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企業基金會 “一家企業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們希望也需要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進來,這個聯合的渠道就是復星基金會。”在復星國際高級副總裁、復星基金會理事長李海峰看來,企業基金會作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渠道,可以保證捐贈路徑的合法性、抗疫行動的合規性,與此同時,復星基金會搭建了一個平臺,可以匯聚各方資源、更多力量來共同抗疫。 在第一階段支援國內抗疫期間,復星基金會通過復星全球資源,通過全球23個國家的物資籌措網絡,調運回國的物資總量達296.3萬件。同時,復星基金會還聯合中國光彩事業基金會、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校友總會、深圳武大校友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等54家社會組織、企業及個人,攜手向雷神山、火神山等醫療機構捐贈抗疫物資,為一線醫務人員提供有力支撐。 隨著海外疫情形勢不斷升級,復星也通過全球的很多合作伙伴,積極援馳世界各地的抗疫工作。今年3月,復星通過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聯合眾多愛心企業共同發起“全球援助計劃”。截至7月15日,復星基金會聯合龍湖、騰訊、百度、新東方、建業等40家企業,向意大利、美國、法國、德國、葡萄牙等30多個國家馳援抗疫物資,助力全球抗擊疫情。 李海峰表示,通過此次抗疫行動,復星基金會在運作方面也更加成熟,從原來的以被資助為主的運營模式,逐步變成一個由“被資助+自主運營”雙驅動來運行的模式。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貧困地區衛生系統也帶了極大的沖擊,復星基金會聯合中國光彩事業基金會,立足已開展兩年的鄉村醫生健康扶貧項目,在湖北省內選定6個貧困縣作為試點,幫助每個縣提高鄉村醫生防控能力、加強基層健康防控基礎,讓貧困縣在未來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能夠更加從容地應對。 在面對重大社會事件時,企業基金會積極參與相比以企業自身名義參與而言有哪些優勢?在資源整合、社會動員等方面,企業基金會能夠發揮什么積極作用? 李海峰認為,參與社會重大事件時,需要企業有“集體影響力”。因為在一個由企業、大眾、供應鏈、合作伙伴、競爭者、政府、NGO組織所構成的生態圈里,企業的影響力都是單方的,復星一家的影響力是有限的,而彌補這一先天不足的缺失,復星基金會就為復星打造了一種“集體影響力”的能力,同時也展現了一個企業擁有公信的立場。 第二,企業基金會是企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戰略平臺,是社會責任實際行動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的執行方。復星基金會依托復星自身的全球采購網絡及供應鏈能力,聯合各界力量在疫情期間馳援國內外一線醫務工作人員,為全面打贏疫情阻擊戰貢獻力量。 第三,企業基金會可以助力企業更好地回報社會。在這次應對疫情的行動中,復星基金會從系統化、專業化、精準化和持續性等方面開展抗疫馳援的社會公益活動,最大程度地聚集資源、最大效益地深度解決問題,幫助復星實現回報社會的愿望。 抗疫專項基金有序運作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多數企業選擇設立“抗疫專項基金”,因為專項基金具有專人管理、專戶儲存、專賬核算、專項使用的特點,那么,正榮集團及泰康集團所設立的專項基金目前的執行情況如何? 泰康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公益時報》記者,泰康設立的1億元公共衛生及流行病防治基金的執行主要用于以下三方面: 第一,捐贈1000萬元資助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新冠病毒病原學及防治研究; 第二,攜手哈佛大學、武漢大學等研究機構和醫療專家舉辦“中美醫療系統應對新冠病毒疫情”學術研討會、“新冠肺炎中國頂尖專家臨床經驗分享會”,就疫情防治經驗、藥品疫苗研發、公共衛生建設、國際防控合作等進行交流; 第三,投入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支援武漢保衛戰。2月初,武漢床位等醫療資源急缺,泰康集團向武漢抗疫指揮部主動請戰,讓投資40億元、建設3年的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提前開業,成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治療點。截至4月5日,該院在院患者人數清零,累計收治患者2060人,收治量僅次于火神山醫院與金銀潭醫院。 距離正榮公益基金會設立抗疫專項基金已過去半年時間,徐婧告訴《公益時報》記者,該專項基金除了受正榮集團委托,先后向武漢紅十字會捐贈現金300萬元、向莆田市紅十字會捐贈現金200萬元、向上海市閔行區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現金200萬元,還將剩下的500萬元用于以下五方面: 第一,開通綠色通道,以小額資助的方式,支持民間組織開展補充性疫情防控。目前,該基金已開通兩期綠色通道,累計資助全國范圍內社會組織抗擊疫情項目37個,覆蓋湖北、陜西、安徽、福建等10個省份,以及包含1個全國性普及項目。其中,正榮公益基金會與廣東省千禾社區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珠三角社區互助防疫公益計劃,綠色通道資助款為10萬元,將分兩期撥付; 第二,支持社區抗疫,聯合物業、居委會等各方力量,發起“社區抗疫正榮志愿行動”,已支持南京、莆田、上海、長沙等地11個公益行動小組,開展城市社區防疫工作;聯合福建行業伙伴,發起“福建村鎮社區抗疫志愿行動”,動員綠家園的在地環境守護者們,幫助泉州、寧德、福州等周邊地區的村鎮居民科學抗疫; 第三,與多家公益組織共同發起“社會組織抗擊新冠疫情協作網絡”。基金會設立專項資金10萬元,以支持“協作網絡”開展線上活動。目前“協作網絡”已經進入過渡重建期,主要以信息交流和專業性探討為主,包括對接基金會與社區服務機構之間的資金和其它資源的需求信息,以推動基金會支持社區一線行動機構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加專業和可持續的服務; 第四,聯合全國14個城市的14家公益組織,共同發起“愛加倍·致敬她”公益行動,通過派送暖心包等形式,為超過2900名抗疫一線女性社區工作者獻上關愛和支援; 第五,與國內17家基金會聯合發起“支持湖北公益發展聯合行動”協調機制,倡導基金會行業支持湖北公益發展,建設區域生態。 談及后疫情階段企業基金會正在開展的行動,徐婧坦言,正榮公益基金會目前主要開展兩個方面的資助工作:一是災難發生時的應急響應,為民間救災組織和救援隊伍提供開展救援的行動成本;二是推動社會安全(減防災)教育的開展。 泰康相關負責人表示,現階段更關注疫后的恢復重建,包括捐資支持“溢彩心晴”武漢養老機構疫后心理支持項目,通過開展心理支持、關愛幫扶等服務,促進老人和養老工作者的身心健康。泰康還向湖北貧困人口捐贈200萬元愛心禮包,助力湖北疫后扶貧攻堅。 “在未來疫情結束之后,復興基金會針對疫情設立的專項基金將不會繼續存在,但基金會將持續關注健康方面的議題,健康依舊是未來重點持續關注的領域。”李海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