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社會工作專刊
   第08版:社會工作專刊
   第09版:社會工作專刊
   第10版:社會工作專刊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新聞
   第15版:數字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我國器官捐獻、移植數量均居世界第二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社會工作專刊

第08版
社會工作專刊

第09版
社會工作專刊

第10版
社會工作專刊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新聞

第15版
數字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2年06月1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報告(2020)》發布
我國器官捐獻、移植數量均居世界第二

    醫務人員手舉自己的器官捐獻志愿登記卡

    2015—2010年中國人體器官捐獻量(不包含港澳臺地區)

    每百萬人口器官捐獻率

    2015-2020年,我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累計完成29334例,每百萬人口器官捐獻率(PMP)從2015年的2.01升至2020年的3.70,器官捐獻、移植數量兩項指標均居世界第二位。’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表示。

    6月11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六個‘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宣傳活動上,《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自2015年1月1日起,公民自愿器官捐獻成為我國器官移植唯一合法來源,我國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取得重大進步。’黃潔夫在活動上強調。

    2020年逝后捐獻5222例

    報告顯示,自2015年以來,我國器官捐獻事業發展迅速,每百萬人口器官捐獻率(PMP)持續上升。

    2015年,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2766例,每百萬人口器官捐獻率2.01;2016年,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2766例,每百萬人口器官捐獻率2.98;2017年,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5146例,每百萬人口器官捐獻率3.72;2018年,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6302例,每百萬人口器官捐獻率4.53;2019年,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5818例,每百萬人口器官捐獻率4.16。

    盡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我國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保持穩定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具有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有180家,全國器官獲取組織113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5222例,器官移植手術完成17897例。其中2020年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量前五位的省份依次為廣東、北京、山東、湖南和廣西;超過三分之一的省份捐獻量在100例以上。

    術后存活率達先進水平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表示,除器官捐獻與移植數量增加外,我國器官移植醫療質量水平也不斷提升。同時,腦死亡來源器官捐獻者占比明顯提升,心臟和肺臟器官產出增加,術后存活率已達世界先進水平之列。

    據國家人體捐獻器官獲取質量控制中心主任、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葉啟發教授介紹,2020年,每位捐獻者平均產出器官3.14個,平均產出肝臟器官數0.94個、腎臟器官數1.90個、心臟器官數0.11個、肺臟器官數0.18個。

    與此同時,我國移植手術和圍手術期管理臨床經驗相當成熟,尤其較大移植中心移植手術療效已達國際先進水平。

    據國家肝臟移植質控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樹森教授介紹,2015—2020年我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肝移植受者術后1年、3年累計生存率分別為83.6%、74.9%;親屬間活體肝移植受者術后1年、3年累計生存率分別為91.8%、88.7%。

    據國家腎臟移植質控中心主任石炳毅教授、金海龍教授介紹,2020年我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腎移植的3年移植受者/移植物生存率為96.8%/93.2%;親屬間活體腎移植的3年移植受者/移植物生存率為98.8%/96.8%。

    據國家心臟移植質控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阜外醫院黨委書記鄭哲教授介紹, 2015—2020年我國心移植術后30天、術后1年和術后3年的生存率分別為92.6%、85.3%和80.4%,已達國際水平。

    據國家肺移植質控中心主任陳靜瑜教授介紹,我國雙肺移植受者術后圍術期(<30天)、3個月、6個月、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別為80.5%、69.9%、66.6%、62.7%和54.1%。我國肺移植生存率方面距離國際水平還有差距,主要原因是供體呼吸機使用時間長、受體年齡偏大等。2020年,我國還進行了新冠患者肺移植手術,作了有益探索,提供了中國經驗。

    讓更多人成為捐獻者

    報告顯示,全球每年大概有200萬人需要器官移植,全球平均器官供需比為1∶20-1∶30。其中,中國每年約有1500名青少年、兒童接受器官移植手術重獲新生。國內的器官移植目前主要是心、肺、肝、腎四大器官,其中,腎臟移植和肝臟移植數量最多,肝臟移植基本占到每年所有器官移植數量的30%-35%。

    中國器官捐獻數量和捐獻率雖較前增長,但與全球其他國家一樣仍面臨供體短缺問題,無法滿足國內患者的巨大需求。仁濟醫院肝臟外科副主任、肝臟外科兒童病區主任羅毅表示:“我國大部分需要進行肝移植手術兒童原發病都是膽道閉鎖,相關數據統計,我國膽道閉鎖發病率約為五千分之一,也就是每年有3500至5000個患者,但實際我國每年兒童肝移植1000例左右。”

    目前,公眾器官捐獻意愿和理念認知呈逐年上升,但器官捐獻率較國際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9日,中國器官捐獻登記人數已超過477萬,較2015年2.5萬余例的登記人數實現了百余倍增長,但與我國人口數相比較,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黃潔夫表示,器官捐獻與移植事關人民群眾健康權益、社會文明和公平正義,要從三方面推動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邁進:一是進一步推進器官捐獻以滿足移植需求;二是堅持深化改革,特別是加快修訂完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2007)》,對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獻賦予完整法律論述;三是嚴厲打擊器官買賣。要依據民法典明確提出的“禁止器官買賣行為”,加大監管力度,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權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6月11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黃梅醫院1062名醫護自發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愿者,該院也成為全國首家所有職工都登記器官捐獻志愿的醫療機構。

    “器官移植事業需要全社會的參與,衷心希望能夠通過媒體的力量和多樣化的傳播形式讓更多人了解器官捐獻,加入傳遞人間大愛的正能量隊伍中,共同形成合力,讓生命接力在陽光下延續,從而推動我國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的發展。”黃潔夫表示。

    (王勇/整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欧美在线 |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 | 亚洲一本综合久久| 18和谐综合色区| 色综合.com| 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天堂|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 久久综合视频网| 久久影院综合精品| 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欧洲 亚洲 国产图片综合|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 激情综合婷婷色五月蜜桃|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99 | 日韩欧美色综合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 伊色综合久久之综合久久| 天天久久狠狠色综合| 色777狠狠狠综合| 97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d啪蜜芽| 天天综合天天做天天综合| 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色综合网天天综合色中文男男|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狠狠综合| 一本大道加勒比久久综合| 久久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欧美久久综合九色综合|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欧美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五月 | 激情五月激情综合网|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综合四虎|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