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上接15版】 探索 3: 2016年將社會創新課程系統引入管理教育。這是長江商學院重視商學教育社會功能并引領世界管理教育創新的又一項引領式創新 “從全球各經濟體發展歷史來看,一個國家如果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可能會引發各種社會矛盾,包括收入與財富分配不均,階層固化,最終甚至可能引發社會動蕩,經濟長期停滯不前。” 而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經濟體少之又少:1960年被世界銀行列為中等收入的101個經濟體中,截至2008年,僅有13個國家和地區進入高收入行列,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經濟體,再能夠實現共同富裕又是難上加難。過去的共同富裕成功者都是依靠成熟而發達的市場經濟,加上有著濃厚社會主義烙印的比較完善的社保體系來實現的。換句話來說,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組合成就了共同富裕。 以美國為代表的一次分配和三次分配未能比較好地解決共同富裕問題。盡管美國具有成熟發達的市場經濟體制,先進而健全的企業群體結構及治理管理體系,傲視群雄的整體創新能力;企業群體在企業向善、社會責任、ESG等方面也具有多年的經驗及實踐;同時美國還擁有著稱于世的、世界領先的公益捐贈慈善文化,以及發揮著重大作用的社團組織及成熟而充滿活力的公民社會,但是美國仍然沒能實現共同富裕。反之,過去多年,其中產階層比例快速大幅萎縮,新冠疫情的影響令其收入和財富不均問題以及階層固化現象雪上加霜。 此外,全球大變局中科技的顛覆以及世界經濟發展模式的不平衡,使得已經實現共同富裕的國家也面臨巨大的挑戰。 基于以上思考,筆者認為:在全球大變局以及疫情后世界新秩序中,僅僅依靠過去的市場經濟以及社會主義社保體系的“兩手組合拳”或將無法實現與維持共同富裕。這些重大社會問題的真正解決需要第三只手——社會創新,來積極配合市場的“無形之手”和政府再分配的“有形之手”。社會創新在未來的共同富裕之中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應對日益嚴峻的重大社會問題(收入與財富分配不均、社會流動性下降與階層固化)以及可持續發展問題,僅僅依靠政府、企業、社團組織、公民社會及國際組織單一的力量以及單打獨斗的方式是很難解決的。這兩大社會問題的解決需要社會各類機構及力量的跨界通力協作才能有效地解決。社會創新的核心是通過跨界協作來整合社會資源,以尋求重大社會問題的解決之道。 基于這樣的考慮,2016年,長江成為全球第一家將“社會創新課程”列為EMBA學位項目選修課的商學院;2018年起,將“社會創新課程”列為EMBA項目必修課。倡導企業不僅僅為了創富,也要為解決社會發展問題而探索創新,推動構建和諧社會。 長江商學院努力發揮教育平臺的優勢,發揮思想、理念和研究所長,在社會創新上進行了一些探索。例如,“善果·枸杞”項目便是一次跨界協同,教育機構+長江校友企業+當地政府+個體農戶等多方通力合作,以社會創新方式精準扶貧的一次比較成功的案例。2015年,長江校友在學院組織下,通過與甘肅酒泉瓜州縣銀河村枸杞種植戶簽訂善購合同,幫助農戶搭建電子商務平臺銷售渠道,設計品牌、包裝、傳播等一系列商業模式,解決農戶枸杞銷售難的問題,幫助貧困農民獲得持續的、更好的、有尊嚴的經濟收入,最終實現自主脫貧。截至2016年,長江校友善購愛心枸杞21147公斤,累計金額近348萬元,銀河村558名低保農戶直接受益,戶均增收4631元,年收入提高35%。酒泉市政府特致《感謝函》給長江商學院,肯定此舉“幫助村民實現品牌化、規模化、電商化經營,做大做強當地枸杞產業”。如今,銀河村已更名為“銀河長江新村”,以感謝長江商學院在銀河村精準扶貧中的貢獻。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讓受助者“有尊嚴”的幫扶遠不止于此。“善果·枸杞”這個“以社會創新實現精準扶貧“的模式后來被長江商學院當作社會創新的經典案例保留了下來,希望可以被復制到更多欠發達地區,幫助農民實現脫貧。 “吉安”項目也是長江商學院在社會創新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一個案例。