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專題
   第14版:新聞
   第15版:新聞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大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治理工作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新聞

第15版
新聞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0年12月0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國務院新聞辦就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
大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治理工作

    新聞發布會主席臺(劉健/攝)

    ■ 本報記者 王勇

    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治理是鞏固易地扶貧搬遷脫貧成果的重要后續工作,做好安置社區治理工作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是鞏固易地扶貧搬遷脫貧成果的重要內容,是促進搬遷群眾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支撐,直接關系到脫貧攻堅成果鞏固,關系到千萬搬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如何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治理工作?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在12月3日上介紹了民政部下一步工作的著力重點。

    “十三五”建成集中安置區

    約3.5萬個

    易地扶貧搬遷是針對生活在“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地區貧困人口實施的一項專項扶貧工程,目的是通過“挪窮窩”“換窮業”,實現“拔窮根”,從根本上解決搬遷群眾的脫貧發展問題。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累計投入各類資金約6000億元,建成集中安置區約3.5萬個,其中城鎮安置區5000多個,農村安置點約3萬個;建成安置住房266萬余套,總建筑面積2.1億平方米,戶均住房面積80.6平方米;配套新建或改擴建中小學和幼兒園6100多所、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萬多所、養老服務設施3400余個、文化活動場所4萬余個,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已全部喬遷新居,其中城鎮安置500多萬人,農村安置約460萬人。

    2019年底已有920萬貧困搬遷群眾實現脫貧,今年剩余的40萬貧困搬遷群眾各地已完成相關退出工作,目前正在接受脫貧攻堅成效考核。貧困群眾易地搬遷后就業能力明顯提升,有勞動力的搬遷家庭實現了至少1人就業目標,搬遷群眾收入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據統計,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純收入從2016年的4221元提高到2019年的9313元,年均增幅30.2%。為全面評價各地“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我委于今年下半年組織開展了全面評估核查,核查組共隨機入戶走訪搬遷群眾2333戶9445人,結果表明,搬遷群眾住房質量安全驗收率達100%,子女就學條件改善率達99%、就醫條件改善率達99.87%,“兩不愁三保障”實現率達100%,搬遷群眾滿意度達100%。

    總的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960多萬易地搬遷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勝券在握。

    “可以說,這是繼土地改革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后,在我國貧困地區農村發生的又一次偉大而深刻的歷史性變革,堪稱人類遷徙史和世界減貧史上的偉大壯舉。”趙辰昕強調。

    取得三方面歷史性成就

    趙辰昕表示,歸結起來,“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的歷史性成就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有效解決了“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地區近1000萬貧困人口的脫貧發展問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了重要貢獻。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讓近1000萬貧困群眾從以前居住的土坯房、茅草房、危舊房搬進了寬敞明亮、安全牢固的新房,解決了他們的“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完成了“十三五”全國近1/5貧困人口的脫貧攻堅任務。搬遷群眾完全脫離了生存環境惡劣的特定“貧困空間”,從根本上阻斷了貧困的代際傳遞。

    二是充分體現了經濟、社會、生態等多方面的綜合效益,為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促進脫貧地區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在拉動經濟發展方面,易地扶貧搬遷直接投資6000多億元,加上撬動的地方財政資金、東西部扶貧協作和社會幫扶等資金,總投資超過1萬億元,有力拉動了貧困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和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中西部省份500多萬人在城鎮集中安置,城鎮安置率達52%,西南地區部分省份城鎮安置率超過90%,有效提升了貧困地區城鎮化率,優化了城鄉空間布局,為推進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開辟了新空間。

    在促進社會發展方面,全面改善了貧困地區教育、醫療、文化等設施條件,促進了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大幅提升。

    在生態保護修復方面,各地共復墾復綠搬遷后的舊宅基地100多萬畝,推動遷出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不少因承載人口過多而使生態環境受到損害的貧困地區恢復了“綠水青山”,實現了脫貧攻堅與生態保護一個戰場、兩場戰役的雙贏。通過對搬遷后退出的承包地和山林打包開發、規模經營,形成了搬遷群眾的“生態股”,把農村資源變資產、把資產變資金,將生態價值轉化為搬遷戶長期收益。

    三是有力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難事的巨大優勢,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脫貧攻堅的一塊硬骨頭

    2015年11月27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五個一批”精準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說,把易地扶貧搬遷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2015年的12月1日,國務院召開了全國易地扶貧搬遷電視電話會議,對“十三五”的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動員部署。揭開了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序幕。

