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新聞
   第15版:新聞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我國農村殘疾人貧困發展呈現三大趨勢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新聞

第15版
新聞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1年07月0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殘疾人事業藍皮書:中國殘疾人事業研究報告(2020~2021)》發布
我國農村殘疾人貧困發展呈現三大趨勢

    中國有8500萬殘疾人,他們日常生活狀態如何?社會保障方面有哪些進展?‘十四五’期間,殘疾人事業發展應該注意哪些問題?近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共同發布了《殘疾人事業藍皮書:中國殘疾人事業研究報告(2020~2021)》(以下簡稱藍皮書)。

    藍皮書由中國人民大學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院編撰,全面回顧了‘十三五’期間中國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發展歷程,總結了殘疾人事業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分為總報告、專題報告、地方報告、附錄四部分。

    總報告全面回顧了‘十三五’期間中國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發展歷程,總結了殘疾人事業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殘疾人事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總報告還分析了‘十四五’時期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形勢和面臨的挑戰,提出了‘十四五’殘疾人事業的發展方向和需要重點關注的短板問題。

    專題報告以殘疾人脫貧攻堅為主題,全面回顧了中國農村殘疾人脫貧攻堅進程,總結了中國解決因殘致貧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并分析了殘疾人貧困治理的未來發展方向;對民族地區殘疾人脫貧攻堅、農村貧困殘疾人‘兩不愁三保障’、農村貧困重度殘疾人托養照料、農村殘疾人脫貧攻堅重點行動、社會力量參與殘疾人扶貧等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地方報告則選取了河南、陜西、云南、貴州四個省份,分別梳理了各地農村殘疾人脫貧攻堅的進程,總結了貧困地區農村殘疾人脫貧攻堅的做法和經驗。

    藍皮書指出,經過多年的扶貧開發和脫貧攻堅,我國農村殘疾人的整體性貧困得到根本性改變,貧困發生率大幅度下降,貧困程度得到極大緩解。

    藍皮書強調,殘疾人事業順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在‘十四五’時期關鍵是要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更加關注農村殘疾人,注重提升殘疾人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強化基礎設施和完善工作體制,以進一步提升廣大殘疾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農村殘疾人

    貧困結構發生變化

    藍皮書指出,經過多年的扶貧開發和脫貧攻堅,我國農村殘疾人的整體性貧困得到根本性改變,貧困發生率大幅度下降,貧困程度得到極大緩解。

    農村殘疾人脫貧攻堅取得如此成就源于中國特有的殘疾人事業發展道路,即將殘疾人事業納入國家戰略,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參與、殘疾人組織充分發揮作用的貧困治理組織體系,以及“殘疾人家庭—殘聯組織—政府”的信任合作機制。

    未來貧困殘疾人仍然是農村相對貧困治理的重點人群,殘疾人的貧困治理模式需要根據貧困結構的變化進行相應轉變。

    藍皮書指出,當前。

    一是貧困殘疾人分布呈現“小集中、大分散”特征。

    一方面,貧困殘疾人向特定區域集中。分析建檔立卡未脫貧殘疾人的地區分布,北京、上海、江蘇等地區的農村建檔立卡殘疾人已全部脫貧;福建、天津、廣東等尚有少數未脫貧殘疾人,預計很快將脫貧;海南、西藏、重慶、寧夏、青海、吉林、黑龍江、內蒙古、遼寧、山西、新疆等地貧困殘疾人數量雖然較東部多,但是總體上看,在2020年底完成脫貧任務不成問題。但是河北、甘肅、四川、安徽、湖南、陜西、江西、云南、廣西、貴州、湖北和河南的建檔立卡未脫貧人數較多,尤其河南和湖北兩省人數占全國的比例較高,脫貧任務較為艱巨。

    另一方面,由于殘疾人發生呈現隨機性,殘疾發生率在全國呈現較高的一致性,故殘疾人家庭呈現高度離散特征。在這些殘疾人家庭中,貧困發生也具有偶然性,進一步加劇了貧困殘疾人家庭的離散特征。即使在貧困連片地區,貧困殘疾人也零散分布于村落之中。經過精準脫貧之后,貧困殘疾人的分布將更加零散。

    二是貧困殘疾人出現“沉底”現象。

    經過大規模的扶貧開發和脫貧攻堅,越來越多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了貧困行列,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弱勢群體難以依靠自身的力量脫離貧困境地,沉入貧困的底層。這些人員主要由老弱病殘、鰥寡孤獨人員等組成,尤其是部分殘疾人家庭(包括一戶多殘家庭、重度殘疾人家庭、精神殘疾人家庭等)面臨發展困境,由此掉入貧困陷阱之中,成為長期貧困對象。

    分析現有未脫貧殘疾人的人口學特征,其呈現老齡化(以老年殘疾人為主)、重度化(一級和二級重度殘疾人占多)特征,且逐步向精神殘疾、智力殘疾、多重殘疾等殘疾類型集中,脫貧難度進一步加大。農村建檔立卡未脫貧人員的人力資本低。從識字率看,15歲及以上建檔立卡未脫貧人員的識字率僅為66%;從受教育程度看,在未脫貧殘疾人中,30%未接受過教育,超過1/3的僅接受過小學教育。再看就業,15~59歲年齡段的建檔立卡未脫貧對象的就業比例僅為37%;在就業的建檔立卡對象中,靈活就業人數占45%,從事農村種養業的人數占40%。建檔立卡未脫貧人員未就業的主要原因是喪失勞動能力,這部分人占全部未就業人員的一半以上(57%)。農村貧困殘疾人口的上述變化將進一步加大其脫貧難度。

