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目錄
   第02版:專題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專題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新聞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數字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江蘇蘇州:“五強”激發基層治理活力

版面目錄

第01版
目錄

第02版
專題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專題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數字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1年11月3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江蘇蘇州:“五強”激發基層治理活力

    蘇州市吳江區舉辦社工站集中授牌儀式

    近兩年,江蘇省蘇州市堅持把發展社會工作、推進基層社工站建設作為推進基層治理的重要抓手,圍繞“強導向、強運行、強體系、強融合、強品牌”,不斷探索具有蘇州特色的社工站建設“五強”模式,進一步激發基層治理活力、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強導向”:

    提高站位,優化政策供給

    蘇州從上級指示精神與蘇州實際結合點上入手,完善相關政策制度,努力為社會工作和社工站建設保駕護航、指引方向。

    一是注重高位統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社工站建設,先后3次專題開會研究相關文件制定情況,并以市政府名義印發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兩年全覆蓋、三年全規范”。

    二是注重規劃引領。認真對照民政部、江蘇省民政廳關于社工站建設相關要求,深入基層開展多層次、多領域、多形式調研論證,從“總體要求、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建設要求、工作要求”等五個方面,對鄉鎮(街道)社工站和村(社區)社會工作室“誰建設、誰管理”“做什么、怎么做”等明確規定,有序推進基層社會工作站(室)建設。

    三是注重末端落實。將基層社工站建設納入全市民政重點工作監測評價指標,將覆蓋率列入高質量考核指標體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整體合力和工作格局。同時,協調爭取將社會工作、基層社工站建設納入社會治理現代化、基層黨建等重點領域,進一步凸顯社會工作的功能作用。比如,市委政法委將基層社工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寫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三年規劃,把社工人才總數納入各地考核指標。

    “強運行”:

    科學統籌,構建四級平臺

    蘇州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功能,打破部門壁壘、機構壁壘和崗位壁壘,進一步整合基層社會工作服務項目,探索建立“市級統籌、市區指導、鄉鎮落實、村居配合”的四級社會工作站(室)運行格局。

    市本級籌建“蘇州市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發展服務中心”,搭建市級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綜合服務平臺,統籌推進全市基層社會工作站(室)建設,研究完善工作指引和規范。同時還成立了全省首個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和首個社會工作發展研究院,深化政、社、校、企合作,支持基層社工站建設。

    各市區建立“社會工作服務指導中心”,作為基層社工站的指揮中心,協調指導本地基層社工站的運行管理和服務開展,推進社工人才隊伍建設。

    鄉鎮(街道)建立社會工作站,作為區域性社會工作綜合服務平臺,圍繞特殊困難群體服務、城鄉社區治理等領域,以轄區民政對象為受眾,設計并實施項目,銜接村(居)專項服務。目前已建成90個社工站,覆蓋率達94%,年底將實現全覆蓋。

    村(社區)建立社會工作室,作為區域性社會工作直接服務網點,根據社區發展和居民個性化需求提供專業服務,培育和發展社區社會組織,有效聯動社區、志愿者和慈善等資源,目前已建成1102個村(社區)社工室,明年底實現全覆蓋。

    “強體系”:

    打造隊伍,筑牢人才支撐

    蘇州堅持在實踐中培養人才、使用人才,將社工站打造成基層社工的人才陣地,社工專業成長和職業成長的穩定平臺。

    一是健全培養體系。大力開展持證社工繼續教育項目,針對新入職社工、一線社工、社工機構負責人、項目主管、本土社工督導等,分類分層次開設課程體系。同時,依托高校社會工作專家資源,大力實施社會工作督導人才培養計劃。近年來,累計投入近500萬元舉辦各類培訓和繼續教育,受訓超過9000人次。

    二是規范實踐體系。開展“社會工作服務示范項目星火計劃”,引導基層社工站(室)在精神障礙患者社區康復、困境兒童保障、老年人關愛服務等領域開展專業社會工作服務項目。同時,及時總結推廣成熟項目,將可復制的經驗上升到市級層面的標準規范和政策制度。

    三是完善評價體系。組織開展兩屆“蘇州市社工專業人才獎”評選,設置“先鋒代表”“領域標兵”“明日之星”3個獎項,共評選本土優秀社工人才54人。目前,全市持證社工總人數1.8萬人,占全省持證社工總數的22%,擁有社會工作服務機構136家,全職員工超過1600人;培養社工本土講師33人、市級見習督導59人、本土社工督導近百人,數量保持全省前列。

    “強融合”:

    共建共治,加強資源聯動

    深入實施“社工+”戰略,持續拓展服務領域、規范服務內容、提升服務質效,努力構建社會工作多方參與、多元合作、多頭并進的融合發展格局。

    一是推動“社工與社區”良性互動。以基層社工站為平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導專業社工與社區聯動協作,將多元化治理服務需求轉化為具體服務項目,不斷推動社區治理服務更新、模式創新。

    二是推動“社工與慈善”有機銜接。發掘和鏈接多元化慈善資源,營造服務優質、資源豐富、便捷持續的基層“慈善社工服務圈”。前期,在政府投入購買服務資金4700萬元的基礎上,推動鄉鎮(街道)設立“社區慈善基金”,目前全市96個鄉鎮(街道)、565個村(社區)建立“社區慈善基金”,累計動員慈善資金5100余萬元,不斷做大社工站運轉“資金池”。

    三是推動“社工與志愿服務”同頻共振。通過市級“慈善同心·志愿同行”系列活動,以扶持銳意創新、發展成熟的社工站項目為抓手,積極培育、大力扶持一批聯動服務項目,努力讓社工服務與志愿服務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強品牌”:

    對標一流,深化服務創新

    蘇州著眼創新工作思路、完善服務體系、打造品牌特色,深入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地區經驗做法,持續創新基層社工站運營模式。

    一方面,全市創新打造“駐站社工”+“外派社工”服務品牌。每個鄉鎮(街道)社會工作站至少配備3名“駐站社工”,并配備“外派社工”到村(社區)社會工作室開展服務。“外派社工”深入村(社區)摸排需求、預估分類,“駐站社工”精準對接、深度服務,進一步增強服務領域、服務對象、服務內容的聚焦性,提升服務精準化、精細化、專業化水平。

    另一方面,鼓勵各市、區結合本地特色,打造本土化社工站品牌。比如,太倉市建設“鄰里家園”模式,推進基層社工站建設,形成了“市級督導、鎮級服務、社區反饋”的服務體系;常熟市打造“睦鄰空間”服務品牌,以村(社區)為實施主體,按照“1+3”服務模式,推動基層社工站建設;相城區立足基層社工站七大中心功能定位,推出“8+N+1”服務品牌,開展系統化社會工作服務。

    (據“中國社會工作”微信公眾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亚洲| 久久综合88熟人妻|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草原| 国产精品国产欧美综合一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五月综合激情网|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国产成人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电影在线| 久久综合伊人77777麻豆|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九七|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精品|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 天堂久久天堂AV色综合| 青青青国产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 久久香蕉综合色一综合色88| 欧美亚洲日本国产综合网|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aⅴ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国产免费|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不卡|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狠狠色综合日日|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久久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综合一区| 狠狠色成人综合网图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