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南通市慈善總會副會長 葉沈良/文 為什么要建設慈善之城? 慈善是根植于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優良傳統,在幫助困難群體、助推社會全面發展,尤其是實施精準扶貧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慈善之城的建設,不僅是對優良傳統的繼承,更是突破和創新;同時在弘揚先進文化,鼓勵個人和企業擔當社會責任,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也將產生更加強大的作用力。 現代中國,慈善之城的建設在引領整個社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引導社會向上、向善,凝聚人心、穩定社會等方面,也將發揮積極而強大的作用,是文明建設的有力抓手與切入點。建設慈善之城,不僅讓城市生活有溫度,更讓城市發展有高度。一方面,可增強城市吸引力,促進經濟發展,尤其對旅游休閑產業更有感召力;另一方面,也讓市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和諧,從而安居樂業,增強歸屬感和向心力。 慈善之城的8個建設標準 從慈善的實踐來說,慈善之城的建設可從八個方面入手,一級指標體系為八個,再進一步延伸出二、三級指標體系。 1.慈善捐贈 慈善捐贈體現慈善的社會參與度和慈善的救助能力,是評價一個慈善城市建設的重要指標。在慈善捐贈的指標體系上,可設置捐贈對象和捐贈方法這兩個二級指標,進而各自設置三級指標,比如捐贈對象可以分為企業、機關、學校、社會、個人等;捐贈方法可以分為大額捐贈、大額冠名基金、小額冠名基金、一日捐、隨意捐、網絡捐等。 2.慈善救助 慈善救助體現了對社會的關心程度和對困難群體的補償程度,這也是慈善的本來意義。慈善救助可根據《慈善法》的有關內容設置八個二級指標,比如助醫、助老、助困、助孤、助殘、助學、助文、助創。 3.慈善宣傳 慈善宣傳對于慈善理念的傳播,慈善文化的弘揚,慈善實踐的推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慈善的實踐活動中,慈善宣傳做好了,慈善的理念根植在市民心中,慈善捐贈就有效力,慈善救助就有成果。慈善宣傳的二級指標體系,可以從慈善宣傳的形式、慈善宣傳的隊伍、慈善宣傳的保障等方面進行設置。 4.慈善組織 慈善組織的建設和發展,是慈善力量強大的一個重要內容,慈善組織強大了,慈善的捐贈和救助都會強大。在慈善組織的二級指標體系上,可以從橫向、縱向和立體三個層面來設置指標體系,慈善的縱向組織主要是指各級向基層延伸的慈善組織,慈善的橫向組織主要指各級慈善分會的發展,慈善的立體組織主要是指慈善社會組織的培育和發展。 5.慈善志愿 慈善志愿是慈善工作的一個重要范疇,有了慈善志愿者隊伍,慈善的力量才會強大,慈善對困難群體的幫扶,才有現實的載體和力量。慈善志愿者隊伍需要培育與發展,通過慈善組織的建設來讓慈善志愿者隊伍更強大、更專業、更有活力。慈善志愿的二級指標可以從志愿者隊伍、服務內容、服務平臺三個方面去設置指標體系。 6.慈善保障 慈善保障是慈善工作得以持續和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慈善保障的二級指標體系可以從政府的支持力度、政策的保障力度、社會的監督力度三個方面,來設置指標體系。 7.慈善設施 慈善設施是市民接受慈善教育的一個重要載體。慈善設施既是開展慈善工作的陣地,又是市民參與慈善的場所。慈善保障的二級指標體系,可以分為慈善工作陣地、慈善標志建筑等方面。 8.慈善平臺 慈善平臺可提供更多的機會讓慈善工作者與社會互動,慈善平臺的建設具有很多創新性的內容。在實踐中,慈善平臺的二級指標體系可以從服務平臺、捐贈平臺、慈善創新發布平臺等多個方面考慮。 慈善之城如何落地? 慈善之城建設是一個嶄新的課題,這個活動的開展需要有力的指導和專家們的幫助,以及相關部門的參與。建立主管部門,健全專家隊伍,完善指標體系,便是一項重要任務。 明確主管部門。慈善之城的建設,在探討、建設、推進過程中,應有一個主管部門進行系統性的指導和推動,相關部門也應該擔起職責,主動作為,相互溝通,把慈善之城建設落實到位。宣傳、民政、工商等部門,把群眾的力量凝聚起來,把部門作用發揮起來,落實相關任務,達到相關要求,檢查督促工作的順利進行。 慈善之城在建設過程中,應重視理論研究,建立專家團隊,進而更好解決實踐層面的問題。廣州慈善會以及很多城市的慈善總會聯合進行“善城”研究,是個很好的辦法,期望能夠在專家隊伍建設上發揮強大作用。 慈善之城的建設,確實需要建立系統規范的體系,目前各地都在積極探索中,希望相互之間能夠積極交流、溝通,一起貢獻智慧,推出一個具有很強操作性的建設體系,引領慈善之城健康發展。 有效的激勵機制,對慈善之城的建設也是重要的助推力量。積極開展慈善宣傳加以獎勵,慈善捐贈到位進行表彰,慈善志愿有為給予鼓勵。同時對各種違反《慈善法》的行為也應加以懲戒。 慈善之城建設是一個功德無量的大好事,全社會共同參與,全民眾共同努力,讓慈善之光照亮我們的生活。 (據《善城》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