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報記者 皮磊 2月2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即。這是21世紀以來第19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 文件指出,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突出年度性任務、針對性舉措、實效性導向,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扎實有序做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重點工作,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文件要求,通過完善監測幫扶機制、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支持力度、推動脫貧地區幫扶政策落地見效等措施,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文件提到,在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方面,要加大政策保障和體制機制創新力度,具體包括擴大鄉村振興投入、強化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等措施。壓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責任,制定鄉村振興責任制實施辦法,明確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推進鄉村振興責任,;抓點帶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展開,開展“百縣千鄉萬村”鄉村振興示范創建,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深入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 此外,文件對產業促進鄉村發展、推進鄉村建設和改進鄉村治理等工作都做出了具體部署。那么,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將如何開展?有哪些重點工作和安排? 23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家鄉村振興局局長劉煥鑫,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吳宏耀介紹了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并回答記者提問。 據唐仁健介紹,去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三農”工作克服疫情災情疊加等不利影響,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一是農業生產穩中有進,二是農民收入保持增長,三是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拓展,四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 唐仁健談道,2022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新時代新階段,“三農”工作就是抓鄉村振興。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錨定鄉村振興的總體目標,對2022年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文件包括8個部分35條,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兩條底線、三項重點、一個加強”: “兩條底線”,即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三項重點”即扎實有序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一個加強”即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強調壓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責任,加大政策保障和體制機制創新力度。 以下為媒體問答摘錄: 記者:去年經歷了疫情災情反復考驗,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取得了怎樣的成效?接下來還將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劉煥鑫:一年來,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我們著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一是防風險。全面建立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近70%的監測對象已消除風險,其余人員均已落實幫扶措施,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可消除風險。對受災脫貧人口及時采取幫扶措施,因災返貧致貧風險得到有效化解。 二是抓銜接。對脫貧攻堅期間的幫扶政策分類調整優化,出臺33項銜接政策,確定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并出臺14個方面傾斜支持政策;深化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和易地搬遷后續扶持;鄉村振興機構完成組建,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考核評估,銜接工作有序推進。 三是促發展。中央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投入1561億元,比上年增加100億元,其中用于產業發展的比例超過50%。幫扶脫貧勞動力實現務工就業3145萬人,比上年增加126萬人、增長4.2%。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12550元,比上年增加1810元、增長16.9%。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在四個方面下功夫:一是完善監測幫扶機制,二是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三是強化重點區域幫扶,四是推動脫貧地區幫扶政策落實。打贏脫貧攻堅戰后不能掉頭就走,要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政策力度不減。今年將組織開展政策效果評估,推動脫貧地區幫扶政策落地見效,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供有力支撐保障。 記者:今年是鄉村振興全面展開的關鍵之年,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在工作機制、工作方式等方面有哪些新的部署安排,以確保各項工作積極穩妥推進? 唐仁健:脫貧攻堅完成以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脫貧攻堅過程中一個有效的經驗,就是推進的工作機制健全和完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也要借鑒這些好的經驗和做法。 一是壓實責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具有典型的“條塊結合”的特征,需要全黨全社會總動員,部門和地方齊發力。下一步,我們將抓緊研究制定鄉村振興責任制實施辦法,明確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推進鄉村振興責任,落實落細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具體要求。 二是健全機制。把脫貧攻堅探索形成的有效經驗做法,借鑒運用到鄉村振興中來。去年頒布的鄉村振興促進法,從責任落實、組織推動、社會動員、要素保障、考核評價、工作報告、監督檢查等方面,推動健全一攬子鄉村振興的推進機制,廣泛動員、集中力量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三是轉變作風。鄉村振興不同于脫貧攻堅,是持久戰,不是攻堅戰,是全域、全員、全面的振興。必須從各地實際出發,尊重鄉村發展規律,用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穩扎穩打推進。 四是建強機構。今年文件強調,各級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一體承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議事協調的職責。大家擰成一股繩,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有條不紊地推進鄉村振興工作。 記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在鄉村建設方面有哪些新布局、新要求? 劉煥鑫: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和抓手,鄉村建設行動方案即將出臺。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在總結各地做法的基礎上,對鄉村建設的實施機制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重點要做到“三個堅持”: 一是堅持以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為重點。加強農村道路、供水、用電、網絡、住房安全等重點領域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二是堅持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立足村莊基礎搞建設,注重保護傳統村落,保留村莊風貌、形態、肌理,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 三是堅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農民參與。農民是鄉村生產生活的主體,搞鄉村建設不能自上而下定指標、下任務,關鍵是要把農民組織動員起來,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政府重點做農民干不了、干不好的事,比如農村改廁涉及的供水保障和污水處理,生活垃圾的收集轉運和集中處理以及村莊公共環境整治,這些事情政府必須干好。 記者:鄉村治理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在鄉村治理方面重點抓哪些,有哪些工作舉措? 劉煥鑫: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鄉村治理,強調要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鄉村治理的安排部署,重點就是抓好三件事:一是抓基層組織建設,二是抓精神文明建設,三是抓模式載體創新。 這些年,我們開展了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范,探索了“積分制”“清單制”等好經驗好做法。下一步將加大推廣應用力度,進一步明確細化的標準、規范的程序、評價的機制,努力把鄉村治理抓出成效,讓工作看得見、摸得著,農民有感知、真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