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王勇 2021年2月,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慈善信托(以下簡稱“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對外發布信息,經資產評估,以2020年6月末為基準日,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全部資產凈值141.79億元。 以此計算,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成為我國首支資產規模超百億的慈善信托,也是國內資產規模最大的慈善信托。 同時披露的信息顯示,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成立兩年來,基金已經累計通過萬向三農集團對外資助4640.90萬元。 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的初始財產是萬向三農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向三農集團”)全部股權。萬向三農集團由魯冠球和魯偉鼎于2000年出資6億元創立。 從6億元到141.79億元,從企業到慈善信托,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是如何做到的呢?作為慈善信托,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是如何運作的呢?與萬向三農集團之間是怎樣的關系,日常如何決策運作?其對外資助等在慈善事業上的投入是怎么操作的? 兩年間 資產規模增長29.08% 慈善中國披露的數據顯示,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慈善信托于2018年6月29日在杭州市民政局備案成立。委托人為魯偉鼎,受托人為萬向信托股份公司,信托財產總規模為委托人持有的萬向三農集團有限公司的股權(對應出資額6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萬向三農集團由魯冠球和魯偉鼎于2000年出資6億元創立,是萬向服務于“三農”的農業產業集團,擁有遠洋捕撈、種業、杏仁露、山核桃基地等幾大系列農業產品。 2017年,萬向三農集團的營收達53.7億元,凈利潤約13億元,其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市值在40億至50億元,未上市公司資產同樣極為龐大。 《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年度報告2018/2019》披露的數據顯示,經資產評估,萬向三農集團截至2018年6月末的全部股東權益價值為109.85億元。 2年后,經資產評估,以2020年6月末為基準日,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全部資產凈值141.79億元。 以此計算,在魯偉鼎捐出萬向三農集團全部股權設立慈善信托后的兩年間,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資產規模增長了29.08%——不但沒有減值,還遠高于我國一般慈善財產的保值增值水平。 資產規模快速增長的秘訣 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資產的快速增長是如何取得的呢? 據萬向信托慈善信托部總經理李元龍博士介紹,萬向三農集團有限公司的股東權益價值的增長主要來源于萬向三農集團所持有的公司的價值增值。 萬向三農集團有限公司持有上市公司承德露露、萬向德農和航民股份的股份;控股浙江大洋世家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硝石鉀肥有限公司、洛陽氟鉀科技股份公司、杭州品向位食品有限公司等;參股浙江網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萬向財務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 設立慈善信托以來,萬向三農集團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公司經營穩定,發展前景較好。 從企業到慈善信托,財產性質的改變并沒有影響企業的發展,是如何做到的呢? 李元龍表示,這源于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以企業經營為持續來源、社會公益為終極目標,實現產業發展和慈善捐助聯動,形成了“利他共生,共創共享”的全新模式。 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慈善信托實行董事會決策、受托人管理、監察人監督的制度,形成了穩定的運行機制和完備的內部治理機制。 董事會、受托人、監察人根據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的《憲章》《章程》《慈善信托合同》等信托文件和國家法律規定履行職責。 目前,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董事長是魯偉鼎,還有四名董事,分別是李鸝、肖風、沈志軍、莫凡。信托監察人為魯澤普。 作為萬向三農集團的股東,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按照公司法規定行使股東權利,保證萬向三農集團及其下屬公司治理結構清晰,保持萬向三農集團經營戰略的持續性。 萬向三農集團成為產業投資、慈善捐助和基金的貫通樞紐和支撐力量。“‘基金做慈善,經營做支撐’,萬向三農集團及各子公司,從產生效益到產業扶志,再進一步到做好公益慈善。經營做得越好,產業扶志帶動就越強,慈善資助能力就越強。”李元龍強調。 基金資產價值穩定增長,驗證了股權慈善信托這個新型模式基本成功,形成了企業經營、產業扶志、公益慈善的良好聯動模式,既能保障萬向三農集團及各子公司的戰略穩定、持續發展,又能夠以良好的產業發展為持續的慈善事業提供支撐。 對外資助 主要由萬向三農集團實施 按照《慈善法》的規定,慈善信托是基于慈善目的而設立的,開展慈善活動是應有之義。在保證萬向三農集團良性運營,使資產規模不斷增長的同時,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在慈善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憲章》規定,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的宗旨是讓農村發展、讓農業現代化、讓農民富裕,以影響力投資、以奮斗者為本、量力而行做實事。 