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專題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新聞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數字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民政部:完善多方參與的社區服務新格局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專題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數字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2年02月1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
民政部:完善多方參與的社區服務新格局

    ■ 本報記者 王勇

    2月9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民政部副部長王愛文和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體育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的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王愛文介紹了《“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的基本情況?!笆奈濉睍r期,黨中央、國務院將加強城鄉社區服務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首次將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列為“十四五”時期重點專項規劃之一。

    《規劃》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在服務主體上,強調充分調動群團組織、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志愿者和社會慈善資源等社會力量,引導市場力量,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構建多方參與格局。

    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社區事務很多、很繁雜,必須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作用,激發全社會活力,為此我們還將組織實施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服務行動計劃,培育發展社區服務類社區社會組織,推動社會工作專業服務進社區,引導社區志愿服務積極發展,推動社區與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區公益資源聯動開展服務,完善多方參與的社區服務新格局?!?/p>

    社區服務體系建設

    取得積極進展

    據王愛文介紹,“十三五”時期,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各地區各部門將加強城鄉社區服務作為抓基層打基礎的重大政治任務,改革創新、銳意奮進,推動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主要有五個方面:

    一是黨領導社區服務能力不斷加強,村(社區)兩委班子持續加強,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和主任“一肩挑”比例逐步提高,黨建引領社區服務體系建設的體制機制逐步完善。

    二是服務供給不斷擴大,社區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辦理、代辦等服務,公共事業服務、便民利民服務辦理更加便捷,志愿服務蓬勃發展。

    三是服務設施建設不斷加快,以黨群服務中心為基本陣地的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實現全覆蓋,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65.7%。

    四是服務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十三五”期末,全國社區工作者達到433.8萬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157.3萬,主要為城鄉社區提供各類專業服務。

    五是服務信息化建設不斷加強,“互聯網+社區政務服務”“互聯網+社區商業服務”加速推進,全國村民委員會、城市居民委員會初步實現信息集中匯聚、統一管理、動態更新。

    《規劃》:

    兩個聚焦、兩個堅持

    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框架,《“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從完善服務格局、增強服務供給、提升服務效能、加快數字化建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作出安排部署,明確了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等七個方面的主要指標,確定了新時代新社區新生活服務質量提升行動等四項行動計劃,以及服務設施補短板工程一個重大工程。

    王愛文表示,總的來看,《規劃》體現了“兩個聚焦、兩個堅持”的鮮明特點:

    一是聚焦群眾期待。《規劃》推動基本公共服務資源向社區下沉,以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困難家庭等為重點,優先發展社區養老、托育等服務,大力發展社區生活性服務業,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二是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兑巹潯肪o扣就業優先、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等國家重大戰略,統籌城市、農村不同需求,大力提升城市社區就業承載力,著力補齊農村地區社區服務短板,確保管理服務有效覆蓋常住人口。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兑巹潯分攸c強化應急管理、風險防控、醫療衛生、社會心理服務等方面短板弱項,讓社區成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灣。

    四是堅持創新發展?!兑巹潯纷⒅剡\用數字技術為社區賦能減負,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社會組織、群團組織等作用,推動社區服務向主體多層、功能集聚、模式便利方向發展。

    明確“硬件”+“軟件”要求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向好,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求也在不斷提升,這就對社區服務的內容覆蓋、服務水平、服務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王愛文表示,《規劃》積極回應這些需求,圍繞基層治理新任務進行了總體規劃布局,既明確了場地、設施、人員、服務對象和投入這些方面的“硬件”要素,也規劃了社區服務項目、活動、載體、機制等“軟件”設施要求,可以說體現了鮮明的時代性。具體體現在:

    第一,在服務內容上,強調為民服務、便民服務、安民服務一體推進。

    一是強化為民服務的功能,主要是集中在“七有兩保障”上。重點是: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弱有所扶,文體活動有服務等,這里面還包括了14個行動計劃,都是在社區層面群眾能直接享受到的服務。

    二是強化便民服務功能。主要是社區公共事業服務事項和商業服務事項兩大類。推進水、電、氣等社區公共事業服務事項和各類商業服務事項進社區,鼓勵市場、社會力量發展社區托育、養老等服務業態,鼓勵發展社區物業、維修、家政、餐飲、零售、美容美發等生活性服務業在社區發展。

