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社工是全社會的社工,并不僅是社工行業的社工。中國社工行業蘊藏著巨大的寶藏,這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第一,社會工作以解決社會問題、增進人類福祉為使命,是國際公認的崇高職業。 首先,社工是一個職業,是專門幫助人的一個職業。社工不僅有自己的倫理、價值觀,還有自己的專業性。社工是社會的醫生,他們解決什么問題呢?第一個是治病,第二個是預防,第三個是發展。公益慈善的功能也是幫助、預防和發展,但是跟社工是有區別的。公益是我自己愿意的,是無償的;社工是一個職業,專門從事這項任務的。社工還有一層定義,叫助人自助,可以理解為兩點,第一,幫助別人,等于幫助自己;第二,幫助別人,讓別人能夠自助。 其次,社工是一門學科,是一個專業。社會工作在國外有100多年的歷史,在很多大學都是熱門專業。1956年,社會工作者的國際組織“國際社會工作者聯盟”成立,目前全世界已經有141個國家加入了該聯盟。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于1992年加入,是中國在該聯盟的唯一代表。聯盟每兩年會召開一次世界會議,各個洲每兩年也會舉行自己的區域會議。2017年,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有幸在深圳承辦了亞太區域的會議,得到了國際國內的一致好評。 第二,國內的社會工作發展非常迅速,前景廣闊。 在國內,社會工作近年來發展十分迅速,到去年年底,中國已經有140萬的專業社工。 十八大以來,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工作,《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等150多項法規政策對發展社會工作、發揮社會工作作用提出了明確要求。 作為社會工作的行業組織,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在細分領域成立了社區、醫務、心理健康、社會養老、婚姻家庭、禁毒、兒童救助、社會公益等17個專業委員會,以引導細分領域社會工作的發展,探索中國特色的社會工作發展之路。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提出“美好社區”計劃,從社區治理、社區營造、社區服務、社區公益四個維度解決社區中的問題。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而社工則在其中協調關系、整合資源、尋找和解決問題。 第三,社會工作在疫情防控中發揮重要作用,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積極發揮行業引領作用。 從來沒有一件事情像此次疫情這樣引起全世界的關注,疫情對我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是一種檢驗。在這個過程中,公益組織表現得非常好,但是也有人在說公益組織除了捐款捐物以外,還能做點什么?其實我們知道公益組織和社工機構在更高一個層面做的是什么呢?社會治理。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第一,“三社聯動”。“三社”就是社區、社會組織和社工。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根據武漢一線抗疫經驗編寫了《社區“三社聯動”線上抗疫模式工作導引(第一版)》。非常高興的是,該導引受到了民政部相關司局的肯定。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社會組織管理局三個司局對導引的編寫、發布進行了指導,導引被轉發到全國各省民政廳、社工協會。由于受到廣泛歡迎,我們經過反復論證,將導引修改升級到2.0版。 第二,“心社聯動送安心公益行動”。有了導引,怎么落地到社區,更好地服務疫區的百姓?疫情對我們的影響,除了身體以外,在心理上也是巨大的,心理服務的需求量是巨大的。由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下屬的社區工作委員會、心理健康工作委員會等聯合推動該行動,在百萬社工和百萬心理咨詢師兩個群體中發起號召,立足社區,通過“心理+社工”的模式,聚焦受疫情影響的社區、家庭和一線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者等重點群體,為他們做好心理援助和社會工作服務。 線上服務的同時,3月19日,首批“心社聯動工作隊”趕赴武漢。4月20至21日,首批愛心援建的“安心小屋”落地武漢,立足社區,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過預警評估、AI自助、危機干預等八大服務系統,提供一站式心理服務,也為全國社會心理服務提供示范引領。 第四,社會服務需求巨大,立足社區的“互聯網+社會服務”為社會工作提供新的廣闊空間。 服務業的發達程度,是社會進步與否的一個重要指標。2019年,服務業占我國GDP的比例為53.9%,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 2019年12月,國家發改委、教育部、民政部、商務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互聯網+社會服務”發展的意見》,從頂層設計層面明確發展目標、作出戰略規劃,助力“互聯網+社會服務”駛入發展快車道,為社會工作提供了新的廣闊空間。 在“美好社區”計劃的四個維度中,第三個維度是社區服務。社區服務是什么?即為社區居民提供醫療、居家養老、綠色食品、心理咨詢等方方面面的服務。 目前,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準備搭建一個公益的社會服務合作社,量化公益服務。 中國家庭中有許多需求尚未得到滿足。比方說中國人有心理不健康表現的時候,通常不會像西方一樣通過心理咨詢去解決。如果我們搭一個全國的平臺,把優秀的心理社工按照等級去劃分,讓所有人可以選擇不同的服務,這也是緩解和解決社會矛盾非常重要的一個手段。 第五,以社會貢獻為標尺,講好社工故事,提高社工的認可度。 社工是巨大的寶藏,我們有非常好的資源,只是沒有很好地開發。但前提是我們要塑造一個社工的美好形象,讓更多愿意幫助人的人、有能力幫助人的人都貼上社工的標簽。 因此,除了“美好社區”計劃,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一直在推動“講好社工故事”,提高社工的知名度。 每一名社工都應從自己的角度應講好社工故事,機構則要講好服務于社區的故事。 第六,發布行業先進榜單,引領行業創新發展。 社工年會是一年一度的行業盛會,也是傳播行業情懷、樹立行業榜樣、凝聚行業力量的年度慶典。 因為受疫情的影響,今天受表彰的社工都沒有來到現場,但是感恩高科技,我們還可通過線上來了解。希望更多的人來關注我們表彰的對象,他們是社工行業的排頭兵和標兵。 我代表中國社工聯合會、《公益時報》,祝賀今天上榜的所有的機構和人物,希望你們在社工領域繼續做好排頭兵,創新發展,讓我們這個行業更加紅紅火火,也希望更多人能加入到社工領域,為我們的美好社區,為我們更加美好的社會共同努力。 (節選自劉京在第十屆(2020)中國社工年會上的致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