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地處湖南西北部,位于洞庭湖西濱,轄18個鄉鎮、4個街道、4個農林場,常住人口83萬,其中農業人口65.5萬。全區地廣人多,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區。 2019年初,常德市鼎城區鄉鎮(街道)社工站項目正式運行,每個鄉鎮(街道)配備一名駐站社工開展服務。2020年,社工站以基層民政領域為依托,運用社工、社區、社區志愿者、社會組織、社會慈善資源“五社聯動”服務機制,以社會救助領域服務、農村留守兒童保護服務、城鄉社區建設服務、養老服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等為主要工作內容,助力基層民政工作能力的提升,助力鄉村振興。 社工+社區:深化參與,促進居民實現社區自治 社工站作為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載體,需要不斷深化居民參與,帶動居民實現社區自治。社工站在工作中緊密結合社區,通過各種服務引導居民關注社區、參與社區事務,如“開心花甲”長者服務項目,社工首先挖掘社區積極活躍的老年人成立社區志愿服務隊伍,嘗試“低齡助高齡”的社區養老新模式,逐漸帶動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熱情。 隨后,社工站帶領居民開展社區資源地圖繪制活動,帶領社區居民一起尋找、挖掘、梳理社區資源,并繪制成資源地圖進行展示,提升社區居民對社區的了解,增強了居民的社區歸屬感。 在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社工站實施“小雞快跑”農村救助對象增能項目,聯合社區扶貧隊,為農戶投放雞苗,組織技術培訓,每月進行監測、跟蹤,累計為農戶創收13萬余元。項目的實施不僅為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參與感,有的農戶甚至開始嘗試更多的養殖種類。 社工+社區志愿者:營造村社文明和諧氛圍 目前每個社工站僅有1名駐站社工,培育和發展志愿者成了社工站工作的重要補充。社工站除了制定、完善志愿者管理制度,優化工作流程之外,還建立了“常德市鼎城區社工站志愿服務隊”及線上微信交流群。志愿服務隊除了協助社工站開展各類日常的工作,也參與培訓、團建、表彰等工作,如“守護夕陽”老年人防詐騙項目,社工站通過宣傳、招募志愿者,建立了上門援助志愿者隊伍,并聯動司法部門、公安部門、村居委會以及老年人和子女,聯合建構防詐騙支持網絡;開展“暖心行動”系列活動,主要針對春節父母未返鄉的留守兒童,引導志愿者與他們進行結對幫扶,并開展學業輔導、親情陪伴等服務,讓他們度過一個溫暖、祥和、安全的新春佳節。 2020年底,社工站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志愿便民服務周活動,有效運用當地志愿者資源,組織志愿者上門或者定點為弱勢群體提供理發剃須、健康檢查、防疫宣傳、清潔打掃、安全隱患排查等各類志愿便民服務,不僅傳遞了愛心,更溫暖了人心,在全區內營造文明和諧的氛圍。 社工+社會組織:激發活力,提升社會組織服務能力 鼎城區本土社會組織雖然不少,但大多數存在活躍度低、服務能力弱的情況。對此,社工站首先整合各類培訓資源,強化對社會組織的能力建設,并在實務工作中邀請社會組織參與,協同開展服務,如聯合常德市鼎城區老攝影家協會開展“我們的節日·重陽”主題活動,制作生命故事集,重溫老黨員、老模范、老戰士崢嶸歲月中的故事,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為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獻禮。 除了引導社會組織開展服務之外,社工站還大力孵化、培育本土社會組織。2020年,在“幸福3+1”老年人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社工站整合村社工作人員、黨員志愿者、熱心公益群眾組建了本土志愿者隊伍,孵化了“樂橋”志愿者協會,定期為居民提供各類志愿服務,傳遞正能量。 社工+社會慈善資源:有效整合,盤活周邊有利資源 資源整合者是社會工作者的重要角色之一。社工站在工作中,注重靈活“借力”,有效運用并盤活各類社會慈善資源,如2019年社工站與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合作開展相關服務,2020年社工站開展“青春圓夢計劃”行動,通過搭建心愿認領平臺,倡導社會愛心人士奉獻愛心,圓夢困難兒童的“微心愿”。 鄉村振興飽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工站為各類弱勢群體解難題,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千家萬戶,為推進鄉村振興貢獻專業力量。 (據“中國社會工作”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