管理、產品選擇、可持續采購、多元包容性企業文化、社區關懷等七大核心方面目標的鄭重承諾,正大步邁向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張明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