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社會工作專刊
   第08版:社會工作專刊
   第09版:社會工作專刊
   第10版:社會工作專刊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新聞
   第15版:數字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國新辦舉行困難群眾幫扶有關工作
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社會工作專刊

第08版
社會工作專刊

第09版
社會工作專刊

第10版
社會工作專刊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新聞

第15版
數字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2年06月2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國新辦舉行困難群眾幫扶有關工作
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

    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現場(圖片來源:國新網 張馨/攝)

    ■ 本報記者 李慶

    6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介紹困難群眾幫扶有關工作情況,并就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唐承沛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有關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和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要求,進一步加大困難群眾救助幫扶力度,兜住兜好民生底線,近期,民政部、財政部印發了《關于切實保障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部署各地進一步完善相關兜底保障措施,切實保障好城鄉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一是扎實做好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工作,保障好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包括加大低保制度的落實力度,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低保范圍。部署各地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地區,可為臨時生活困難群眾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同時要求各地密切關注物價變動情況,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足額發放價格臨時補貼。

    二是加大臨時救助力度,幫助因疫遇困群眾渡過生活難關。部署各地為未參保的失業人員等困難群眾提供臨時救助,對于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復工、連續三個月無收入來源、生活困難且失業保險政策無法覆蓋的農民工等未參保的失業人員,如果沒有納入低保的話,經本人申請,由務工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對這些生活來源暫時沒有保障、生活遇到困難的,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對于其他基本生活受到疫情影響陷入困境、相關社會救助和保障制度暫時無法覆蓋的群眾,可以及時通過臨時救助給予幫扶。

    三是健全完善工作機制,進一步提高救助的可及性和時效性。部署各地加強摸底排查、主動發現等工作,及時發現困難群眾的救助需求,跟進實施救助幫扶。充分利用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強化對低收入人口的監測預警,對發現的困難群眾及時干預、精準救助、綜合幫扶。全面落實臨時救助“先行救助”、“分級審批”等政策規定。在臨時救助方面,群眾遇到緊急的困難,可以先行或立即給予少量救助,不要讓審批手續等影響到群眾生活。對因疫情影響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群眾,由急難發生地直接實施臨時救助。簡化優化救助程序,完善救助服務方式,統籌運用發放實物、現金和提供服務等方式,提供精準救助幫扶,缺什么,幫什么。完善和落實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的政策措施,加大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工作力度。

    四是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地。要求各地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底線意識,聚焦困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兜住兜準兜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底線。強化資金監管,嚴禁以任何方式擠占、挪用、截留、滯留救助資金,不能在困難群眾的救助資金上打主意。加強資金保障,統籌用好中央財政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和地方各級財政安排的資金,在下撥資金的時候,對疫情嚴重的地方適當予以傾斜,確保資金及時足額下達。通過這些方式,把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保住、保好。

    媒體問答摘錄

    記者:唐部長在介紹情況時提到,要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對疫情困難群眾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對失業人員也有一些保障。請您介紹一下具體的情況,包括資金保障或者發放方式等。

    唐承沛:近年來,民政部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地方不斷健全完善低保等社會救助制度,切實加強規范管理,穩步提高救助水平,全力確保兜住底、兜準底、兜好底。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共救助了城鄉低保對象4128萬人,城市低保的平均標準達到每人每月722元,農村低保的平均標準達到每人每月542元。1-3月份,全國累計支出了低保資金462.1億元。全國共有特困人員467.3萬人,特困人員也就是過去的“三無”或“五保”。1-3月份,累計支出特困供養資金122.4億元。這是今年一季度的整體情況。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頻發,一些地方還發生了較大規模的疫情,客觀上對困難群眾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近期,民政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切實保障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指導各地綜合考慮困難群眾的需求、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以及疫情的影響,因地制宜,對困難群眾分類發放一次性補貼,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的各項工作。有以下幾項:

    一是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在原來的生活補助基礎上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保證他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考慮到各地具體情況有所不同,補貼的標準由地方確定。比如寧夏,確定為全區的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按照每人600元的標準增發了一次性生活補貼。其他省份也陸續在開展這項工作。

    二是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復工、連續三個月無收入來源,生活困難且失業保險政策無法覆蓋的農民工等沒有參加失業保險的人員,可以在務工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申請獲得一次性臨時救助金。今年一季度,全國共對因疫臨時生活遇困群眾實施救助137.9萬人次,累計支出資金3.9億元,這是全國的情況。比如吉林省,因疫實施臨時救助27.6萬人次,累計支出資金6100余萬元;上海為1.3萬受疫情影響的困難群眾提供了臨時救助。

    三是跟蹤物價變動,當物價上漲達到啟動條件時,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按時足額發放價格臨時補貼。比如上海市,按照每人118元的標準為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孤兒、因病支出型困難家庭發放了價格臨時補貼。這是總體情況。

    為了支持各地落實好各項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政策,民政部會同財政部已經下撥了2022年中央財政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1546.8億元,比去年增加了70.6億元,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高度關心,可以說,對困難群眾救助資金的安排是有保證的。下一步,我們要強化資金監管,指導各地用足用好困難群眾救助資金。

    記者:在疫情防控期間,民政部如何做到及時響應困難群眾的求助需求,以確保他們需求有門、受助及時?