根據《憲章》,目前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的慈善活動主要包括兩類:對外資助和影響力投資。 對外資助方面,成立兩年來,累計通過萬向三農集團對外資助4640.90萬元。主要包括:扶助孤兒成長、特困生讀書、殘疾兒童生活、孤寡老人養老的“四個一萬工程”;支持“十萬人留學中國計劃”;支持浙江農業技術推廣,獎勵優秀農技工作者;扶助蕭山生活困難群眾;資助寧圍街道中小學助教助學;扶持經濟落后村鎮發展。 那么,這些資助具體是如何做出的呢?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作為受托人的萬向信托、萬向三農集團各自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據李元龍介紹,基金董事會決定基金慈善活動的方向和具體目標,決定資助對象、資助計劃、資助路徑。信托文件中就慈善項目的篩選和執行資助制定了規則,作為慈善資助的管理辦法。項目篩選后由慈善秘書就項目制定管理辦法,報基金董事會批準后執行,作為每個資助項目管理的依據。 資助的資金來源是萬向三農集團的經營所得。由萬向三農集團董事會根據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以及股東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資助項目的計劃,制定利潤分配方案并提交股東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審議批準。 對外資助的具體形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萬向三農集團對外資助;另一種則是由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對外資助。目前第一種為主。 萬向信托作為受托人,依照信托文件的規定來履行受托人職責,承擔信托財產的管理、運用和資助等具體事務,以信托為載體明確財務管理制度和信息披露等規范,保障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專業、穩定地運營。 “總體上按照公益項目開展進度安排資助資金,按照目前安排的資助項目計劃來看,今后會逐漸增加資助金額,特別是會增加與鄉村振興相關的公益投入。”李元龍表示。 更多收益 被投入到影響力投資上 《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年度報告2018/2019》披露的數據顯示,萬向三農集團2018年凈利潤為7.17億元,2018年未向原股東魯偉鼎以及現股東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分紅。 同時,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成立一年以來通過萬向三農集團資助2326.1萬元;成立兩年以來通過萬向三農集團資助對外資助4640.90萬元。年均資助額在2300萬元左右。 對比上述數據可以發現,萬向三農集團的大部分收益并沒有用于對外資助,那么這些收益用在哪里了呢? 據李元龍介紹,除了對困難人群做直接幫扶以外,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更注重產業扶志的方式,主要通過影響力投資,帶動就業增加、農民增收、環境改善。“產業扶志,以經營的思維做慈善”是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的運作理念。 目前萬向三農集團及其下屬公司,是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的全部投資,由萬向三農集團保持原有經營戰略繼續開展三農相關產業投資。萬向三農集團經營所得,都用于資助、企業日常經營和投資。 這些投資實現了怎樣的公益價值呢?“目前慈善信托運行的時間還不夠長,正在考慮引入合適的方式,評估和表達公益效果和影響力投資效果。”李元龍表示。 據李元龍介紹,當前的效果主要從覆蓋的農業產業領域和帶動農民就業增收方面顯現出來。作為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的全資子公司,萬向三農集團圍繞“三農”展開產業板塊,涵蓋種植業、捕撈業、農產品加工等領域;在北京、甘肅、東三省開展玉米種業研發;在河北開展野生杏仁加工;在杭州建設山核桃種植生產基地;遠洋漁業跨越五大洲、四大洋,在世界范圍內開展捕撈和加工業務,為“漁民要吃飯,人們要吃魚”探索路子。萬向三農集團整合科研、生產、市場三大資源,實現科研成體系、生產成規模、市場成網絡。所屬企業幫助當地農戶就業增收。為保障原料安全,保護農民利益,萬向三農集團始終扶持農產品的種植,保證收購環節的合理利潤,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多年努力下,直接帶動40余萬農民增收。 將長期踐行鄉村振興戰略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作為以“讓農村發展、讓農業現代化、讓農民富裕”為宗旨的慈善信托,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下一步將如何做呢? 李元龍表示,“讓農村發展、讓農業現代化、讓農民富裕”是萬向創始人魯冠球一生的愿望,傳承和接續為實現這一愿望而做實事,為共同富裕做力所能及的事,是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過去和未來都一以貫之的主要方向。 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慈善信托財產和收益將全部用于開展慈善活動,主要由萬向三農集團開展三農相關產業投資,以公益精神和社會參與的方式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正在進一步提升公益戰略,緊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圍繞“農村、農業、農民”,重點聚焦“自然和生態”“教育”“濟困”三大方向,落地實施生態保護與三農發展雙贏模式的公益項目,擴大“魯冠球教育獎”資助范圍,探索阻斷返貧和貧困代際傳遞的持續有效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