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專題
   第14版:新聞
   第15版:新聞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貧困殘疾人脫貧摘帽“一個都不能少”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新聞

第15版
新聞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0年12月0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貧困殘疾人脫貧摘帽“一個都不能少”

    脫貧難,有殘疾人的貧困家庭脫貧更難。因為貧困殘疾人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堅中之堅,是脫貧攻堅中最難啃的“硬骨頭”。

    然而,重慶市奉節縣汾河鎮大坪村49歲的廖良瓊家,丈夫下肢癱瘓,自己肢體殘疾。夫妻倆靠廖良瓊一條健康的腿、丈夫的雙手養殖土雞,不僅摘掉了貧困戶帽子,還成為脫貧致富的先進典型。2018年,廖良瓊被評為奉節縣“巾幗脫貧標兵”和“感動重慶十大人物”,這個家庭也被評為“重慶十大最美家庭”,2019年又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

    在重慶的殘疾人貧困戶中,像廖良瓊家這樣摘掉貧困“帽子”的典型,幾乎每個區縣、每個鄉鎮都有。

    “目前為止,全市建檔立卡的98095名殘疾貧困人口中,已有95389人實現脫貧,殘疾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28%,余下貧困殘疾人也都已達到脫貧標準,將在年底前摘帽。重慶將高質量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的目標任務。”重慶市殘聯負責人說。

    重慶是如何做到貧困殘疾人脫貧摘帽“一個都不能少”的?

    政策推動

    殘疾人脫貧,需要來保障“兩不愁三保障”的實現,切實增強殘疾人脫貧的內生動力。

    重慶市在脫貧攻堅中,各相關部門協同作戰,先后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殘疾人脫貧的惠殘政策,從而加快了殘疾人脫貧的步伐。

    在政策推動中,全市殘聯系統認真履行“代表、服務、管理”職能,除督促各地全面落實好相關殘疾人兜底保障政策外,還積極爭取有關部門支持,推動將符合條件的貧困殘疾人全部納入低保、特困人員供養、殘疾人“兩項補貼”、社會救助等政策保障范圍;推動出臺了重度殘疾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府代繳、重度殘疾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繳費資助、29項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等惠殘政策;及時出臺了殘疾人自主就業創業扶持、“一戶多殘”家庭特惠幫扶政策;全面落實了殘疾人自主就業創業扶持、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殘疾人兒童康復救助等特惠政策,為確保殘疾人實現“兩不愁三保障”脫貧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永川區勝利路街道永鋼村的亢祖貴家是“一戶四殘”家庭,除自身視力殘疾外,妻子和兩個兒子都是智力殘疾。

    如今,這個家庭在“一戶多殘”家庭特惠幫扶政策的激勵下,通過自身不懈努力,到企業就業增加收入等,家庭月收入達6000余元,摘掉了貧困的帽子,日子也過得舒心起來。

    在實施“一戶多殘”幫扶特惠政策中,針對亢祖貴這個貧困家庭的情況,市殘聯出資3萬元,永川區殘聯和勝利路街道籌資1萬多元,幫助改造了亢家的房屋,添置了家具,將亢祖貴的大兒子亢益龍送入永川區特殊教育學校上小學,二兒子亢宗旺送入永川區長康中西醫結合醫院進行康復訓練。

    永川區是重慶市率先推出“一戶多殘”家庭幫扶項目的區縣,目前全區1077戶“一戶多殘”家庭全部受益,613戶“一戶多殘”貧困家庭生產生活條件全面改善,96戶建檔立卡的“一戶多殘”家庭已全部脫貧。

    據了解,自2018年底以來,重慶市殘聯已先后落實專項幫扶資金1653萬元,對全市“一戶三殘”建檔立卡和“一戶四殘”及以上的殘疾人家庭實行全覆蓋幫扶。各區縣也結合本地實際,相繼制定了“一戶多殘”家庭幫扶方案,開展“一戶一策”精準幫扶行動。截至今年6月底,各區縣已累計投入6000余萬元,共惠及1.2萬余戶“一戶多殘”家庭。

