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建設社會工作轉介平臺,依托一批浦東區域范圍內不同領域之間的社會工作服務單位,為有需要的服務對象提供轉介服務,共同為處于風險中的個體與家庭,著力提供危機干預、情緒支持、資源鏈接、社會關系重建等服務……” 近日,上海浦東新區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論壇暨2021年度浦東社工節在浦東社創坊舉行。論壇中,《浦東社會工作轉介平臺(試點)危困服務手冊1.0版》正式發布,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社工部、上海市東方醫院社工部、上海樂群社工服務社、上海公益社工師事務所等14家單位成為首批試點行動成員單位。 該手冊的發布引發媒體及行業極大關注,被業內稱為社會工作領域一大創新。那么,其意義是什么?該平臺又是如何運作的呢? 據介紹,2021年,浦東民政局支持浦東社工協會建設社會工作轉介平臺,依托一批浦東區域范圍內不同領域之間的社會工作服務單位,為有需要的服務對象提供轉介服務,共同為處于風險中的個體與家庭,著力提供危機干預、情緒支持、資源鏈接、社會關系重建等服務。 該平臺希望通過跨機構跨領域的合作,加強行業聯動,凝聚行業力量,形成社會工作的良好服務體系和生態。轉介平臺也是浦東在打造引領區過程中,社會工作領域重要的探索實踐之一,體現了浦東社工的引領意識和擔當作為。 據相關報道,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浦東的危機及困境服務案例轉介服務大量涌現服務需求。2020年上半年開始,浦東轄區內的多家醫院和官方媒體通過“浦東社工協會”轉介的危困案例涉及自殺未遂、自傷、意外傷害、虐待、被忽視、監護缺失、家庭矛盾沖突等。 本著專業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依托浦東新區在醫務社會工作和家庭社會工作領域打下的牢固實務基礎、形成的專業人才隊伍,半數以上的危困案例實現了“從醫院到社區”“從生命救治到社會功能恢復”的無縫鏈接。多單位基于社會工作專業的合作,共同為處于風險中的個體與家庭提供危機干預、情緒支持、資源鏈接、社會關系重建等服務,并為建立常態化情境下“浦東社會工作轉介平臺(試點)”打下了基礎。 上海公益社工師事務所總干事許艷萍進入社工行業已有10年。在她看來,“十年從業經歷中,自己切身感受到了浦東社會工作行業,不管是實務界,還是研究領域,不斷追尋社會工作的創新,社會工作的本土化和專業化實踐之路,真正實踐‘以生命改變生命,以專業來觸動改變’的使命。” 據悉,該平臺建設力爭在2024年底時形成一套整合性的服務鏈:一是在浦東區域內建立危困人群服務的一到三級響應保護機制,深入精準回應弱勢群體在突發情境下的個性化需要;二是形成一批高素質合作成員單位群,培育一批高層次專項服務類社工人才隊伍;三是甄選重點社會工作實務領域,形成案例、經驗模式以及政策建議;四是爭取政府、高校、企業、慈善、媒體等多元合作伙伴加入,推進危困服務為主的社會工作轉介行動持續和深入開展。 對于平臺的發布,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社工部臨床社工曹慶表示,“原來醫院和社區社工的聯動和協同相對較少,有了轉介平臺以后,可以更順暢地把一些個案從醫院轉介到社區,或者由社區轉介到醫院。” 浦東新區民政部門相關負責人談道,當前浦東正在全力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在經濟治理、社會治理、城市治理“三大治理”統籌推進和有機銜接的治理體系中,社會力量不可或缺,社會工作大有可為,浦東將努力保持社會工作的先發優勢,高起點謀劃社會工作事業新發展。 (據上海市浦東新區民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