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退役軍人事務部、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體育總局、國家醫保局、銀保監會、國家中醫藥局、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以下簡稱《規劃》)。其中提出加快培養服務于老年健康的社會工作者、志愿者隊伍,通過入戶、社區活動等形式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可及、針對性強的健康服務。 《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期間促進健康老齡化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提出到2025年,老年健康服務資源配置更加合理,綜合連續、覆蓋城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老年健康保障制度更加健全,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社會環境更加友善,老年人健康需求得到更好滿足,老年人健康水平不斷提升,健康預期壽命不斷延長。 《規劃》提出了9項任務,一是強化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主動健康能力;二是完善身心健康并重的預防保健服務體系;三是以連續性服務為重點,提升老年醫療服務水平;四是健全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的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體系;五是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六是發展中醫藥老年健康服務;七是加強老年健康服務機構建設;八是提升老年健康服務能力;九是促進健康老齡化的科技和產業發展。 為完成以上任務,《規劃》要求開展老年人心理關愛服務。完善精神障礙類疾病早期預防及干預機制,擴大老年人心理關愛行動覆蓋范圍,針對抑郁、焦慮等老年人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開展心理健康狀況評估、早期識別和隨訪管理,為老年人特別是有特殊困難的老年人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紓解、悲傷撫慰等心理關懷服務。鼓勵設置心理學相關學科專業的院校、心理咨詢機構等開通老年人心理援助熱線,為老年人提供心理健康服務。加強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地區的基層社會心理服務平臺建設,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務能力,完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務網絡。 《規劃》還要求發展安寧療護服務。穩步擴大安寧療護試點,完善安寧療護多學科服務模式,提高臨終患者生命質量。根據醫療衛生機構的功能和定位,推動相應醫療衛生機構合理開設安寧療護病區或床位,按照“充分知情、自愿選擇”原則,為疾病終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癥狀控制、舒適照護等服務,對患者及家屬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發展社區和居家安寧療護服務。 《規劃》提出支持居家(社區)照護服務。支持社區、機構為失能老年人家庭提供家庭照護者培訓和“喘息”服務,組織協調志愿者對居家失能老年人開展照護服務。鼓勵社會力量利用社區配套用房或閑置用房開辦護理站,為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健康服務。鼓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相關機構合作,增加照護功能,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短期照護、臨時照護等服務。 在提升老年健康服務能力方面,《規劃》要求強化老年健康照護隊伍建設,加快培養服務于老年健康的社會工作者、志愿者隊伍,通過入戶、社區活動等形式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可及、針對性強的健康服務。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