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上接14版) 這個時期的干預政策,主要是:一、建成方艙醫院,并與定點醫院和集中隔離點一起,在集中救治、集中隔離基礎上,實現了對確診病人的分級診療,即方艙收治輕癥患者,定點醫院收治重癥患者。在中醫藥介入方艙治療后,收到很好的效果,減少了輕癥轉重癥的比率,總有效率達90%以上,大大降低了輕轉重的比率。二、社區防控。在確診、疑似和密切接觸者均運送到社區外集中隔離后,武漢社區防控負擔大大減輕。不僅武漢,全國各地的城鄉社區,都在社區工作人員、機關到社區工作的下沉干部,以及社區志愿者支持下,有序開展了社區排查、消毒殺菌、照料居民生活和照顧困難群體等工作。三、聯防聯控。全國各有關部門,通過中央電視臺,每日報告國務院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會議的溝通情況,助力疫情防控。 這個時期的社會風險,是部分公眾看到疫情來勢洶洶,全國停擺、經濟下滑,擔心疫情能否控制和在多長時間內能被控制住,從而信心不足。加上這階段是自1月底開始的春節長假到2月末,一個月內大部分群眾持續宅家,人際溝通基本依賴微信,因而產生心理上的落寞。 疫情衰減期 2020.2.23-2020.3.23 本時期的疫情阻擊戰漸進佳境,到3月中下旬即開始打掃戰場。3月18日,本土疫情新增病例清零。3月23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指出,當前,以武漢市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但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暴發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疫情在全球出現大流行,形勢依然復雜嚴峻,要保持清醒頭腦,決不可掉以輕心。要實行“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體防控策略,維護好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武漢保衛戰,已進入最后打掃戰場的階段。 這一時期的政策措施,主要是:一、對重癥患者全力救治。其間救活了多位八九十歲有基礎疾病的老人。二、對武漢24小時全封閉的社區居民提供生活物資保障,由志愿者送菜送飯上門,并對其中的困難人群實行補貼。三、全國各省市按照高中低風險評估后,分期分區復工復產。兩個月來,防控疫情、全國停擺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巨大損失,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恢復經濟運行,促進經濟成長,幫助企業渡過困難時期,幫助脆弱人群獲得必要支持,將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是中低風險區的主要目標。顯然,這個階段的風險主要來自防控與復工的矛盾。防控必然禁止人員流動,復工必須推動人員流動,處理這對矛盾,只能兩手抓、兩手硬。不同的部門負責不同的工作,同時又做好相互協調配合。其間,中央統一指揮和協調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一時期的風險,集中在口岸入境和復工復產人員流動引至可能產生的新的疫情。另外,長期宅在家里,時間久了,形成居家的新的生活習慣,對于上班工作,反而需要重新熟悉。即所謂久假成真,要恢復原來的狀態,得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 如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專家考察組外方專家布魯斯所言:“所有好的做法要奏效,必須要有公眾的集體意愿。中國成功的背后是是巨大的集體意愿?!敝袊且匀竦募w意愿和統一意志讓中央政府所有措施和政策得以完整、徹底的落地,這是阻斷疫情最根本的保證。 第三階段: 新常態階段 常態防控期 2020.3.23-2021.3 在這個新時期,疫情已經基本阻斷,人們從災難中走出來,開始走向災后重建階段。在這個階段,災難醫療已經轉回為常態醫療,生產、生活都在恢復常態。而疫情中失去親人的死難者家屬面臨長時期的心理陰霾,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在疫情過去后,緊張的心理狀態一下子難以放松,一些人甚至產生了抑郁癥,這些都需要社工、心理咨詢師和醫生做支持,對其進行心理撫慰和對死難者家屬進行哀傷輔導。在后疫情時代處理人際關系,可能面臨更復雜、更艱難的選擇。需要尋找新的社會關系支點和心理支點,在新的基礎上進行心理重建、社會重建,以構筑社區命運共同體、社會命運共同體。在這個階段,社會組織、志愿者團體將協同政府部門和街道、居委會,發揮較之抗疫期間更加有為的作用。 與此同時,鑒于每日均可發現境外輸入型病例,以及看不見、很難普查的無癥狀感染者,中國的疫情防控仍然不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不僅思想意識上要防控,還要建立一整套落地的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機制,尤其要重視社區防控。這導致疫情之后的災后重建與一般自然災害有明顯不同,從意識到制度、政策、措施,都需要災后重建與常態防控兩手并存。為體現這種特殊性,將這一時期標示為新常態階段。 權變期 2020.3.23-不確定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是新常態階段的防疫政策特征。這是因為本土疫情已經得到控制,基本零新增,確診的存量不斷降低,出清只是時間的問題,但是口岸輸入型病例持續增長。 自中央在3月23日宣布中國本土基本阻斷疫情以來,境外疫情空前暴發,先是歐洲尤其意大利成為全球“震中”,接著是美國替代歐洲成為“震中”。到3月底,美國確診病例已達164000多例,已經是中國的兩倍。意大利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也超過中國,達到10萬例,死亡過萬人。這導致中國疫情的威脅方向調轉,隨著境外疫情暴發,大批留學生和華僑歸國。在入境人口不斷增長的同時,輸入型病例每日持續增長,到3月31日,輸入型病例累計已達到771例。 而中國本土的病例自3月18日以來幾乎半個月內除兩日外,都保持零增長。截至3月31日,全國本土現存確診病例已經下降到2000多例,治愈病人76227人,死亡人數3314人,加上境外輸入的771例,累計病例825417例。 為控制輸入型病例,中國自3月28日起,暫停持有效中國簽證、居留許可的外國人入境。根據國內防疫現狀,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與防疫專家取得一致意見,在全力救治重癥和危重癥病人、做好社區防控的同時,以更早預防、預警和對入境人員100%實施核酸檢測等方式,篩查和防治無癥狀感染者。另有科學家在對無癥狀感染者的病毒載量和病毒持續期進行研究,以期找尋新冠病毒傳播規律。 今天看來,中國遏制疫情之戰正是全球戰疫的前哨戰。自3月上中旬以來,全球疫情進入大流行,波及所有國家和地區,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都在急速攀升,中國已經成為迄今全球唯一扼住疫情咽喉的風暴之眼。當下的中國,出現抗疫初期和中期都無法預料的復雜局面,同時面臨抗疫與援外、抗疫與復產,維護本國人民生命安全與維護世界人民生命安全,珍視生命與恢復經濟兩個維度、兩個層級上的巨大張力。而只有世界戰勝疫情,只有世界經濟恢復,中國才能徹底戰勝疫情,才能真正促推本國經濟成長。所以,兩個維度,兩個層級的目標都必須兼顧,擇中道而行。顧全大局、兼顧多目標的復合成效,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必然選擇??梢哉f,自全球疫情進入“大流行”以來,中國戰疫進入新常態,以權變策略尋求復合目標的統籌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