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為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今年初,北京市印發《北京市加強基層社會工作服務體系和服務能力建設的實施方案》,提出要發揮社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社會組織、社區志愿者和社會慈善資源的“五社聯動”作用,助力鄉村振興、基層治理以及民政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完善“五社聯動”機制 壯大社會治理參與力量 據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3月17日至31日舉辦第七屆北京社會工作主題宣傳活動,活動宣傳主題為“五社聯動聚合力 社工服務暖基層”,這表明社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社會組織、社區志愿者和社會慈善資源的“五社聯動”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五方攜手將共同提升基層社會工作服務質量和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 為做好聯動服務,2021年,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積極整合慈善公益資源,對接北京字節跳動公益基金會成立社會工作發展專項基金,推動“以社助社”公益服務項目和品牌建設。各級社會工作服務平臺結合群眾服務需求和基層重點工作,在“社會工作者+志愿者”聯動服務基礎上,探索實踐“五社聯動”機制。高校師生,法律、教育、醫務、心理等領域專業人才,志愿服務團隊等多元社會力量在社會工作服務平臺實現“跨界牽手”,形成了“社學研一體研究生工作站”“法律問題進社區公益講堂”“環保專家進社區”“社區治理方程式求解沙龍”等特色服務模式。 據統計,2021年北京市共開展入戶走訪、個案服務、社區活動等專業社會工作服務5000余次,動員社會組織500余個,培育社區社會組織160余個,聯動志愿者6000人次,鏈接社會資金150余萬元,在多方參與、多元聯動的服務模式下進一步激發基層治理活力。 賦權增能 慈善力量助推社會治理 2021年10月,大興區魏善莊鎮依托鎮黨群服務中心建立了一個鎮級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按照4項制度、5項任務、6項目標的“456”工作機制,構建形成了鎮村兩級“1+N”的社會工作服務體系,全面協調全鎮社會工作開展;同步在鎮中心建立社會工作交流中心及大學生研學實踐基地,聘請8名社會工作領域的專家學者,組建社會工作專家委員會。鎮社工服務中心統籌管理的13個村級工站著重扎根基層農村社區,以個案幫扶+社區活動+專項治理+培育志愿隊伍+營造慈善氛圍為切入點,動員多個社區社會組織參與,助力“五社聯動”。 魏善莊鎮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專職副主任周偉靜介紹說,各村級社工站在鎮社工服務中心的指導下,根據村莊需求制定服務實施方案,各社工站充分發揮“五社聯動”作用,融入慈善元素。其中,趙莊子村級社工攜手趙莊子村“兩委”連續四年運用專業社工方法助力開展慈善公益節,全村822人次參與,共籌得資金21萬余元;2020年9月1日與中國金谷國際信托有限責任公司簽訂全國首單群眾性互助慈善信托服務。趙莊子愛心救助基金對村民進行過55次大病救助,解決村民的急難愁盼問題。 隨著“五社聯動”的推進,西南研垡、魏莊、東棗林、大狼垡村級社工站也充分鏈接基金會資源,為村莊捐贈圖書3400余冊,滿足了村民對人文社科、農科種植、心理健康、經典文學、老年人生活等多個領域圖書的閱讀需求,且重點關注村中老年人,捐贈羽絨服和價值3.6萬元的看護通等護理用品及玉米油等生活物資。“社工+慈善”使村民生活更豐富,綜合提升了村民的素質,推動了慈善資源的充分流動與合理調配,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 搭建基層社會工作服務平臺 助力社區建設 2018年年底,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運街道掛牌成立。 為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通運街道探索建立了街道社會工作指導中心、社區社工站兩級專業社會工作體系。兩級平臺通過引進專業社會組織參與運營,派駐專業社工駐崗辦公,與街道科室、社區居委會嵌入式協同開展工作。 在社會工作指導中心建設方面,不斷健全專業督導體系,創新督導形式,提升督導效果;不斷開展精細化社工培養工作,提升工作者的工作能力與專業化水平;不斷完善兩級社會工作體系,規劃街道社會工作發展。在社區工作站建設方面,嵌入融合社會心理服務、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家庭學校、社區文化建設等多個專業模塊,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社會工作與心理學結合的優勢,不斷探索構建多元化專業社會治理格局。 運河園社區是通運街道下轄的一個老舊小區,老年人是參與活動、加入志愿組織的主力軍。通運街道依托專業社會工作兩級平臺,調動多元主體力量,推進“五社聯動”,在運河園社區培育推進“全職媽媽成長計劃”,以社區“寶媽”為切入點,推動成立由社區全職媽媽組成的“運河園社區BQteam-賢媽智囊團”,逐步實現年輕志愿隊伍“行動起來”“活躍起來”“參與起來”。 圍繞全職媽媽需求及社區需求,運河園社區為全職媽媽開展了“北京-藏區家庭互動”“成都全職媽媽經驗分享”“家庭走進社區看見社區志愿者”等活動,服務超200人次。通過藏區捐贈圖書活動,社區共捐贈133本兒童繪本并寄往藏區白玉縣;通過拍攝社區疫情防控宣傳片,形成三段疫情防控知識宣傳視頻,提升全職媽媽的自我認同感。 下一步,通運街道專業社會工作兩級平臺體系將以“五社聯動”為抓手,以專業社會工作為引領,進一步推動“運河園社區BQteam-賢媽智囊團”成員發揮智力、年輕、高素質等優勢,帶動更多的社區年輕群體參與社區治理。同時,嘗試引入公益性資源、社會企業等力量,在社區搭建主要面向婦女兒童和家庭的交流、活動平臺,成為社區居民互助、交流、參與的可持續社區平臺,真正助力社區基層治理。 今年,北京市將繼續完善“五社聯動”機制,全面推進社會工作服務體系建設,依托黨群服務中心等平臺,建設16個區社會工作指導中心,實現區級平臺全覆蓋;新建60個街道(鄉鎮)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全市覆蓋率達到30%;依托社區服務站等平臺,按照20%、30%的比例在村、社區設置社會工作服務站點。同時,北京市還將鏈接慈善資源開展農村社工人才全面調查,推動實施農村社會工作服務項目,助力鄉村人才振興。 (據北京市民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