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繼全國社區治理品牌“五民工作法”后,東城區社區治理創新實踐持續發力、不斷深耕,在充分結合社區疫情防控的好做法、好經驗以及“東城社工”新品牌的基礎上,傳承性和創新性地推出了社區治理“五力引航”計劃,并提煉總結出“五力引航”社區治理指標體系,重點從協商力、培育力、行動力、創新力和合作力等五個維度,通過上下聯動、內外結合的多元主體參與和協作共治,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積極探索可推廣、全周期、常態化的社區治理問題解決路徑,建設更具韌性和可持續性的老城社區,著力提升東城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為打造社區治理的“東城樣板”貢獻力量。 社區議事有方法,讓協商更有力——大家關心的事大家“議起來” 社區議事協商是征詢民意、尋求共識的重要過程,民主協商的基層實踐,也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和基礎。怎么進行社區議事協商呢?哪些方式方法是有效的?這既是基層民主協商實踐的關鍵問題,又是基層工作者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東城區在多年實踐的基層上總結出“五民工作法”,專門編制了《東城區“五民工作法”操作指引》,具體指導社區各級議事協商的有效實施,打造了一批示范性的社區議事廳,使社區議事協商有陣地、有組織、有方法、有體系。 體育館路街道四塊玉社區屬于老舊小區集中區,64號院的社區居民利益訴求多元,但居民參與顯得不足。東城區社區參與行動服務中心運用“開放空間”技術開展了“天壇東路64號樓院內環境再提升開放空間”主題活動,主持人按照議事流程和議事規則有序組織,幾十名不同年齡段的居民代表聚焦樓院治理、環境治理、公共空間打造和老年人服務等生活緊密相關的具體問題,展開了積極討論,最終形成了老舊小區樓梯安裝、院內環境美化、老年人服務中心建設等8個具體需求,為接下來的居民參與和行動解決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街道、社區的領導和工作人員觀摩了整個議事協商過程,這也成為參與式議事協商現場教學的過程。在加裝電梯、“鄰里共享家”空間打造的過程中,四塊玉社區居委會聯合北京通合行業建設參事服務中心,繼續采取流動議事廳、居民協商議事會等議事協商方法征集居民想法、引導居民參與,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居民參與有組織,讓培育更有力——大家想做的事大家“擔起來” 居民參與需要更多機會、渠道和平臺,依托社區公共事務催生由居民為主要力量的社區社會組織則是一種可行且持續的方式方法,這是推動社區減負的重要路徑。東城區已于今年7月份在全市率先推出了社區社會組織星級評定制度,完成了第一批星級社區社會組織評定工作,開啟了品牌社區社會組織建設新征程。這其中絕大多數社區社會組織都在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而社區社會組織的培育發展往往是從挖掘居民骨干開始的,再依托具體事務形成項目團隊,并進而形成社區社會組織,實現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組織化和有序化。 “五力引航”計劃中,北京通合行業建設參事服務中心聯合四塊玉社區居委會沿著前期社區議事協商的基本共識,以項目化思維和方法,面向社區居民開啟了“公益妙招比拼賽”,鼓勵居民帶動居民,組建小微公益項目團隊,引導社區居民出主意、提想法、報項目,涌現出了不少新面孔、新骨干、新隊伍、新組織,提高了社區居民的參與意識和能力,引導培育了社區社會組織。建國門街道趙家樓社區試點推動中,將重點放在了轄區單位動員和共建組織的培育上,北京通合行業建設參事服務中心與社區兩委聯動,依托“黨建惠家”社區品牌聯合轄區金融機構和物業公司,分別成立了“金融聯盟”和“物業聯盟”兩大組織。其中“金融聯盟”已參與認領了趙家樓社區2021年節日性活動,由其出資并策劃節日活動,豐富社區居民節日生活;“物業聯盟”也積極推出了各物業公司的各種便民服務清單,方便居民及時享受“家門口”的服務。 治理服務有支持,讓行動更有力——大家受益的事大家“動起來” 行動起來解決問題是社區治理的關鍵,既要有單體行動,也得有聯合行動。有了議事協商的基本共識,也有了居民參與的組織平臺,凝聚力量行動起來并看到改變和效果成為了社區居民和各方的共同期待。在專業社會組織和“東城社工”的參與和陪伴下,全區社區治理服務更加專業,也更有力量。