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未來將建省社會組織孵化基地 結合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四川省將重點在“建平臺”“抓載體”“強支撐”“保投入”上下功夫。 建平臺。四川省將編制并落實《全省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重點實施不低于1.5萬個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補短板”等項目,力爭到“十四五”末,城鄉社區集便民服務、養老服務、兒童關愛、文體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均達到100%,全面夯實“三社聯動”的基礎平臺。 抓載體。將推動建立省社會組織孵化基地,指導縣市區設立社會組織孵化平臺;大力培育健康養老、公益慈善、鄰里互助等社區社會組織,力爭“十四五”末達到6萬個。同時,完善政府購買服務目錄,搭建社會組織購買服務資源交易平臺,積極引導支持社會組織承接服務項目,協同推進城鄉基層治理。 強支撐。發展壯大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力爭“十四五”末突破10萬人。鼓勵社區工作者參加社會工作職業資格評價和學歷教育培訓,對獲得社會工作職業資格的社區工作者給予職業津貼。依托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等建設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點。培養社區專兼職養老社會工作者。推動“社會工作+志愿服務+公益慈善”聯動發展。 保投入。有了平臺、組織和需求,還得有人購買。下一步,要推動政府購買目錄進一步完善,進一步規范“三社聯動”服務項目的發布內容、申報方式、申報要求、申報條件、工作程序、資金管理以及使用規則等,實現項目化運作和常規性服務有機結合,切實推動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據《四川日報》) 河北:加快推動社會組織實現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河北省各級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和廣大社會組織創新發展思路、完善工作舉措,全省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競爭有序、誠信自律、充滿活力的社會組織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全省依法登記社會組織達到30001個,從業人員46萬余人。 持續優化發展環境。先后印發《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發有序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社會智庫健康有序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促進全省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為全省社會組織健康發展提供政策保障和規范化指引。深入推進京津冀社會組織協同發展,三地民政部門簽署了《京津冀社會組織管理工作合作框架協議》,實現了聯合執法、聯合培訓和政策對接。積極為社會組織爭取政策、資金支持,聯合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出臺《關于2019年度省級部門購買社會組織服務項目有關工作的通知》。2012年以來,省級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財政資金累計達4500余萬元,爭取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52個,資金1929.76萬元。 不斷深化制度改革。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12項社會組織審批業務全面進駐省政務服務大廳,并優化了審批流程和時限。穩步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全省已完成3043家,其中省本級完成332家,占全部改革任務的75.6%。積極推進社會組織評估工作,2012以來共評出5A級社會組織268家、4A級155家、3A級203家,評估社會影響力進一步擴大。(據民政部網站) 廣東:省社會組織工作聯席會議工作推進會召開 12月12日,廣東省民政廳組織召開省社會組織工作聯席會議工作推進會。 廣東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社會組織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莊侃指出,下一步,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新時期社會組織工作的各項要求,明確工作目標,加強各成員單位的協調聯動,繼續抓好工作落實。 要完善黨領導社會組織制度建設,積極探索社會組織黨建模式;要加強對社會組織的引導培育,開展社會組織品牌創建活動,充分激發社會組織活力;要大力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創新基層社會治理;要完善社會組織管理制度建設,推動業務主管單位、行業管理部門建立健全工作措施和管理辦法;要大力推動社會組織去行政化,確保2020年底前完成行業協會商會脫鉤改革工作;要加大社會組織宣傳力度,弘揚社會組織正能量,引導社會組織發揮積極作用;要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政策條件,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切實推動全省社會組織工作朝著健康有序和高質量方向發展。 廣東省委組織部等36家成員單位部分負責同志和聯絡員參加了會議。 (據廣東社會組織動態) |