2017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90周年之際,長江商學院在這片紅色老區打響了一場通過社會創新實現精準扶貧的攻堅戰。我們通過配合吉安市政府、聯合當地企業、長江校友企業及長江商學院各方力量,摸索出一條“政府+產業+當地企業+長江商學院+校友生態體系”多位一體的社會創新新路徑,可持續地幫扶老區脫貧。2019年4月,吉安市遂川縣正式退出貧困縣,至此吉安5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成功。2020年,國家扶貧攻堅決勝收官之年,長江商學院因此獲頒由國務院扶貧辦、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網和《中國扶貧》雜志頒發的“中國優秀扶貧案例”獎。 探索 4: 打造一個培育新生代創富力量的全球生態體系 筆者提出的“新生代創富力量”,指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新大型企業(以《財富》世界500強企業為例),獨角獸公司和新富豪的產生及迭代。這個理念的提出希望可以反映新的經濟力量對傳統的或固有的經濟力量的顛覆。數據顯示,過去30年中國培育新生代創富力量的能力領先世界。 相比之下,日本、印度、歐盟等過去幾十年間,產生經濟上創富的力量比較有限。新生代創富力量不足的地方,年輕人的上升通道會非常有限,社會流動性就會大受限制。如果上升通道受限制的話,可能很難解決社會穩定與和諧的問題,近年來法國及智利的社會動亂就是一個例證。 新生代創富力量的持續產生,是中國發展模式的特點之一,也是經濟繁榮、社會進步與和諧、建設共同富裕社會的一個必要條件。 在培育中國新生代創富力量上,長江商學院做了一些思考、探索、創新與實踐。 2015年為了支持國家的“雙創”號召,長江啟動了長江創創社區。通過與騰訊(2015年起)、百度(2016年起)、京東(2017年起)、軟銀&微軟(2019年起)、字節跳動(2019年起)、阿里巴巴(2020年起)等戰略合作,打造了一個在國內有較大吸引力的創業及創新平臺及生態體系。自2015年成立以來,長江創創社區已累計開辦15期創業營。截至2021年1月,長江創創學員總數755人中,有30家學員企業已成功上市,35家學員企業成長為獨角獸企業。可以說,長江為年輕人打通更多上升通道、增加上升可能,為改進社會流動性下降問題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近年來,長江商學院把培育新生代創富力量的項目拓展到歐洲〔先后與聯合國企業司(UN Enterprises)、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合作〕、東盟經濟共同體,并計劃從2022年起把此項目推廣到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日韓,以打造一個培育新生代創富力量的全球生態體系。 在培養新生代創富力量的同時,長江商學院也正在通過強調社會創新來加強新一代企業領軍人物的社會責任感。我們希望這個項目可以為全世界培養一大批高度重視全球責任及社會創新的新一代企業領軍人物。 新生代創富力量的培養對于給年輕一代提供更好的上升通道可以做出重要貢獻。中國在這方面的經驗具有一定的全球可借鑒性、可復制性。面向未來,長江希望一步一步建立一個培養重視社會創新的新生代創富力量的全球生態體系。把中國發展模式的經驗以及長江商學院培育和推動新生代創富力量的創新及探索推廣到全球,為應對收入和財富分配不均、階層固化與社會流動性下降這兩個世界性重大問題,貢獻中國解決方案和中國智慧。這些項目的成功對于講好中國故事、提升中國的軟實力有著積極的意義。這也是長江商學院在全球責任及社會功能的一個核心部分。 長江商學院過去十九年間在引領全球管理教育創新方面做了一些努力與探索,這些創新的一個重要推手是聚焦管理教育和商學院的社會責任與功能。本文簡單總結并分享了長江商學院在重視人文關懷、弘揚公益與慈善、企業社會責任(CSR、ESG和企業向善等)、推動及引領社會創新方面的探索及實踐。希望和各界的同仁互學互鑒與共勉。同時,有鑒于實現共同富裕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社會創新的推動作用可能不容忽視。希望長江在社會創新領域的努力和探索、創新與實踐,能為國家的共同富裕提供思路,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