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滬青兩地社會組織攜手助力脫貧攻堅 為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民政部關于對口支援和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重大決策部署,深化推進民政部下達的《引導和動員本省(市)社會組織參與對口支援省(區)脫貧攻堅任務書》,12月19日上海市民政局(社會組織管理局)與青海省民政廳舉辦“滬青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合作簽約儀式”。 簽約儀式上,上海市民政局(社會組織管理局)與青海省民政廳簽署了《滬青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合作備忘錄》,雙方明確建立定期會商機制和工作聯絡協調機制,共同為社會組織提供指導與服務,確保脫貧攻堅任務有序推進、如期完成;雙方約定采用“上海基金會捐贈資金、當地基金會監管項目、當地社會組織實施項目”的執行方式。 滬青兩地社會組織具體簽訂了公益項目捐贈協議,不僅前期已經認領項目證書的上海社會組織按“證”履約,而且新增的上海果洛州援助經費監管項目——20萬元監管經費項目,也被上海能近公益基金會主動認領簽約。這次滬青兩地社會組織愛心大牽手,上海共有43家社會組織主動參與青海果洛州6個深度貧困縣脫貧攻堅,簽下了35個助力青海果洛脫貧攻堅幫扶項目,內容涉及助醫助困、助學助殘、能力建設、技能培訓、科技農牧、基礎建設等,幫扶資金總額達913.5萬元(不含物資)。雙方捐贈協議的簽訂,標志著國家民政部下達給上海的東西部社會組織攜手助力脫貧攻堅任務的落地和落實。 (據上海市民政局) 廣東社會組織助國家西部等地區脫貧 12月28日,廣東省民政廳副廳長陳奇在“2019南粵慈善之夜”上指出,2018年以來,廣東省級社會組織開展助力國家西部“三區三州”及其他貧困縣脫貧攻堅項目200多個,受益貧困人口300多萬。各地市社會組織開展扶貧項目2000多個,受益貧困人口約45萬人。 “2019南粵慈善之夜”當晚在廣州舉辦。在廣東省扶貧辦與主辦方等相關單位合作下,今年大會組委會以“地市推薦+征集海選+集中投票”的評選形式,再度評選出一批廣東脫貧攻堅典型,并頒發出年度脫貧奮進人、年度美麗鄉村、年度慈善公益平臺、年度扶貧貢獻人、年度最美扶貧人、年度公益企業、年度公益領軍企業7大獎項。 相比第一屆慈善盛典,本屆還評選出英德市連江口鎮東南部連樟村、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雕子塘村、茂名市茂南區新坡鎮合水村等十大鄉村獲評“年度美麗鄉村”。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省委扶貧辦專職副主任梁健表示,截至目前,廣東省動員21個地市、近6.5萬名駐村干部,投入近1000億元,累計實施各類產業幫扶項目3.6萬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總體實現。 預計今年底,廣東近160萬相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90%以上相對貧困村達到出列標準。(據中國新聞網) 山東:降低協會商會收費9316萬元 記者從山東省民政廳了解到,山東加大涉企收費的規范力度,對318家行業協會商會收費計劃進行了公示,今年全省降低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9316萬元。 同時,山東還推進了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目前,已有3052家行業協會商會完成脫鉤,占任務總量的75%。 據山東省民政廳統計,2019年,山東共打擊整治了217家非法社會組織,并對近兩年未參加年檢的作出警告處罰75件、撤銷登記處罰51件,“雙隨機一公開”抽查省管社會組織102家。 記者了解到,為加強黨對社會組織的領導,山東印發了《加強省管直接登記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建設意見》,出臺了《關于優化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服務的十條意見》,落實四類社會組織直接登記政策。同時,深化社會組織領域的“放管服”改革,開展流程再造,減少了一半以上的蓋章和表格填報數量,實現了社會組織各項業務的網上預審和辦理。 (據新華網) 武漢:注銷18家市級社會組織 12月24日,武漢市民政局對515家市級社會組織發布年檢通告,其中8家社會團體、1家基金會年檢不合格,已通知整改。 截至目前,武漢全市共有社會組織17660家,其中市、區民政局登記社會組織6223家(市級社會組織666家),在街道(鄉鎮)備案的社會組織11437家。從市級社會組織年檢公告來看,506家年檢結論為合格和基本合格,9家不合格,年檢合格和基本合格率達到98.25%。 目前666家市級社會組織中,除了已通過年檢和新增的外,還有一百多家市級社會組織未按時參加年檢,依據《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將被列入社會組織活動異常名錄;連續兩年不參加年檢的,將依法予以撤銷;年檢不合格的,責令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按照有關規定另行處理。通告中還顯示今年武漢市級社會團體和基金會注銷18家。(據《武漢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