    幫扶助力

    貧困殘疾人的幫扶有其特殊性,需要把各方力量集中起來,啃下這塊“硬骨頭”。

    “供養一人,脫貧一家”,就是重慶市在脫貧攻堅中的一項創新幫扶方式。

    奉節縣在全市率先探索出殘疾失能人員集中供養方式,成為“政府兜底保障、釋放勞動能力”的幫扶形式的有效探索。集中供養幫扶對象主要是農村建卡貧困戶等貧困家庭中的殘疾失能人員,由村(社區)——鄉鎮(街道)——縣民政局、縣殘聯三級審核把關。資金主要來自于整合城鄉低保、特困供養、慈善捐贈等社會救助資金,不足部分由財政兜底保障。

    余國蓉和父母就是這一幫扶方式的受益者。

    “政府幫我把女兒照顧好了,我們也有了更多的精力發展產業增收。”奉節縣殘疾失能人員余國蓉的母親黃方蘭說,女兒有了專門機構集中供養后,家里人騰出手來經營果園,300多株臍橙年收入就近3萬元。

    2004年,突患結核性腦膜炎的余國蓉腰部以下失去知覺,肢體一級殘疾,生活不能自理。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家里不多的積蓄被花光,還欠下了一大堆外債,長期照顧她的父母被“捆綁”住了手腳,家里的300多株臍橙無法打理。自余國蓉住進失能養護中心后,父母也騰出手來經營果園,增加了收入,實現了脫貧。

    奉節縣的探索實踐證明,每集中供養1名失能人員,至少可以釋放1個家庭勞動力,按人均每月勞務收入3000元估算,一年增收3萬多元。

    奉節探索的這一幫扶方式也在全市逐步推開。市殘聯已投入資金8800萬元,支持永川、黔江、北碚等8個區縣建設失能殘疾人集中供養區域性中心,助推因殘致貧家庭釋放勞動力,靠自己的雙手實現脫貧致富。

    據介紹,在脫貧攻堅中,重慶市不僅把市內各方力量整合起來,集中力量攻克殘疾人脫貧這一“硬骨頭”,還通過魯渝殘疾人扶貧協作,凝聚更多幫扶力量,加快貧困殘疾人的脫貧進程,在助推貧困殘疾人脫貧中,各級殘聯充分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

    志智雙扶

    激發貧困殘疾人自強脫貧的志氣,讓貧困殘疾人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實現脫貧解困,是重慶市各級殘聯在殘疾人脫貧攻堅中堅持走的路子。

    扶貧必扶智。市殘聯與重慶市醫藥衛生學校聯合開辦“康復技術”專業扶智班,為31名符合條件的貧困殘疾人和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免費提供3年中職學歷教育,并在畢業后推薦就業;通過開展殘疾人職業培訓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讓每名就業年齡段的貧困殘疾人都掌握至少1項技能,提高生產生活能力。“十三五”時期,全市已累計培訓農村殘疾人實用技術2.3萬人(次)、培訓殘疾人職業技能3.8萬人(次)。

    志智雙扶,扶出了殘疾人靠自己雙手脫貧的志氣,增強了靠智慧脫貧的本領。

    武隆區和順鎮海螺村肢體殘疾人張永紅就是一位有志氣、有智慧的脫貧致富帶頭人。

    2005年,張永紅因修新房意外被石頭砸中,脊椎粉碎性骨折導致下半身癱瘓,雙腿失去知覺,喪失了勞動力,但他并沒有放棄自身努力。在殘聯和社會的幫助下,張永紅掌握了電腦應用技能,通過電商創業來實現脫貧。2013年,他在淘寶網站注冊了“武隆縣小張土特產經營”淘寶網店,從事農村土特產收購和銷售,并通過微信、微博等平臺,面向北京、上海、廣東、成都等大中城市目標消費群進行推廣營銷,月均銷售額10萬元左右。

    2015年,他又注冊了“重慶市武隆區傳宏土特產品有限公司”,進行“公司+農戶”規范化經營,對全鎮貧困戶種植養殖業及剩余農副產品狀況進行了摸底調查,并制作了聯系一覽表和采購聯系卡發放到貧困戶手中,建立了“一對一”“一對多”的精準對接方式,幫助122名殘疾人發展起種植養殖產業。截至今年10月底,張永紅通過電商賣山貨,銷售額達到近1000萬元,并帶動了周邊8個鄉鎮2300多戶家庭增收。

