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國際
   第14版:社會創新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2022年成都每個社區都將有專職社工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國際

第14版
社會創新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0年07月1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2022年成都每個社區都將有專職社工

    ■ 本報記者 王勇

    近日,成都市著眼社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專業崗位開發、專業服務、服務績效考評等方面,出臺《成都市加強社區社會工作服務助推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的實施意見》和社工崗位管理、績效考評兩項配套制度。

    《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22年,鎮(街道)社區服務中心根據工作需要可在崗位總量內設置1個社會工作專業技術崗位,配備專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社區應至少設置2個社會工作專業崗位,建制村應至少設置1個社會工作專業崗位,配備專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城鄉社區普遍引入社工員、助理社工師、社工師、高級社工師開展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社區社會工作專業化、職業化體系基本建立。

    提出2022和2025發展目標

    《實施意見》提出,要遵循專業化導向、社會化運行、差異化服務原則,構建社區社會工作服務長效機制,著力推動社區社會工作專業化、職業化、社會化、本土化發展,充分發揮社區社會工作優勢,促進提升城鄉社區發展治理水平,助力建立完善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現代治理體系。

    具體來說,要圍繞推進城鄉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培養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社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設置一批科學合理、群眾急需、彰顯專業能力的社區社會工作專業崗位,打造一批設計科學、專業突出、群眾認可、具有引領效應的社區社會工作示范點和示范項目,探索一套社區社會工作服務新機制,建立一套科學管用、操作性強、客觀公正的考評制度。

    到2022年,鎮(街道)社區服務中心根據工作需要可在崗位總量內設置1個社會工作專業技術崗位,配備專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社區應至少設置2個社會工作專業崗位,建制村應至少設置1個社會工作專業崗位,配備專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城鄉社區普遍引入社工員、助理社工師、社工師、高級社工師開展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社區社會工作專業化、職業化體系基本建立。

    到2025年,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機制健全、運行規范,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調解社會矛盾、化解社會風險、解決社會問題成效顯著,社區社會工作者普遍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理念和專業方法開展社區治理和服務,社區社會工作專業化、職業化水平明顯提升,社會化、本土化社區社會工作服務模式基本形成,城鄉社區發展治理水平顯著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明確五項具體任務

    《實施意見》提出了培養專業人才、開發服務崗位、實施社工項目、創新服務機制、建立考評制度五項具體任務。

    培養專業人才方面,一是提升存量。支持社區工作者參加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或在職社會工作學歷教育,鼓勵社區工作者參加成都市社工員考試認定,不斷盤活社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存量。

    二是擴大增量。優先在高校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中按程序選聘社區工作者到社區開展服務;支持“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等人員參加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鼓勵廣大志愿者通過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或在職社會工作學歷教育,轉化為社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持續擴大社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增量。

    三是提升專業能力。依托市委黨校、駐蓉高校、市三社中心、社工實務實訓基地等,分層次、分類別開展社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和繼續教育及實務實訓,支持駐蓉高校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到社區研習,校地聯動促進專業能力提升。

    開發服務崗位方面,一是開發設置社區社工崗位。采取整合、調整、購買服務等方式,在鎮(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和城鄉社區開發設置社會工作專業崗位,專職開展社區社會工作服務,推動健全社會工作服務機制。

    二是引入社工機構社工崗位。通過提供場地、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社會力量興辦社區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按規定配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參與社區發展治理和服務。

    三是拓寬其他崗位渠道。推動基層人民調解組織、社區矯正機構、安置幫教機構、禁毒戒毒機構、災害救援組織等根據需要開發設置社會工作專業崗位、配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不斷滿足社區不同群體個性化、合理化需求。

    實施社工項目方面,一是打造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示范點。支持每個區至少打造2個、市(縣)至少打造1個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示范點,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推動社區社會工作規范化發展。

    二是支持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示范試點項目。圍繞居民自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社會服務需求,動員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開發設計社區社會工作服務項目,著重支持一批專業性強、引領作用好、群眾認可度高的示范項目。圍繞城鄉社區發展治理需要和群眾現實需求,在重點領域試點推進社會工作服務,著力支持一批創新性強、推廣價值高、群眾迫切需要的試點項目。

    三是打造社區社會工作服務微項目。以老舊院落、無物業管理小區、拆遷安置和保障房小區等為主體,以困難群體為重點,圍繞居民個性化需求和社會主要矛盾,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理念與方法調解社會矛盾、化解社會風險、解決社會問題。

    創新服務機制方面,一是優化“三社聯動”機制。推進社區發現居民合理需求、社會組織科學設計服務項目、專業社會工作團隊提供服務的新型“三社聯動”機制。

    二是深化“社工+志愿者”聯動機制。在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中招募志愿者協助改善服務,引導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和志愿者扎根社區、服務居民,構建“社工+志愿者”優勢互補、聯動服務的新格局。