    三是殘疾人向貧困邊緣聚集。

    經過多年的扶貧開發和脫貧攻堅,絕大多數殘疾人及其家庭擺脫了絕對貧困狀態,但是多數家庭仍然處于“脫貧不脫困”的狀態,家庭生計條件差、個人發展能力弱,長期徘徊于貧困邊緣,成為相對貧困人口的主要組成部分。

    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

    針對上述問題,藍皮書強調,“十四五”時期殘疾人保障與發展應著力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提高殘疾人就業質量和健康水平,建立殘疾人家庭支持體系,促進殘疾人的社會融入,實現殘疾人事業的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滿足殘疾人的多元化、多層次需要,促進殘疾人的全面發展。

    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方面,過渡期內繼續實施貧困殘疾人相關幫扶政策。將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和貧困邊緣殘疾人全部納入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及時對返貧殘疾人和新致貧殘疾人給予幫扶。做好易地搬遷殘疾人后續幫扶工作。繼續實施基層黨組織助殘扶貧等項目,持續開展并完善東西部殘疾人工作協作和殘疾人幫扶協作。保障農村殘疾人的宅基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資產收益分配權等權益。在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幫助殘疾人共享集體經濟發展成果。扶持農村殘疾人參與富民鄉村產業,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制定實施解決城鄉低收入殘疾人家庭困難的政策措施。

    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方面,遵照“普惠+特惠”原則,建立健全多層次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包括:基于家庭結構類型改進最低生活保障,降低殘疾人家庭低保準入門檻,提高殘疾人家庭低保補助水平;完善“物質+服務”救助方式,為貧困殘疾人及其家庭提供個性化服務;加強困難殘疾人臨時救助,做好重大疫情等突發公共事件中困難殘疾人急難救助工作;擴大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范圍,提高康復救助水平,切實保障貧困家庭兒童康復權利;建立健全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動態調整機制,適當擴大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范圍,較大幅度提高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水平;加大對貧困殘疾人社會保險參保補貼力度,提高殘疾人社會保險參保率;建立殘疾人基本型輔助器具補貼制度。

    建立殘疾人家庭支持政策方面,完善殘疾人護理照料體系。鞏固家庭在照護服務體系中的基礎性地位,建立喘息服務制度,幫助家庭成員提升照護服務能力水平;發揮社區在照護服務體系中的依托作用,發揮城鎮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陣地作用,為重度殘疾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鼓勵以村為單位設立鄰里互助服務點,為殘疾人提供助餐、助潔、助行、助購、助醫等服務;依托和整合現有的醫療衛生、養老、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等資源,為重度殘疾人提供集中照護服務;探索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以護理需求為主要受益依據,切實將重度殘疾人納入保障范圍;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托殘服務,完善居家養老托殘疾服務體系。保障殘疾人基本住房安全便利。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優先安排公共租賃住房,不斷改善殘疾人居住條件;在實施農村危房改造中,優先解決低收入殘疾人家庭住房安全問題;城鎮保障房建設、農村危房改造統籌考慮無障礙需求。開展殘疾人社會工作和家庭支持服務。開展殘疾人社會工作服務,建立殘疾人社會支持網絡,讓更多殘疾人有“微信群”“朋友圈”;為殘疾人家庭提供喘息服務、心理輔導和康復、教育等專業指導。

    促進殘疾人的社會融合方面,出臺《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提高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法律約束力。建立健全無障礙設施建設機制,實現無障礙環境的系統化建設,規范無障礙環境設計和無障礙環境管理。加強社區無障礙建設和家庭無障礙改造,便利殘疾人日常生活;在鄉村建設行動、城市更新行動中統籌推進無障礙設施建設和改造,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同步開展無障礙改造。推廣便利普惠的電信服務,加快政府政務、公共服務、電子商務、電子導航等信息無障礙建設,加快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自助公共服務設備無障礙化普及。鼓勵殘疾人參加公共文化活動,持續開展殘疾人群眾性文化活動,不斷滿足殘疾人文化需求、增強殘疾人精神力量;豐富中西部和農村地區重度殘疾人文化服務,為盲人、聾人提供無障礙文化服務;鼓勵省市級電視臺、人民廣播電臺、網絡視聽媒體和融媒體中心開設殘疾人專題節目;發展特殊藝術,鼓勵殘疾人參與文化藝術創作,扶持殘疾人特殊藝術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和特殊藝術師資培養。實施“殘疾人康復健身體育行動”,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將殘疾人作為重點人群,組織殘疾人參加各級各類全民健身活動,推動殘疾人康復體育身邊化服務。(皮磊/整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色之久久综合|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线观看| 日韩亚洲欧美久久久www综合网| 色狠台湾色综合网站|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亚洲欧美国产∧v精品综合网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一本大道加勒比久久综合| 婷婷五月综合激情|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绿巨人 | 色噜噜成人综合网站| 日本丶国产丶欧美色综合|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九色|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5g|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麻豆 | 欧美激情综合网| 欲色天天综合网|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亚洲| 99久久国产主播综合精品|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尤物app| 亚洲欧美综合中文| 色综合婷婷在线|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 狠狠色噜噜色狠狠狠综合久久|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综合网| 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蜜桃网|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 欲色天天综合网|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亚洲综合网站色欲色欲| 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分享| 色婷婷六月亚洲综合香蕉|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 |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