    新時期的易地扶貧搬遷叫做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標志性工程,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介紹,因為這是脫貧攻堅的一塊硬骨頭,是重中之重,難中之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搬遷的規模前所未有。這次易地扶貧搬遷總人口是1000萬人,要在五年內完成,規模之大、時間之緊前所未有。“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的人口應該超過了剛才說的上世紀80年代一直到2015年的680萬人口,超過了這個規模。超過了相當于三峽移民的近8倍。世界上超過千萬人口的國家也只有80多個,現在完成了這項工程,就相當于搬遷了一個中等人口規模的國家。這在中國的歷史上,在中國的扶貧史上也是空前未有的,在世界歷史上也是空前未有的。

    二是搬遷對象都是貧中之貧。中西部地區有意愿,又有能力的搬遷的人口應該說已經基本搬得差不多了,剩余的1000萬人,很多都是貧困程度深、原先也一直想搬,但是沒有能力搬出來。

    三是適宜搬遷安置的空間嚴重不足。“十三五”時期,搬遷人口主要集中在我國的中西部地區,這些地區大多是山區、高寒山區、生態條件非常惡劣、自然災害頻發、生態環境敏感脆弱,這些地區人多地少,所以安置地也不好找,安置資源緊張。有的地方是有土無水,有的地方是有水無土。這些問題在西北、西南,特別是“三區三州”尤為突出。

    四是搬遷工作點多面廣,工作鏈條長,易地扶貧搬遷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數萬個安置點,關系到近千萬搬遷群眾的切身利益,包括搬遷對象的識別、安置點的確定、建設、搬遷入住,后期產業的發展、社區管理、拆舊復墾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缺一不可,可以說這次搬遷也是一次不小的社會的重組。這對遷入地政府和遷出地政府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特別是一些跨縣安置的任務更加繁重,叫“事非經過不知難”,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實施如此規模、如此艱巨的偉大工程。

    做好安置社區治理工作

    安置社區治理是鞏固易地扶貧搬遷脫貧成果的重要后續工作,做好安置社區治理工作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是鞏固易地扶貧搬遷脫貧成果的重要內容,是促進搬遷群眾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支撐,直接關系到脫貧攻堅成果鞏固,關系到千萬搬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據陳越良介紹,民政部門積極履行社區治理牽頭統籌協調職責,主要做了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組織。指導加快建立健全以黨組為核心、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為基層的組織體系,確保為搬遷群眾辦事有組織。

    二是定制度。指導加強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等制度建設,引導搬遷群眾適應新生活有準則。

    三是強服務。指導加強安置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基本公共服務資源向安置社區傾斜,確保搬遷群眾住得下。

    四是促融入。積極引導專業社會工作服務等,幫助搬遷群眾建立新型人際互動支持網絡,培育共同體意識,確保搬遷群眾能融入。

    五是兜底線。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將符合條件的搬遷群眾納入低保、臨時救助等救助范圍。兜底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社區治理是一個持續用力的過程,針對面臨的體制機制還沒有完全理順,社區服務體系還不完善,搬遷群眾在社區融入程度還有待提升等新挑戰、新問題,10月23日,民政部、國家發改委等9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社區治理工作的指導意見》。

    陳越良表示,下一步民政部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的重要論述和考察安置社區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抓好指導意見的貫徹落實,深入發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結合民政部門的職能在以下六個方面進行著力:

    一是貫徹落實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社區治理工作推進視頻會議精神,指導各地及時對做好安置社區治理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二是指導各地健全社會救助制度,對符合條件的搬遷群眾及時予以救助幫扶。

    三是指導各地加快推進以黨群服務中心為基本陣地的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完善安置社區養老托幼助殘等服務。

    四是組織開展新時代新生活行動,引導專業社會工作等服務,幫助搬遷群眾盡快融入社區新生活。

    五是大力培育典型,做好宣傳工作,總結推廣好各地好經驗、好做法。

    六是加強工作指導和調查研究,及時掌握進展成效,研究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偷偷91久久综合噜噜噜噜|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 亚洲日本国产综合高清| 狠狠色色综合网站|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色综合天天综合网 | 久久综合视频网|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丁香五月综合缴情综合|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2021 |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色777狠狠狠综合|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第一页| 久久本道久久综合伊人| 日日AV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天堂久久天堂AV色综合| 日韩无码系列综合区|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俺|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 欧美自拍另类欧美综合图片区|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激情 | 亚洲伊人久久成综合人影院|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五|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来|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网精品| 五月天激情综合网丁香婷婷|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