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這兩天,在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鳳山縣的百香果加工廠里,濃濃的果香四散溢出。1月到3月間,村民們采摘下的約500噸百香果被送往這里進行初加工,并將制成百香果酒、果糕、果醬、果醋、果脯等不同種類的深加工產品銷往全國。 作為正通農業實業投資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周生已經在生產基地駐守了超過3個月。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周生沒能回到廣東清遠的老家。于是他留在了鳳山,與村民們一起戰“疫”。 因為疫情造成物流不暢,鳳山的百香果鮮果滯銷。但周生對百香果種植農戶采摘來的鮮果卻“照單全收”。給周生提供這一“底氣”的,是鳳山縣對企業的幫扶政策。 “疫情發生以來,鳳山縣的疫情防控相當給力。政府措施得力,民眾也很配合,嚴防死守,沒有一人感染。”周生說,雖然目前物流還未百分百恢復,但產品線上銷售渠道依然暢通。“在積極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我們有信心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追回來”。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一些人擔心,脫貧攻堅的目標能否如期完成? “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和扶貧項目的復產復工,不過目前各地按照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的策略,加快了扶貧項目的實施和開工。”不久前,國務院扶貧辦規劃財務司司長黃艷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稱,各省市縣今年扶貧資金投入已經達到2000億元以上,同時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已經撥付1136億元,“千方百計確保脫貧攻堅任務的完成”。 鳳山百香果成了致富果 鳳山縣位于廣西西北部,因“環山似鳳,環鳳皆山”而得名。 彼時,受地理環境和交通基礎設施等因素影響,鳳山縣經濟社會發展較為落后,是新時期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廣西深度貧困縣。特別是產業發育不足,農民增收渠道較為單一,導致脫貧攻堅任務艱巨。 點燃產業扶貧的“引擎”,正是鳳山縣掛職縣委常委、副縣長付強一直想做成的事。 2012年11月,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一汽”)定點扶貧鳳山縣,并延續至今。 2016年,付強到鳳山縣走馬上任,成為中國一汽派來的第二任掛職副縣長。此后,“現有扶貧模式還能不能有所創新”“扶貧開發該如何更深入”就成了這位“新縣長”苦思冥想的問題。 “要想長期脫貧必須得有產業,否則就很容易返貧。”在對鳳山縣近20個貧困村實地走訪調研后,付強發現,在鳳山,只靠“輸血”幫助鄉親們脫貧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必須要通過產業扶持,打造特色農業品牌,才能使農戶可持續性增收有保障,以防脫貧后再次返貧。”付強說。 “小小百香果,轉動大產業”。因“當年種植、當年見效、市場前景廣闊”,百香果是水果產業中的“短平快”項目。 周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原來,農戶種植玉米、水稻,每畝收益只有不到500元,而通過種百香果,每畝收益能達到2500元左右,“收益增加了好幾倍”。 2017年10月,通過招商引資會,周生來到鳳山縣。他對農業的熱情以及鳳山縣對“產業扶貧”的重視讓雙方“一拍即合”。幾個月后,正通農業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就在鳳山縣巴旁村正式落地,并立即投入生產。 僅兩年過去,漫山遍野的百香果棚架已經成為鳳山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據周生介紹,通過實行“政府+企業+金融+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規模化經營模式,僅這家公司就帶動了300多人轉移就業,為全縣2000多戶百香果種植戶(其中貧困戶600多戶)“保駕護航”。2019年一年,公司就收購了百香果鮮果5000多噸,被鳳山縣授予“就業扶貧車間”稱號。 百香果產業只是鳳山特色產業項目發展的一個縮影。核桃、油茶、杉木、特色養殖(雞)、桑蠶、八角……如今,全縣在冊農民專業合作社有928個,共建設產業示范基地9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產業示范基地覆蓋貧困戶30.4%。 “在產業扶貧的過程中,中國一汽共投入幫扶資金1644.79萬元扶持產業發展,占累計投入幫扶資金的27%。”