    三是創新“互聯網+社工”服務機制。推動社會工作信息化建設,運用信息平臺推送技術及地理信息,打造社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與服務對象之間“零距離、多渠道、精準化”的供需對接機制、服務質量評價模式,加強社區社會工作大數據分析和運用。

    四是探索“社工+慈善”聯動機制。利用社會工作專業優勢,發揮慈善資金資源保障功能,探索建立社區工作者發現需求、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開發設計項目、慈善資金資源支持服務機制,形成“善工”資源共享、功能互補、相互促進的“社工+慈善”聯動服務機制。

    五是探索“物業+社工”聯動機制。探索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介入物業、業委會聯動服務機制,圍繞鄰里糾紛、小區治理等,聚焦居民切身利益、業委會運行能力、物業服務水平,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物業+社工”本土服務模式。

    建立考評制度方面,一是建立社區社會工作者績效考評制度。對社區專職工作者中取得社工員、助理社工師、社工師、高級社工師資格證書并享受增發200-1200元基本工資的人員,建立以職業操守、服務績效等為主要內容的考評制度,由鎮(街道)對照工作職責和考評內容實施考評,考評結果作為培養使用、薪酬待遇、考核獎發放及其他獎勵懲戒、續簽合同等方面的重要依據。

    二是建立社區社工專業崗位績效考評制度。對鎮(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城鄉社區社會工作專業崗位人員,參照國家專業技術崗位管理規定,以職業操守、服務績效、群眾滿意度等為主要內容,建立社區社會工作專業崗位考評制度,由鎮(街道)對照崗位職責和考評內容實施考評,考評結果作為薪酬待遇、獎勵懲戒、續簽合同、評優評先、推薦參選村(社區)“兩委”等的重要依據。對在社會工作專業崗位上的持證社區專職工作者,僅進行崗位績效考評。

    三是健全社工項目績效評估制度。對項目化運行的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由購買服務方參照《成都市社會工作服務項目考核評估辦法》制定評估細則,依據項目計劃書定期實施績效評估,評估結果作為撥付資金、評先評優等方面的重要依據。

    分三年實施專業崗位設置

    同時發布的《成都市社區社會工作專業崗位管理辦法》明確要求,逐步開發設置社會工作專業崗位,到2022年,鎮(街道)社區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根據工作需要可在崗位總量內設置1個社會工作專業技術崗位,社區應至少設置2個社會工作專業崗位,建制村應至少設置1個社會工作專業崗位,靈活配備專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

    社區社會工作專業崗位開發設置分三年實施,由城鄉社區提出需求,鎮(街道)統籌計劃,區(市)縣民政部門、社治部門、人社部門、財政部門綜合審核,市民政局、市委社治委、市人社局、市財政局聯合審定區(市)縣當年社會工作專業崗位開發設置數量。

    區(市)縣根據當年社區社會工作專業崗位開發設置數量,采取整合、調整、購買服務等方式,配備專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其中,社區專職工作者中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轉為社區社會工作專業崗位的,根據工作需要,可采取專(兼)職方式設置,但兼職時間應不超過2年。

    社區社會工作專業崗位屬于專業技術崗位,崗位人員納入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并建立社區社會工作專業崗位等級對應的職級體系。

    根據《成都市社區社會工作者績效考評制度》的規定,社區社會工作者主要工作職責包括:

    學習貫徹執行和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接受社區黨組織的領導和社區居委會的指導;主動發現社區居民需求,及時掌握社區社會矛盾、社會風險、社會問題,向社區提出工作建議;對社區社會工作服務對象需求進行評估,制定服務計劃,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知識、方法及手段,開展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整合各方資源,協調社會工作者、志愿者、慈善力量等聯動服務,回應社區居民合理需求;配合社區社會工作專業崗位人員開展專業服務,支持落地社區的社會工作機構參與社區治理和服務;參與培育社區社會組織,促進黨群共建、鄰里互助、社區共融,助力社區發展治理;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社區社會工作事項。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给合综合久久| 亚洲狠狠成人综合网| 色视频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综合二区| 久久综合久久伊人| 狠狠的干综合网|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下载| 综合色婷婷| 综合激情五月综合激情五月激情1|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高清| 亚洲综合图片区|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下载|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天堂| 色综合.com| 久久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伊人yinren6综合网色狠狠| heyzo专区无码综合| 91超碰碰碰碰久久久久久综合|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综合网在线观看| 婷婷色香五月激情综合2020|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久久―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色综合久久久久|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综合网|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色婷婷综合在线|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精品女同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区 | 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 国产成人综合色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日韩综合精品| 色欲综合久久躁天天躁|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