    唐承沛:為了及時發現響應困難群眾的救助需求,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民政部門主要是采取這么幾項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主動發現機制。就是在困難群眾自主求助的同時,采取“大數據+鐵腳板”等多種方式,主動發現需要救助的困難群眾,力求由“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但是人找政策的方式還是需要的,主動發現就是加大政策找人力度。

    二是豐富完善求助渠道。進一步暢通社會救助服務熱線等困難群眾自主求助渠道。現在全國開通了3700多條社會救助服務熱線,我們將加強熱線值守,提高辦理效率,做到及時受理,快速響應。

    三是簡化優化救助程序。運用“互聯網+”、手機APP等信息化手段,積極推行社會救助全流程線上辦理,提高辦理效率。疫情期間,適應疫情防控的需要,線上辦理得到很大的發展,簡化、優化了救助的程序。

    四是積極推進異地救助。落實臨時救助“先行救助”“分級審批”等政策規定,對于在非戶籍地因疫情影響陷入臨時困境的群眾,由急難發生地直接實施臨時救助,切實為群眾救急解難。今年第一季度,全國共實施了臨時救助245.9萬人次,累計支出資金28.2億元。

    民政部門主要通過這些方式,使困難群眾求助有門,有求必應,有難必幫。

    記者:《通知》里提到,要強化對低收入人口監測預警,對發現的困難群眾要及時救助,請問這個監測機制是怎樣發揮作用的?

    唐承沛: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2021年以來,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要求,進一步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做好困難群眾救助幫扶,民政部探索建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幫扶機制。

    首先,把低收入人口識別出來。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以后,絕對貧困問題解決了,但是還有一部分群眾基本生活存在一些困難,這些人口可以稱為“低收入人口”,這個范圍除了現在已經有的低保、特困以外,還有一部分是家庭支出比較大,就業不穩定的人員。我們考慮按照家庭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標準,低于低保標準的1.5-2倍來認定這些人員,把他們找出來,納入低收入人口監測范圍。另外,還有一些是鄉村振興部門認定的易返貧致貧人口。還有一部分人員剛性支出比較大,生活水平或者說他的收入低于上年度當地人均可支配收入,他們的基本生活也還存在一些困難。所以,主要是把以上這些人群識別出來,納入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范圍。

    第二,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動態監測。去年以來,已經基本建成了全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怎么識別?一是線下主動發現。就是基層干部、民政經辦人員走村入戶去核對核查,把這部分人找出來。二是信息共享。相關部門都掌握了困難群眾的信息,把這些信息歸總起來以后進行比對,可以發現一部分困難群眾,這是線上比對監測。通過這些方式,線上線下相結合,預警發現需要救助的困難群眾。預警以后,及時推送到相關部門和基層的民政經辦部門,開展綜合性幫扶。目前,全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基本建成,歸集了6200萬左右低收入人口的信息,這是動態的,有進有出。這里面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約4600萬,低保邊緣家庭、支出型困難人口約1100萬,另外還有易返貧致貧和其他困難人員500萬左右。初步實現了低收入人口的信息匯聚、常態監測、快速預警。

    第三,根據不同類型的低收入人口的困難程度和致困原因,劃定救助圈層,實施分層分類救助。對于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給予基本生活救助。對于低保邊緣和剛性支出較大的家庭,給予臨時救助,或者醫療、教育、住房、就業等專項救助,他有什么困難,我們就解決什么問題。對于暫時不符合現行的救助條件,也要加強常態監測,他們確有需求的時候,啟動相應救助,同時動員慈善力量提供救助和幫扶。

    下一步,我們將以全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為抓手,健全主動發現機制,拓展平臺功能應用,實現與相關部門數據共享的機制化、常態化,更好地發揮監測預警和常態救助功能,及時為困難群眾提供服務。

    (下轉03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 日本丶国产丶欧美色综合|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精品女同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区 | 激情综合五月天| 久久91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99| 综合国产在线观看无码|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 天天干天天射综合网| 久久综合88熟人妻|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综合网|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一区| 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 丁香婷婷色五月激情综合深爱|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亚洲综合日韩久久成人AV|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五月天激情综合|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日韩|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久久综合伊人77777麻豆|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国产精品天天影视久久综合网|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无翼乌无遮挡全彩老师挤奶爱爱帝国综合社区精品 |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综合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精品|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尤物| 亚洲国产综合欧美在线不卡|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