付強說。 事實上,推進特色產業項目并非總是一帆風順。對于中國一汽駐鳳山縣文里村任第一書記的蘇慶宇來說,幾經波折才最終敲定的中藥材基地項目,正是當地脫貧攻堅復雜性的一個縮影。 “2019年初,村里計劃建設120畝左右的中藥材基地,試種新品種中藥材,在給村民土地流轉增收、勞動力增收的基礎上,嘗試開拓利潤較高的種植作物。”讓蘇慶宇沒有想到的是,在開展土地流轉工作過程中,部分村民一開始并不理解,出現了不愿出租土地的情況。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為此,蘇慶宇和文里村村工作隊、村兩委、生產隊長輪番上陣,做村民工作。 因為白天村民需要做工,上門溝通都在晚上進行,最晚的時候,蘇慶宇要和村民聊到深夜12點。“用了10個晚上的時間,工作隊終于說服了村民,完成了土地流轉,推進了中草藥基地建設前期工作。”蘇慶宇說。 在不少人眼中,比起直接的捐資援助,產業扶貧的過程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有時并不能被村民很快接受,也并不會像一些“面子工程”一樣在短時間內見成效。 但在蘇慶宇看來,相較于簡單的“撒手式”的財政支持,這種“真抓實干”的幫扶方式更能發揮央企的優勢,也是幫助地方“最負責任的態度”。 值得一提的是,為幫助推廣當地特色農產品,2018年8月,付強組織鳳山當地企業,把鳳山的核桃雞、百香果等產品都帶到吉林農博會進行展銷,借此打開北方市場銷路,傳播本土品牌,爭取實現互聯網訂購,為鳳山縣脫貧致富謀求“互聯網”新機遇。 同時,2019年10月,“中國一汽扶貧館”正式上線,并同步在“紅旗智聯”App平臺上線,幫助貧困地區人民銷售、推廣特色農產品,在售產品多達100余種。 “鳳山百香果走出大山,成了鄉親們的致富果。”付強自豪地說,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鳳山百香果成了中國一汽扶貧館內最暢銷產品之一。據了解,目前通過該“扶貧館”渠道售出的百香果產品占比已超過30%。 “未來3年,我準備擴大鳳山縣百香果的投資和品牌打造。”盡管遭遇疫情影響,但周生對鳳山縣未來的發展前景依然十分樂觀。“我打算在鳳山建設一個標準的百香果健康種苗苗場,以及兩條精深加工生產線。”他興奮地說,鳳山的鄉親們都在熱議,百香果就要成為大家的“扶貧果、致富果”。 防疫、扶貧兩手抓 “縣里防護服就剩10套了,N95口罩不到100個,醫用口罩不到1萬個。”農歷大年初五,一通來自鳳山縣的電話讓付強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從吉林長春到鳳山縣距離超過3000公里,但在鳳山駐點近4年的付強早已把這里當成了第二個家。了解鳳山縣醫療物資缺口較大的情況后,付強馬上在公司的定點扶貧工作群里發送了相關需求。不久后,中國一汽決定向當地捐贈醫療物資。 短短一周后,1臺負壓救護車、30臺血氧儀、20臺呼吸機、150套醫用防護服和2250只醫用口罩便籌措完畢,這些救急的醫療物資被陸續發往鳳山縣。 2月2日,付強主動提前結束春節假期,回到鳳山縣參與戰“疫”。除了籌措防疫物資,推進扶貧工作也是他持續關注的“戰場”。 “新冠疫情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帶來了新的挑戰,大家的任務都很重。”付強用篤定的語氣說,盡管如此,在疫情防控期間,這場攻堅戰的進度也一直沒有耽誤。 據他透露,2020年,中國一汽已經在鳳山縣規劃20余個項目,包括產業扶貧、健康扶貧、消費扶貧、基礎設施、生活條件改善、教育扶貧等。目前各項目已開始陸續實施。“通過嚴格防控、簡化手續,我們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也要與疫情賽跑,爭取時間。” “本來脫貧攻堅就有很多硬任務要完成,有很多硬仗要打。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扶貧工作確實會產生一些影響。”不久前,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司長蘇國霞表示,當前扶貧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疫情使人員、物流的受阻,影響貧困戶的收入。她說,有決心經過努力把疫情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的任務。 按照計劃,今年鳳山縣將瞄準全縣剩余的773戶2633人貧困人口,對15個貧困村進行脫貧摘帽掃尾,全面完成現行標準下絕對貧困人口100%脫貧任務。 原本要在2019年6月結束任期,離開鳳山縣的付強和蘇慶宇,已主動申請將任期延長至2020年年底。 “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很多扶貧項目我一直在跟進。在這個節骨眼上,我怎么能一走了之呢?”付強笑著說,但自己已經下定決心,要繼續推進扶貧工作,“不戰勝疫情,不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我們就不退。”(據《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