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9年以來,北京市在西城區、海淀區、朝陽區試點建設養老家庭照護床位共3200張。近期,隨著《北京市街道(鄉鎮)養老照料中心建設資助和運營管理辦法》和《北京市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管理辦法(試行)》的相繼出臺,北京市民政局出臺了《北京市養老家庭照護床位建設管理辦法(試行)》,進一步豐富和創新養老服務床位供給,將養老床位“搬”進了家門。今年,北京市將在城六區建設2000張養老家庭照護床位。 養老家庭照護床位是北京市就近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的臨時托養床位、養老機構的集中照料床位共同構成北京市養老服務“三張床”,屬于為北京市老年人提供“床邊、身邊、周邊”就近長期照護服務的其中“一張床”。 區別于一般在家養老,養老家庭照護床位依托就近的養老服務機構,通過家庭適老化改造、信息化管理、專業化服務等方式,將養老服務機構的服務環境搬到老年人家中,將專業的照護服務送到老年人的床邊,提升居家生活的失能、重殘老年人的專業照料服務水平和生活質量。讓老年人不離開熟悉的生活、居住環境,以家庭為基礎,充分發揮家庭成員在老年人照料中的基礎性作用,為家庭照護增能,提升家庭照護的功能和水平,滿足老年人原居安養的愿望。與機構床位相比,家庭照護床位沒有床位費的成本壓力,一定程度上也減輕了老年人家庭的經濟負擔。 由篩選出的養老服務機構根據協議明確的服務內容、服務時間、服務頻次、服務收費、權利義務、風險責任分擔機制、爭議糾紛解決途徑等為服務對象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健康管理、輔具支持、心理服務、居家安全協助等服務,并為家庭照護者提供護理技能提升培訓。值得一提的是,市民政局還協調了衛生健康部門,將享受養老家庭照護床位的老年人納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家庭醫生簽約范疇,提供免費建立健康檔案、免費體檢、預約轉診、開具長處方等服務。符合家庭病床條件的可申請開設家庭病床,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按照家庭病床規定進行管理,提供醫療服務,發生的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實時結算。 具有北京市戶籍居家生活并經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確定為重度的失能老年人或重度殘疾老年人。城鄉特困供養人員可擴展到中度失能老年人。文件中所稱重度殘疾老年人是指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且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視力、肢體殘疾老年人或殘疾等級為一、二、三級的智力殘疾老年人。 有意愿建立養老家庭照護床位的服務對象或其代理人,可向常住地所在區民政局公布的養老服務機構提出申請,原則上應就近選擇服務機構。根據需要對老年人的居住環境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使居家環境能基本滿足重度失能老年人和重度殘疾老年人的居家養老服務條件,并安裝必要的緊急呼叫、智能穿戴、智能感應、遠程監控、信息傳輸等設備。 (據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