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接08版) 以“支教”之名作秀? “善吟共益”公眾號顯示,機構的公益項目包括希野計劃、支教旅行、童心空間,以及一年一度的ODP創新支教項目。其中,“希野計劃”為長期支教(周期為一學期);童心空間為校舍改造;ODP創新支教項則面向留學生、大學生群體,開展暑期助學活動。龍晶睛表示,“希野計劃”是機構的主要運營項目。 目前,“希野計劃”已在騰訊公益平臺上線,收款機構為無錫靈山慈善基金會,籌款目標為50.3萬元,已收到7.2萬元。項目預算顯示,1.5萬元用于教具、體育器材購買;2.7萬元用于培訓;19萬元用于補貼長期支教老師,每人1000元/月,19萬元用于老師們的房租、水電、餐補等,每人380元/月,2.4萬元用于支教老師生活器具準備;5萬元用于支付項目經理,每人1000元/月。公募機構管理費為1.5%。 龍晶睛告訴記者,傳到網上的視頻里,部分橫屏視頻是商業攝影團隊自己帶設備,免費幫忙拍攝的,“包括幫我們拍紀錄片做推廣,他們都是不收取任何一分錢的。過去我們沒什么錢,他們以攝影志愿者的身份過來,都是自己掏腰包過來參加項目?,F在基本也是?!?/p> 記者聯系到上述攝影團隊,該攝影團隊李姓負責人對網上的質疑頗為不屑:“我們的拍攝重點怎么會是她?我們要記錄的不是她個人。是我們公司覺得支教這個事有意義,組織我們去拍的。我們自己也認可這個事情。每次我們就是去4到5個人,2019年的話應該是六七個人。” 據他介紹,他們是通過別的攝影師與龍晶睛認識的,時間是2017年,隨后受邀到湘西山區幫忙拍攝。“像這類大規模的,每次去都是在暑假期間,每年也就去這么一次,加上行程全部時間應該是8到10天吧。善吟共益也有好幾個隊伍,我們會分批跟,每支隊伍跟1到2人,進一個村。記錄的,應該說是整個十天下來所有人的行為吧?!?/p> 湘西州鳳凰縣板井小學原校長唐華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現有條件下,有支教老師優于無人到訪,“我們這里95%都是留守兒童,沒有人陪他們玩。他們(支教旅行的老師)來的時候,小孩能有七天的快樂,我認為還是比較好的,孩子們很缺少關愛。” 唐華還表示,相處了幾個月的支教老師走時,孩子們和他都會很傷心。幾輪過后,當形成了未來會有新老師到來的預期,學生們開始能夠慢慢習慣這種分離。 在善吟共益的其他項目點,當地對支教行動的看法又是怎么樣的?對拍攝視頻的行為是否會反感?記者聯系到花垣縣邊城鎮南太村、磨老村兩村的村支書。善吟共益往兩個村莊的小學都派駐了長期支教老師,并在當地舉行過支教旅行活動,拍攝過短視頻。 意外的是,相對于網絡上的輿論無比洶涌,當地卻似乎沒有太多的波瀾。 對龍晶睛的支教旅行、拍視頻和引起的輿論,村支書們似乎不太在意,表示對具情況體不清楚,但也稱沒聽過當地人對她的負面評價。而提到長期支教的老師時,他們的話多了起來,且均表達了認同:“很辛苦,也很認真”“真的在做支教、做實事”。其中一名村支書直言:“(當地)人家對她(龍晶睛)沒有什么評價,人家只是說那里支教的兩個老師很辛苦。尊重的是支教老師,不評價創始人。農村都是講究實際的?!?/p> 隨后,記者聯系到兩村的小學校長。對于龍晶睛團隊在當地拍攝短視頻,磨老村小學的龍校長表示印象里應該是在寒暑假期間,學校不上課,可能善吟共益的團隊跟孩子約定了去拍照。“校方不參與。我對拍視頻的情況不清楚,也不知道她的視頻發在哪里。至于帶孩子玩,大部分家長應該還是支持的,假期嘛,農村孩子也沒事做?!饼埿iL說道,“比如這個學期在搞那個夏令營活動,他們帶長沙的一些孩子和我們村的孩子互動,還是蠻可以的。” 提到長期支教老師時,龍校長的話一下子多了起來:“這些老師工作還是可以的,在學校實實在在地做事。非科班出身,沒有系統學過教育心理學等課程,但這些孩子熱情很高?!饼埿iL表示,之前學校對教學的要求變嚴格后,有些支教老師還是經受住了考驗,現在還有老師繼續在這里教書。但他也提到,曾有一學期來過四個支教老師,但后續都受不了,離開了。“他們沒有教育局給的工資,收入和生活費也不高?!?/p> 磨老村小學共有學前班到六年級共7個年級132名學生。除8名本校教師外,這學期來了三名善吟共益的支教老師。當記者提到“支教老師的頻繁流動會不會成為負擔”時,龍校長直接予以否認:“不會,學校沒有負擔?!彪S后,他又補充道:“支教老師過來肯定還是可以的,能減輕老師的一些負擔?!?/p> 南太村小學的吳祖恩校長告訴記者:“我覺得我們的學生是很喜歡她(龍晶睛)的,因為召集學生也是她們自己召集。我一般不在場,因為她們來(支教旅行)的時候一般是假期,像中秋節的時候也來過。我覺得,她在南太村也是做善事。她們的活動不占用上課時間,什么都不要我們的,就是來做一些公益事業,我們學校這邊沒有花費什么,沒有損失。”最后,他表示:“不管從什么角度來說,龍晶睛對鄉村教育應該還是很關心的。至于網絡上說的,那具體內幕我搞不清楚?!?/p> 據吳校長介紹,學校有學前班到五年級共6個年級,目前加上2名善吟共益派過來的長期支教老師,全部有8名老師。這些老師跟其他老師一樣,受校方管理,“每周十六七節課,語數英都教”。善吟共益是先與當地教育局聯系,再派老師到村里,與學校簽訂時長為一學期的合同。吳校長提供了一張題為“支教共建協議”的照片,甲方顯示為南太小學,乙方為長沙市善吟共益助學服務中心,協議周期為2021年9月1日到2022年1月28日。 “以前我們是一人一個班,從早教到晚?!眳切iL說道,“有支教老師還是有好處的,能增加一點新鮮血液,減輕老師的負擔?!?/p> 發稿當天,記者從善吟共益獲悉,機構已經召開理事會,進行復盤整改。長沙市民政局已經安排了第三方審計到機構進行內部審查。而針對網上不實言論,龍晶睛表示“正在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