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我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并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重要歷史時刻,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饭_發布之際,中央組織部、民政部負責人就《意見》起草印發和貫徹落實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請介紹制定《意見》出臺的背景和意義。 答: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統籌推進鄉鎮(街道)和城鄉社區治理,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基層治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必須抓好基層治理現代化這項基礎性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視察基層,肯定基層防控和治理的重要作用,為推進新時代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專門對健全黨組織領導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作出部署。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中央組織部、民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反復論證修改基礎上,起草形成了《意見》稿。1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意見》。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意見》。 《意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基層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是?!兑庖姟返挠“l實施,對于加強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構建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理有機統一的基層治理體制機制,提高基層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夯實黨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基層基礎,鞏固和發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層治理制度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問:《意見》起草工作主要遵循什么原則? 答:在《意見》起草過程中,中央組織部、民政部會同有關部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基層治理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論斷,切實提升對新時代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宗旨使命、目標任務、路徑策略的理解認識,重點把握了以下幾個方面原則:一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基層治理理論、實踐和制度創新,充分發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偉力。二是堅持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把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確保新時代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的政治方向。三是堅持全周期管理理念,總結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經驗,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體系,推動中國特色基層治理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四是堅持向基層放權、賦能、減負,持續糾治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讓基層干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強服務、促發展,切實提升基層綜合服務、兜底服務能力。 問:請介紹《意見》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答:《意見》共分為3個板塊7個部分:第一板塊由導語和第一部分構成,闡述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第二板塊由第二至第六部分構成,分別闡述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點任務。第二部分是完善黨全面領導基層治理制度;第三部分是加強基層政權治理能力建設;第四部分是健全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第五部分是推進基層法治和德治建設;第六部分是加強基層智慧治理能力建設。第三板塊由第七部分構成,突出黨中央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等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部署,闡述加強黨對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領導的有關要求。 《意見》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強基層治理頂層設計,充分尊重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既注意加強與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關于基層治理的決策部署和政策文件對表,增強系統性、協同性,又注意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基層治理創新實踐,增強針對性、可操作性。既著眼“十四五”時期發展目標直至2035年遠景目標科學謀劃、前瞻布局,又聚焦居民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靶向發力、精準施策。 問:請問《意見》對加強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是如何規定的? 答: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斷完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區治理得好不好,關鍵在基層黨組織、在廣大黨員。推進新時代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最根本的一條是加強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一是《意見》明確黨對基層治理的領導是新時代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的統領,將堅持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寫入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和主要目標,強調必須“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為關鍵”。二是《意見》將完善黨全面領導基層治理制度擺在首要位置,要求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健全基層治理黨的領導體制;構建黨委領導、黨政統籌、簡約高效的鄉鎮(街道)管理體制;完善黨建引領的社會參與制度,強調“涉及基層治理重要事項、重大問題都要由黨組織研究討論后按程序決定”;“注重把黨組織推薦的優秀人選通過一定程序明確為各類組織負責人,確保依法把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有關要求寫入各類組織章程”。三是《意見》把加強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的全過程和各方面,結合基層政權建設和基層自治、法治、德治機制建設各自任務,分別明確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實現形式,強調“加強鄉鎮(街道)黨(工)委對基層政權建設的領導”,“堅持黨組織領導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制度”,強化黨組織領導把關作用,全面落實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資格聯審機制,“提升基層黨員、干部法治素養”,“加強基層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 問:請問《意見》對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治理共同體是如何規定的? 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將其提升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深刻闡述了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意見》圍繞“打造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共享的基層治理共同體”的總體要求,對如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基層政府的主導作用、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基礎作用和社會力量的積極作用,作出了系統部署。在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方面,《意見》提出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加強鄉鎮(街道)、村(社區)黨組織對基層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的統一領導。在加強基層政權建設方面,《意見》提出要增強鄉鎮(街道)行政執行、為民服務、議事協商、應急管理、平安建設能力,強調“依法賦予鄉鎮(街道)綜合管理權、統籌協調權和應急處置權,強化其對涉及本區域重大決策、重大規劃、重大項目的參與權和建議權”,“確保管理服務有效覆蓋常住人口”,切實解決基層行政執法中“看得見的管不著、管得著的看不見”問題。在加強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建設方面,《意見》緊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重要指示精神,對組織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提出了制度性、規范性、程序性要求,強調“建立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備案制度”,“規范撤銷村民委員會改設社區居民委員會的條件和程序”,“規范村(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完善黨務、村(居)務、財務公開制度”等。在加強社會力量參與機制建設方面,強調“創新社區與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的聯動機制”。 問:請問《意見》對提高基層公共服務能力是如何規定的? 答: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廣大基層黨員干部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也是評價新時代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成效的第一標準。《意見》著眼于及時、高效回應群眾不斷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制度、機制、設施、隊伍建設等方面作出系統部署,切實做到居民有需求、基層有服務。在制度建設方面,《意見》提出要“研究制定社區服務條例”,“編制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完善支持社區服務業發展政策”,“推進社區服務標準化”。在機制建設方面,《意見》提出要優化鄉鎮(街道)政務服務流程,加快推行市域通辦,逐步推行跨區域辦理;加強村(社區)綜合服務、兜底服務能力建設;強調“實施政府購買社區服務”,“開展‘新時代新社區新生活’服務質量提升活動”。在設施建設方面,《意見》提出要推進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將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在隊伍建設方面,《意見》提出要“加強城鄉社區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引導高校畢業生等從事社區工作”。同時《意見》還就建設開發智慧社區信息系統和簡便應用軟件,提升便民服務效能提出明確要求。 【下轉0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