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專題
   第03版:專題
   第04版:新聞
   第05版:社會工作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新聞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專題
   第14版:數字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提出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救助保障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專題

第03版
專題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社會工作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數字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1年11月2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關于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意見》發布:
提出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救助保障

    ■ 本報記者 王勇

    做好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障是進一步減輕困難群眾和大病患者醫療費用負擔、防范因病致貧返貧、筑牢民生保障底線的重要舉措。

    慈善組織、互聯網公募平臺、個人大病求助平臺、社工、志愿者等慈善力量在重特大疾病救助中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

    11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意見》,對此進行了明確。

    一、鼓勵慈善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設立大病救助項目,發揮補充救助作用。

    《意見》的這一規定,首先明確了慈善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中的角色定位——發揮補充作用。

    那么發揮主體作用的是什么呢?《意見》提出,要強化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以下統稱三重制度)綜合保障。首先是發揮基本醫保主體保障功能;其次是增強大病保險減負功能;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等支付后個人醫療費用負擔仍然較重的救助對象按規定實施救助。 

    困難群眾依法參加基本醫保,即可按規定享有三重制度保障權益。值得一提的是,《意見》將不符合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或低保邊緣家庭條件,但因高額醫療費用支出導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大病患者也納入了救助范圍,可以根據實際給予一定救助。

    在此基礎上,慈善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可以發揮補充救助作用。如果再加上商業保險,一名重特大疾病患者的醫療費用可以獲得五次報銷:一是基本醫保報銷,二是大病保險報銷,三是民政部門的社會救助,四是社會組織的救助,五是商業保險的報銷。

    作為其中的一環,慈善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的大病救助如何與其他四環相銜接,將是能否真正發揮補充救助作用的關鍵。

    《意見》也強調,要促進三重制度綜合保障與慈善救助、商業健康保險等協同發展、有效銜接。

    慈善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的大病救助具體應該如何做呢?《意見》鼓勵設立大病救助項目。那么,大病救助項目應該救助誰呢?慈善法規定,慈善組織確定慈善受益人,應當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此外,慈善法還規定,慈善組織應當合理設計慈善項目,優化實施流程,降低運行成本,提高慈善財產使用效益。慈善組織應當建立項目管理制度,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跟蹤監督。

    二、促進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發展和平臺間慈善資源共享,規范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平臺信息發布,推行陽光救助。

    大病救助離不開資金的支持,《意見》強調,要拓寬籌資渠道,動員社會力量,通過慈善和社會捐助等多渠道籌集資金,統籌醫療救助資金使用。

    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和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平臺是近年來大病救助資金主要的籌資渠道。2016年的慈善法對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進行了規范,但個人求助不屬于慈善募捐、不在慈善法規制范圍。

    《意見》將兩個平臺并列,實際上是對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平臺在大病救助中的作用肯定?!兑庖姟穼烧叩囊蠹扔胁煌?,也有相同之處。

    不同之處在于,對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強調的是促進發展和平臺間資源共享,促進發展說明之前的發展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與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平臺相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籌集的善款遠遠不足);資源共享說明平臺間的發展不平衡,互相之間的交流溝通不足,沒有形成合力,還存在重復籌款問題。

    對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平臺強調的是規范信息發布。這是由于相關的管理規定不夠完善,存在管理漏洞,平臺的信息發布容易出現問題,不斷有負面案例出現,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對此,慈善法執法檢查報告提出,要適時修改慈善法,明確個人求助的條件和義務,加強平臺責任、審查甄別、信息公開、風險提示和責任追溯?;ヂ摼W個人大病求助平臺有必要從這些方面不斷規范運行,才能真正發揮《意見》賦予的位置。

    相同之處在于,無論是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還是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平臺,《意見》都要求推行陽光救助,唯有這樣,才能讓真正需要救助的大病患者得到公平的救助,才能讓公眾信任平臺,進而籌集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大病救助中。

    三、支持醫療救助領域社會工作服務和志愿服務發展,豐富救助服務內容。

    社會工作和志愿者在大病救助中應該發揮什么樣的作用?《意見》明確要做的是服務,而且要豐富服務內容。

    首先,《意見》明確提出,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經辦服務,大力推動醫療救助經辦服務下沉,重點提升信息化和經辦服務水平。

    經辦服務有哪些?《意見》要求,細化完善救助服務事項清單,出臺醫療救助經辦管理服務規程,做好救助對象信息共享互認、資助參保、待遇給付等經辦服務。

    社工機構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回應《意見》的要求。

    其次,社會工作者在醫療救助領域可以發揮心理-社會支持、社會資源整合、醫患關系調適、志愿者管理、社區健康服務等不同作用。

    如何根據大病醫療救助的需求,推出有針對性的服務,需要社會工作者的專業探索。

    四、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各方承受能力,探索建立罕見病用藥保障機制,整合醫療保障、社會救助、慈善幫扶等資源,實施綜合保障。

    根據有關機構數據,我國各類罕見病患者約有2000萬人。在罕見病防治方面,我國仍然存在診斷能力不足、資源分配不均衡、藥物缺乏、部分“孤兒藥”價格偏高、藥物研發創新能力低等問題。

    由于種種問題的存在,罕見病患者不僅存在缺醫少藥的問題,往往還受困于醫療費用巨大,因病致貧或者因為費用問題放棄治療的情況比比皆是。

    巨大的費用與慈善救助資金有限之間的矛盾讓慈善力量的個案救助往往效果不佳。如何才能解決這一問題,《意見》明確提出要整合醫療保障、社會救助、慈善幫扶等資源,實施綜合保障。這就為從事罕見病救助的社會組織和患者群體指明了方向,個案救助要做,但更重要的是和政府、保險公司等各類社會主體合作去探索綜合保障體系。

    五、為進一步發展壯大慈善救助,《意見》還提出了一系列鼓勵措施。

    《意見》強調,要建立慈善參與激勵機制,落實相應稅收優惠、費用減免等政策。

    《意見》要求,民政部門要做好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低保邊緣家庭成員等救助對象認定工作,會同相關部門做好因病致貧重病患者認定和相關信息共享,支持慈善救助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成人D啪| 久久本道综合久久伊人|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一二区|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久久综合丁香激情久久|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下载|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狠色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 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 欧美偷窥清纯综合图区| 欧美亚洲另类久久综合|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欧美综合天天夜夜久久|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鬼色|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亚洲国产综合网| 国产人成精品综合欧美成人|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婷婷久久香蕉五月综合加勒比| 国产在线五月综合婷婷| 久久久久久综合网天天|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区二区三区激情综合|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区| 综合色婷婷| 亚洲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