老城居民的參與性和治理智慧也得到激發,行動參與帶來的點滴變化更讓居民的參與感和獲得感得到雙提升。 在“五力引航”計劃的支持下,四塊玉社區64號院“鄰里共享家”社區服務空間已基本建成投入使用,當初“院內環境再提升開放空間”議事協商中居民們最關心的問題得到了有效回應,院內所有居民有了一個共同的“家”。“妙招比拼賽”中獲得資助和支持的小微項目在專業組織和社區兩委的支持下紛紛行動起來,一場場內容豐富、溫暖有情的活動推展開來;“舊物新生”活動中社區居民和小朋友交換起來、攀談起來、熟悉起來;“銀鈴潮起來”項目中社區老人在青年居民的帶領下學習使用智能手機;“開樓門、同治理”項目中街坊鄰里們一起行動讓樓門“亮起來”……居民隊伍服務居民、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場景不斷呈現,居民行動起來、社區自治起來,社區才能美起來。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五力引航”計劃著力于對社區工作者和居民骨干的全面支持和系統賦能,尤其注重在居民參與過程中的陪伴支持和能力提升,在實踐中賦能、在賦能后應用,不斷提升其參與意識和服務能力。其中較為典型的做法包括協助整合資源與專業組織合作(引入品質較好的設計公司形成符合期待的空間設計方案、帶領試點社區參訪學習外部經驗),對重點項目設立項目輔導員提供有針對性的持續陪伴、貼身支持和動態賦能。專業社會組織還依托區委社工委區民政局支持的專題培訓項目,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全區社區工作者、街道樞紐平臺骨干開展了系列性、多樣化的能力建設。 建設家園有妙招,讓創新更有力——各方的智慧創意“活起來” “五力引航”計劃注重務實基礎上的多方面創新和微創新,創新理念和做法也貫穿“五力引航”計劃全過程。這種創新性既體現在賦能社區組織及其工作者更新理念和方法上,多元主體聯動協作的組合方式上,又體現在居民小微公益項目的創意和金點子上。 針對社區居民動員難、參與乏力不深入等系列突出問題,“五力引航”計劃創新性地引入“全周期”治理理念和方法,系統性地將相對深入的各層次議事協商會、項目化思維與項目化運作支持、引入專家學者和項目輔導員進行針對性過程支持、項目復盤總結與評價等完整地串聯起來,以及引入不同專長優勢的社會組織合作參與社區治理難題破解。這本身也是一種有價值、可推廣的創新嘗試。 具體來說,“五力引航”計劃推動從“議而不決、決而不動”的傳統議事協商走出來,使用包括“開放空間”“世界咖啡館”“展望未來論壇”等參與式議事協商方法,讓議事協商更有章法、更有秩序,也更注重協商后的行動改變;還突破了過往居民參與公共事務零散化、支持單薄等現狀,從全面支持的角度運用項目化思維引導居民相對持續地參與社區建設;引入專業社會組織、專家學者、項目輔導員作為持續參與的外部力量,形成社區治理的內外合力、實踐與理論的深度對話。 在具體實踐中,建國門街道趙家樓社區通過成立聯盟共同體的方式,充分發揮轄區單位的資源優勢助力社區節日活動和物業服務,既創新了轄區單位參與社區建設的路徑方式,凝聚了專業力量,也很好地對接了社區居民服務需求,可謂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共建共治有平臺,讓合作更有力——多方的資源力量“統起來” “五力引航”計劃非常注重社區治理過程中的多元主體參與和協作共治,這是基于新時期社區治理的復雜性和難度提出的,任何一種單體力量已很難解決基層治理難題,也就需要整合不同政府部門、各類社會組織、社區兩委、轄區單位、社區居民以及相關專家學者等行動參與和協作共治。 “五力引航”計劃秉承共治理念和“專業的組織做專業的事”的原則,在不同層級形成了樣式多元的共同體組合,形成了發揮實際作用的區級社區治理專班、街道社區治理專班、試點社區項目團隊等,具體表現在:一是區委社工委區民政局、街道工委辦事處、社區兩委等區、街、社區三級聯動,以及專業社會組織的項目運作和專家學者的觀察研究,這是一種較為豐富的多元共治場景;二是在試點街道和社區項目落地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引入在某一方面有專長優勢的社會組織提供技術支持,整合轄區單位資源參與社區治理服務,引入專業性強的公司企業參與專項事務。 (本文系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資助項目“新時代老城區社區治理的困境挑戰、基本經驗和未來發展”的部分成果,課題編號SGYYB2021-22) 民政部培訓中心雙師型培訓師 北京通合行業建設參事服務中心業務總監 /文 盧磊 黃小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