    三是強化安民服務功能,主要涉及社區平安建設的各項服務。強化社區平安、應急能力建設以及社區心理服務供給。加強村(社區)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健全完善微型消防站(點),支持各類專業組織和機構在村(社區)開展心理服務。

    第二,在服務方式和主體上,強調構建多方參與格局、創新服務模式。

    《規劃》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在服務主體上,強調充分調動群團組織、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志愿者和社會慈善資源等社會力量,引導市場力量,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構建多方參與格局。在服務方式上,強調公共服務、市場服務、居民互助服務均衡發展。鼓勵發揮市場主體作用,積極引導市場主體提供社區服務,發展社區生活性服務業。同時,完善村(居)民互助服務機制,引導村(居)民廣泛參與社區服務,提高互助服務水平。在服務模式上,強調完善服務統籌、即時響應等機制,健全群眾對社區服務的滿意調查評估制度,推廣“好差評”評價激勵制度,促使社區服務更精準地適應群眾需要。

    第三,在服務保障上,強調經費、政策、人才和信息化措施。這些政策措施包括:

    在經費保障上,要按規定落實政府經費安排,集體經濟收入的一部分要用于社區服務和建設,確保村(社區)組織有錢為民辦事,有條件為民辦事。鼓勵通過慈善捐贈、設立社區基金會等方式,引導社會資金向城鄉社區治理領域傾斜。在上海、浙江、成都等地,通過社區慈善捐贈,民營企業和熱心支持社區建設的人,投入建立了社區基金,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在優惠政策上,要落實城鄉社區服務稅收、公用事業收費、用工保險和社會組織登記等優惠政策。社區服務網點的水、電、氣、熱執行居民生活類價格。

    在人才建設上,明確實施社區人才隊伍建設行動計劃,選優配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加強教育培訓,鼓勵高校畢業生、退伍軍人到村和社區就業和創業,也鼓勵大學生們到社區見習。

    在信息支撐上,注重運用數字技術為社區賦能減負,促進社區家庭聯動智慧服務生活圈發展,同時考慮到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困難人群的需要,也要保留必要的線下服務,設立無障礙的信息服務。

    重點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民政部門是社區建設、社區服務的牽頭統籌協調部門,陳越良表示,下一步將在各級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與有關部門一道,齊心協力,大力推動《規劃》落實落地。重點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指導各地抓緊出臺“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形成中央層面和省級層面有機銜接的規劃政策體系,推動各地將社區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地方政府目標責任考核內容。積極引導政府基本建設、財政支出,乃至社會力量在社區層面的投入。

    二是開展新時代新社區新生活服務質量提升活動。扎實推進實施固本強基、養老服務、未成年關愛、助殘服務等14個子行動計劃,切實加強黨對社區服務的領導,完善社區服務機制,不斷提升社區養老、托幼、就業等服務品質。

    三是開展相關試點示范建設。引領推動社區服務整體水平不斷提升,實施社區服務設施化建設試點行動,組織開展智慧社區試點建設,現代社區服務體系試點建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快構建社區服務數字化場景。

    四是推進城鄉社區法治化、標準化和規范化建設,完善社區公共服務目錄及準入制度,全面規范清理村居民委員會出具證明事項,讓社區工作者有更多的時間服務群眾。修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研究制定社區服務條例,社區服務質量綜合評價體系及認證辦法,完善村、社區志愿服務,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制度。探索建立養老、托育、家政、物業等領域社會服務信用管理體系,鼓勵制定社區服務標準,研究制定智慧社區建設標準,加強數據安全管理和居民隱私保護。

    五是做好規劃實施監測工作,發揮城鄉社區治理議事協調機制作用,定期組織開展評估,做好跟蹤指導和分析研判等工作。健全完善社區服務群眾滿意度調查制度,拓展調查方式,精準了解群眾對于社區服務的需求、滿意度等情況,為更好解決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提升社區服務的溫度,提供科學依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页| 欧美偷窥清纯综合图区| 亚洲狠狠综合久久| 人人妻人人狠人人爽天天综合网|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第一页|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 天天综合久久久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久久亚洲高清综合|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狠狠色综合久色aⅴ网站|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五月| 亚洲综合色在线|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亚洲欧美综合中文|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综合无码成人网|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69|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AV综合影院|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66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亚洲一本综合久久|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五月|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图片| 国产色综合天天综合网|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 天天综合网网欲色|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欧美+综合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