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新聞
   第15版:新聞
   第16版:第十一屆(2021)中國社工年會
青年社工機構創業者的公益情懷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新聞

第15版
新聞

第16版
第十一屆(2021)中國社工年會

新聞內容
2021年03月1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新時代的責任與擔當
青年社工機構創業者的公益情懷

    甄建雷團隊組織聽障人士開展小組活動

    王新童(右三)帶領志愿者們一起登門為老人服務

    北京市密云區惠澤華齡社會工作事務所主要從事農村養老服務

    ■ 本報記者 蘇石偉

    近年來,隨著社會工作的迅速發展,社工機構運營者的年齡結構也變得豐富起來,90后的社工創業者陸續涌現出來,他們在多數同齡人選擇積累財富的年紀里,投身社工事業。

    是什么促使他們做出了這樣的選擇,他們又為社工行業帶來了什么?《公益時報》記者采訪了的其中幾位代表,了解到了他們心中的“社工情結”。

    動力源自內心情懷

    1994年出生的山東男孩甄建雷,2017年畢業于北京農學院社會工作系,現任北京市通州區心港殘障社會服務中心的主任,也是該機構創始人之一。他說自己出生在山東臨沂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經濟條件不算好,從小貧苦的生活經歷給自己內心留下了很深的印痕,因此相對其他工作,他對“服務于人”的事情更感興趣。他說:“做社工工作可以讓自己去感受、理解他人,并且與大家產生情感上的連結,給需要幫助的人帶來精神與物質上的慰藉,我覺得這是門很深的學問。”

    甄建雷在上大學前并沒有接觸過社會工作,是被調劑到社工專業的,但他一直為此感到慶幸。大學四年里,甄建雷專業課成績一直很突出,也曾多次作為交換生和實習生接觸到更大的平臺。

    2017年畢業前夕,甄建雷叫上兩名同學一起,開始在老師的幫助下籌備屬于自己的社工機構。畢業幾個月后,他們正式成立了北京市通州區心港殘障社會服務中心。“因為相比到其他機構打工,我覺得自主創業更能準確地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我們機構的服務領域包括殘障社會工作、青少年社會工作、社區社會工作三部分,目標與愿景分別是打破社會障礙人士與社會環境的壁壘,實現人與社會的融合,以及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優質的社會工作專業服務?!闭缃ɡ渍f道。

    與甄建雷想法類似的還有“準90后”北京女孩王新童,1989年出生的她是北京市密云區惠澤華齡社會工作事務所的創始人。王新童出生在京郊山區一個農村家庭,從小身邊就有很多農村留守老人,小學時身為少先隊大隊委的她,每周都要帶同學們一起到這些老人家里做志愿者。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對老夫婦,由于兒女常年不在身邊,家里環境極差,王新童總帶著同學們一起幫他們打掃屋子、拔院里雜草、陪老兩口聊天等,這樣的習慣一直持續到二老過世。從那時起她就想到,如果擁有更專業的服務能力,是否能帶給這些老人更好的幫助呢?

    王新童說,由于家里大部分親戚都是農村的,所以自己非常了解農村老人的生活狀態:年紀大了種不了地時就沒了經濟來源,全指望子女。如果子女收入不高,老年人就只能靠積蓄度日,省吃儉用。每當她想到一個辛苦大半生的長輩不應該有這樣的遭遇,心里就會有強烈的沖動去改變這種狀況。于是大學階段她選擇了社會工作專業,畢業后創辦了自己的服務機構。

    當然,除了這些“科班出身”的年輕人,心懷“社工情懷”的青年創業者中也不乏從其他領域“跨界”或“兼營”的人士。例如來自吉林的小伙李文學,本科學習金融專業的他畢業后先是到海外留學,歸國后自主創業成立了電商公司,以運營電商孵化和服務平臺為主業。三年前他開始涉足社工領域,同時運營起一家社工機構。

    李文學告訴記者,申辦社工機構,承接社工項目是他很早前就想好要做的事。創業的前幾年里除了管理公司外,自己一直都在堅持學習社工知識、了解行情、積累資源等。李文學說,在他看來,一名合格的企業家不僅要會掙錢,還要有社會責任感,懂得回饋。多運營一個社工機構并不會讓自己有太多負擔,卻可以實現更多的社會價值。而且從另一個角度講,社工服務也是未來社會的主流趨勢。

