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以往的公益離基層百姓太遠了。”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執行理事長王政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善濟病困工程·村居公益人項目’推動公益下沉,用互聯網賦能的‘抓單’新模式讓基層百姓對公益觸手可及。” “善濟病困工程·村居公益人項目”發起于2021年,是中華慈善總會“善濟病困工程”聯合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依托村居通平臺啟動的公益項目。項目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引,依托城鄉社區工作者、醫務工作者等村居公益人的力量,協助大病救助、養老助殘、產業振興、精準幫扶、文化健康、教育培訓等公益項目在村居下沉落地,讓公益服務直達村居,讓百姓感受美好生活的幸福感。 項目率先在湖南省懷化市、湘西市,河南省平頂山市開展試點工作。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國累計注冊村居公益人16618人,其中城鄉社區工作者14295人,醫務工作者2323人。 據王政介紹,“善濟病困工程·村居公益人項目”在懷化市已經形成了獨有的“黨建引領、部門協同、社會參與、青年先行”的村居公益人特色,凝聚社會力量幫扶困難群體,全方面響應“善濟病困工程”兜住防返貧、防致貧底線的目標,形成獨具特色的公益閉環。“項目模式已經摸索成功,希望更多的地方能加入進來。” 什么是村居公益人 據王政介紹,“善濟病困工程·村居公益人項目”依托的是“村居通”服務平臺,而“村居通”服務平臺依托民政部“金民工程”建設,是民政系統服務城鄉社區工作人員的信息直通車,覆蓋全國52.9萬個農村社區和11.7萬個城市社區,直接服務近800萬城鄉社區工作者。目前村居通微信公眾號平臺總關注人數近300萬,成為村居公益人的主要來源。 村居公益人是指已登記注冊的村居干部(城鄉社區工作者、城鄉醫務工作者),通過“村居通”公眾號自愿報名并予以審核通過的人員。注冊認證成功的“村居公益人”,可獲得由中華慈善總會“善濟病困工程”認定,以電子證書形式頒發的村居公益人證書(中華慈善總會代章)。村居通平臺將協助實施村居公益人項目,共同開展村(居)社區公益事業,包括但不限于大病救助、文化健康、養老助殘、產業振興、精準幫扶、教育培訓等相關活動。利用“互聯網+公益”,充分發揮基層干部在社區治理和社區服務中的公益職能,進一步完善村居服務能力。 在中華慈善總會的統一布局和管理下,2021年,“善濟病困工程·村居公益人項目”在湖南懷化、湘西及河南平頂山開展了試點,并陸續涌現出包括山東省臨沂在內的多個自愿加入村居公益人的地區。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累計注冊村居公益人16618人,其中城鄉社區工作者14295人,醫務工作者2323人。 從大病救助開始的實踐探索 “‘善濟病困工程·村居公益人項目’,最初是從大病救助開始切入,早發現早治療早救助,之后才慢慢延展,搭建平臺,鏈接資源。”王政表示。 村居公益人一般是村干部,有執行力,更容易執行公益項目。對此,王政印象比較深的是陜西省安康市某村的副主任何茂園。在注冊成為村居公益人后,何茂園在2021年幫助本村的一位大病患者發起了籌款,并迅速籌集到了治療費。他自己感慨說,“作為村(居)干部,我終于可以幫到他們了,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在得知他們罹患大病的時候,無法調動更多社會公益慈善力量來幫助大家。” 王政說,“像他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這既有利于樹立村干部的形象,又促進了社會的和諧。” 2021年,在試點地區湖南省懷化市,6000多名村居公益人間接幫助了1800余名大病患者。他們通過技術平臺對接,為患者發起的個人大病籌款項目募集2400余萬元善款,大幅緩解了當地因病致貧、返貧現象;同時配合善濟病困公募項目,為大病患者提供多種形式的救助,響應“善濟病困工程”兜住防返貧、防致貧底線的目標,形成獨具特色的公益閉環。 除了大病救助,王政表示,鄉村振興的重點在于人才振興。 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設立村居公益志愿者,已成立專業的志愿者團隊,配合村居公益人實施公益項目,實現平臺化管理,并定期對村居公益人及志愿者進行培訓,全方位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 同時,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開發村居公益人、社工、志愿者項目管理平臺,設立時間銀行,通過公益積分、產品出村、異地產業互動等形式為村居賦能。 截至目前,僅在懷化地區,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已注冊村居公益志愿者達三萬余名,懷化市村居公益人聯合懷化市志愿者協會和村居公益志愿者,開展助農、助困、養老、黨建、環保等志愿服務活動1800余場,志愿服務近9萬人次,志愿服務時長近20萬小時。近百頁“資料匯編”詳細記錄了各項公益活動臺賬、項目總結及文件支持等內容。 另外,該基金會注重培養社工,培養村醫,立足村居,服務村居。 項目在北京市大興區魏善莊鎮趙莊子村、湖南省懷化市溆浦縣低莊鎮牌子田村分別設立了“村居公益人服務站”,通過“村居治理的公益發展”“社會工作助力社區治理”“社工培訓與輔導”等主題分享,為村居公益人自我提升提供免費通道,為村居的公益探索提供范本。通過引導和培訓社工,賦能村居治理,號召全國村居公益人支持并推動“善濟病困工程·村居公益人項目”。 希望更多資源加入 2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正式發布。文件要求,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重點體現在完善監測幫扶機制、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推動脫貧地區幫扶政策落地見效等方面。“善濟病困工程·村居公益人項目”為防止因病致貧返貧打造了公益樣板,并且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有成熟的運作平臺,可以迅速鏈接資源,通過村居公益人和志愿者執行落地。王政強調,很多基金會和愛心企業主動找到平臺希望開展合作,其也非常希望能在全國推廣實施這個項目,應用這個平臺。 他認為,“善濟病困工程·村居公益人項目”作為全國的互聯網公益下沉平臺,利用互聯網科技手段幫助社會組織大幅提高公益項目的執行和落地效率,深度管理公益項目,降低執行成本,提高效能,是互聯網公益創新模式的有益探索。項目通過千鄉萬村人才振興、產業振興、生態振興和文明振興,培養一批熱愛家鄉、熱衷公益的本土“興農”村居公益人,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2021年12月,中華慈善總會、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臨沂市慈善總會、沂南縣慈善總會、蘭陵縣慈善總會、沂水縣慈善總會、村居通平臺及企業代表一行20余人共赴懷化考察學習“村居公益人”項目,并予以一致肯定。臨沂市慈善總會已申請加入試點地區,擬設蘭陵縣、沂水縣、沂南縣及莒南縣為執行試點,推動全市鄉村“善濟病困工程·村居公益人項目”實施開展。 (于俊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