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一年。從關注農村弱勢群體、農產品銷售渠道拓寬到灌溉水渠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廣州社會組織在鄉村振興工作中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市有關工作部署,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廣泛動員引導社會組織積極參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制定出臺工作方案,召開廣州社會組織參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暨“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動員座談會,持續引導全市社會組織開展“千社扶百村”活動,實施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七項行動。 近日,從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了解到,今年以來,廣大社會組織發揚脫貧攻堅精神和服務社會、服務群眾理念,積極開展對口支援、特困群體幫扶、醫療助學、兒童關愛、疫情防控等工作,有效助力廣州市和對口幫扶地區實施鄉村振興。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廣州全市已有190多個社會組織參與160個幫扶項目,累計捐款捐物逾1.47億元。 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負責人表示,如今,廣州社會組織掀起的鄉村振興熱潮,正是今年上半年社會組織的一個工作縮影,這一系列行動,正切切實實地給鄉村帶來改變。 為群眾實現“微心愿” 截至上半年,廣州全市190多個社會組織累計捐贈的逾1.47億元愛心款物都用在了什么地方?據了解,關注弱勢群體,積極幫助老弱病殘、婦女兒童解決“急難盼愁”,協助政府做好社會兜底保障工作是此次一系列鄉村振興項目的目標之一。 今年,花都區慈善會先后開展慈善醫療(救助)、困境兒童服務站建設、殘疾致貧救助、人居環境整治、寄宿制學校改造等愛心援助活動,捐贈各種慰問物資和現金價值逾332.75萬元;從化區慈善會支出134.68萬元,大力開展如愿行動、殘疾人智能仿生手輔具適配資助、“兩癌”患病困難婦女慈善、救助救急救難-困難人員臨時救助等項目,服務3000多個群眾,實現1014個微心愿,救助25名“兩癌”患病困難婦女,資助4名殘疾人和3名特困人員。 在各區慈善會行動的同時,行業協會商會也在行動。其中,廣州市醫療行業協會開展21場“仁醫惠民·愛在羊城”“學黨史 暖民心”“我為群眾辦實事”黨員志愿服務實踐活動,組織10多家醫療機構為1000多困難群眾提供價值約20萬元的公益醫療健康服務;此外,他們還到梅州平遠縣開展“點亮心燈·放飛夢想”實現困境兒童微心愿公益活動,捐贈價值30萬元學習用品,為289名貧困學生實現微心愿。 多措并舉讓鄉村更美 除了幫助困難群眾,社會組織也在聚焦鄉村發展,積極發揮慈善力量。此前,廣州市慈善會便向全社會廣發《廣州市2021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暨深化“羊城慈善為民”行動倡議書》,支出1534.17萬元支持全國10個地區(云南省、甘肅省、陜西省、貴州省畢節市,省內清遠市、梅州市、韶關市和市內涉農地區),開展50個幫扶項目,惠及50個幫扶村。 與此同時,番禺區慈善會劃撥507.35萬元開展教育助學、培訓鄉村教師、建設灌溉水渠工程、敬老院改造等26個幫扶項目,支持貴州畢節市、省內梅州市等地鄉村振興;南沙區總商會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投入817萬元對貴州省安順市經開區、西秀區、紫云縣進行幫扶;廣州市華新公益基金會在廣州市2021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暨“千企幫千村 萬企興萬村”行動啟動儀式上認捐200萬元支持鄉村振興工作。 捐錢之余,廣州社會組織也在為鄉村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其中,廣州市社會組織聯合會與從化區慈善會聯合開展“從化荔枝公益定制活動”,動員組織省市57家社會組織、12家企業、5位愛心人士參與荔枝定制,購買金額逾66.6萬元;廣州市社會組織聯合會會同廣州市潮汕商會認購清遠市連南縣三排鎮鷹嘴桃5000斤,價值5萬元,全部捐贈給市兒童福利院、市老人院等社會福利單位;番禺區南村總商會發動73家企業,認購五華縣華城鎮鐵爐村農戶三華李1300多斤,購買金額1.048萬元;廣州市荔灣區螢火蟲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通過直播形式,協助果農銷售荔枝582箱,讓果農增收1.746萬元,同時購買荔枝126箱,全部贈送給荔灣、越秀區126名抗疫一線工作者。 教育振興創造未來 對鄉村來說,教育既承載著傳播知識、塑造文明鄉風的功能,更為鄉村建設提供了人才支撐。在不少社會組織看來,鄉村要發展,就要將教育事業發展起來。如今,廣大社會組織關心教育事業,情系困難學子,積極開展援助教育、助學幫教等活動,大力支持幫扶地區的教育發展和困難學子學習。 其中,廣州市高州商會捐贈500萬元,全力支持高州市教育事業發展;廣州開發區善德助學促進會開展“一對一”助學項目、山區學校基礎設施改造、“科技鄉村振興”和“政和有愛?情系陽山”愛心助學等活動,向貴州習水、云南紅河、內蒙古、湖南瀏陽、韶關、清遠、梅州等地方捐贈價值約679萬元的教學物資設備、云課堂和慰問金,服務學生6萬多人。 而廣州市利世慈善基金會堅持開展“利世精英學子一對一一家人長期獎學項目”活動,對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馬爾康、廣東梅州等地961名學生發放獎學金216.481萬元,助力貧困學生繼續接受教育;廣州市歐派公益基金會分別向寧夏固原市第一中學捐贈30萬愛心助學基金,向梅州市平遠縣發展教育基金會捐贈60萬元,向清遠市石角鎮田心希望小學捐贈4萬元的多媒體設備、電腦教學物資,支持幫扶地區教育發展。 (據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