    張永紅通過創業脫貧,并帶動更多殘疾人和村民脫貧致富,得到了各級政府的肯定,先后被評為“重慶市扶貧開發工作先進個人”“重慶好人”“重慶市農村電商扶貧帶頭人”“重慶市自強模范”等。

    就業支撐

    就業是農村貧困戶脫貧的重要支撐,也是貧困殘疾人實現穩定脫貧的重要途徑。

    “今年到目前為止,全市已新增殘疾人就業4000多人。”重慶市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指導中心相關負責人說,重慶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幫助殘疾人就業、創業。

    為促進殘疾人就業,重慶市通過開展用人單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情況審核工作,鼓勵用人單位積極開發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崗位。

    為增強殘疾人就業能力,重慶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公開招標10家社會培訓機構承接培訓任務,進行集中示范性培訓,先后開展了盲人按摩、盲人電腦、電子商務、手工編織、家政服務、花藝、烘焙等18個培訓項目,有力提高了殘疾人的就業能力。

    盲人就業受限較大,重慶市通過開展盲人培訓,使一批盲人順利實現就業、創業。巫山縣抱龍鎮新合村盲人徐壽燕,縣殘聯于去年12月送她到江津區聯暢職業培訓學校“助盲脫貧”培訓班學習初級盲人按摩。今年4月,她返回巫山縣,到官渡鎮場鎮上開設一間盲人按摩店,靠自己的雙手,每月有穩定的幾千元收入。

    多年來,重慶市涌現出了一大批殘疾人創業帶動就業的先進典型。南川區獲得“全國自強模范”稱號的劉毅就是他們中的佼佼者。

    在南川區南平鎮玉龍村,有一片700畝的花椒基地,這個基地的主人是獨臂殘疾人劉毅。如今,在他這片花椒基地務工的,有不少是建卡貧困殘疾人家庭里的殘疾人。

    其實,劉毅經營的花椒基地還不止這700畝。在南平鎮玉龍村、景秀村等煤礦采空區,劉毅已流轉2200畝荒山荒地,種植起優質九葉青花椒。

    當然,這位獨臂青年的創業也不是那么順風順水。

    2009年,劉毅開始流轉土地做種植業,他籌資50余萬元,流轉土地400畝種植李子樹、桃樹。但由于技術掌握不好,加上水源匱乏、土質不適等,導致種下的果樹成片枯死,果林變成了荒山;2011年,他又利用筍竹進行林下土雞養殖,又因土雞養殖技術上的欠缺,僅3個月時間,散養的林下雞就夭折了大半,損失高達10萬余元。

    不過這些挫折并沒有打倒劉毅,他堅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接下來一段時間,劉毅經過對南川幾乎所有鄉鎮的考察后,再次選擇在南平鎮玉龍村、景秀村煤礦采空區上種植花椒。

    將采空區的荒山和荒地流轉到手后,劉毅就起早貪黑地在地上干。他每天拉來幾百袋雞糞、肥料上山去培養土壤;山坡沒有便民道,他就和村民一起扛著泥土上山填路……

    如今,劉毅的花椒基地已進入豐產期,不僅自己實現脫貧,還帶動了當地30余戶殘疾人家庭和55戶貧困戶共同致富,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就業和創業帶來了可持續回報,已成為重慶市貧困殘疾人脫貧的主要路徑之一,支撐起貧困殘疾人家庭的穩定脫貧。

    (據中國日報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婷婷综合久久狠狠色99h| 99久久国产主播综合精品|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天天综合|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来来去|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AV| 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 丁香五月综合久久激情| 久久久久噜噜噜亚洲熟女综合|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综合|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 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网站|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成人| 婷婷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 | 一本色综合久久| 色综合欧美在线视频区|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8|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色婷婷色综合激情国产日韩| 欧美伊香蕉久久综合类网站|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一区|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下载|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国产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亚洲 欧美 综合 高清 在线| 国产巨作麻豆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AV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在|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观看不卡顿| 婷婷久久综合|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丁香婷婷色五月激情综合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