    1991年出生的李文學,自幼就和經商的母親一起走南闖北,母親在年紀大了以后回到老家做起了養老產業,這也給了他不少啟發。三年前在電商公司走上正軌后,他決心要為家鄉地區填補上社會工作領域的空白,向老家當地的政府部門提出意愿,經過數月努力,終于成立了吉林省柳河縣的首家社工機構——柳河縣鴻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要關注農村留守勞動力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人群。

    新思維造就新成就

    《公益時報》記者通過采訪獲悉,這些年輕的創業者們參與社工事業也不僅是憑著一腔熱情,他們將很多年輕人的創新思維都用到了工作當中,并帶來了不錯效果。

    例如甄建雷,近幾年針對通州區聽障人士心理建設方面所開展的線下項目,就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甄建雷說,雖然從市區和鄉鎮都有殘聯,但他們更多是執行政策,辦理殘疾證、下發通知、進行無障礙改造等。他認為,很多殘疾人士面臨的問題是心理層面上的,該領域的支持急需重視起來,而他選擇的方式就是通過文化活動來帶動他們。

    “看似是文化活動,其實是心理上的幫扶,帶給他們自信?!闭缃ɡ渍f,有些聽障人士因為自卑不愿走出門與外界接觸,尤其農村地區,城市的聽障人士大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社交圈,能保持基本正常的生活狀態,而農村的聽障人士很多除了自己父母外沒有任何交際,甚至連手語都不會。為解決這一問題,甄建雷帶領團隊來到各個鄉鎮,與管理部門對接,將當地的聽障人士組織起來,分成小組開展線下文化活動。

    一般先教他們一些簡單的手語,鼓勵他們表達心聲,介紹自己想法和愛好等。等到“破冰”之后,再讓他們通過聯誼游戲來建立信任,產生更多的感情溝通。甄建雷說,一開始很多聽障人士還要家人陪同才敢來,后來開始愿意自己來了,活動的內容也變得愈加豐富,包括文娛晚會、才藝比拼、政策科普等。團隊里也有了自己的“骨干”,聽障人士們開始自己想創意,參與到組織過程中。

    王新童開發的“鄰里互助式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更是得到了當地民政系統和村民們的認可。王新童說,自己發現很多農村老年人受傳統觀念束縛,認為入住養老院意味著子女不孝,不愿意接受,但子女又為了生計長期在外打工無法照他們。于是她通過挖掘培育社區中低齡老年人、婦女等成為志愿者,搭建了鄰里互助平臺,服務本社區中高齡、空巢、失獨老年人,滿足老年人精神慰藉、家務助理、慢病管理三項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王新童說,這種鄰里互助式居家養老的突出優勢有兩點:一是接受服務的老年人不需要離開家到陌生的環境中去養老;二是鄰居作為老年人所熟悉的面孔能降低老年人的戒備心理。

    2016年,王新童所在的北京市密云區惠澤華齡社會工作事務所還成為全市精準救助試點機構,開始嘗試為低保低收入人員增能增收;同時組織流動人口走進空巢老年人家中服務,拓寬了志愿者服務隊伍,獲得了福彩公益金和北京志愿者聯合會的項目支持。2018年,開始給老年人建立醫療檔案;建立養老驛站,日間照料、送餐服務、剪發服務、家電維修、代買代繳,讓更多老年人享受社區照料服務;走進農村為1000余名農村的老年人建立臺賬,提供鄰里互助服務。

    經過6年努力,王新童和自己的團隊承接了政府購買項目20余個,提供優質服務上萬人次,為20余名青年解決了就業。他們的“三社聯動”服務項目被北京市民政局評為2017年度“三社聯動”服務示范項目,2018年底北京市密云區惠澤華齡社會工作事務所被評為5A級社會組織,2020年度王新童本人還被授予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等榮譽。

    甄建雷、王新童、李文學這些年輕的社會工作創業者,為社會工作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活力。他們表示,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同齡者加入,共同肩負起推動社工事業發展的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精品|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在线|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综合区 |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一区|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88|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 欧美成电影综合网站色www| 国产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精品| 18和谐综合色区|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日本欧美产综合在线|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高清| 伊人丁香狠狠色综合久久|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蜜芽五月 | 伊人亚洲综合网| 婷婷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狠狠色噜噜色狠狠狠综合久久| 五月天激情综合网| 色综合网天天综合色中文男男| 18和谐综合色区|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社区 | 久久综合给久久狠狠97色| 一本综合久久国产二区|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婷婷 |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色欲| 久久综合鬼色88久久精品综合自在自线噜噜 |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综合网|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九七| 婷婷五月综合丁香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